脑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6-01-23 08:47孙艳秋
关键词:中风病情康复

孙艳秋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脑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孙艳秋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脑中风后抑郁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后抑郁患者42例做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15例(35.71%),显效20例(47.62%),有效6例(14.29%),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脑中风后抑郁患者病情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临床中推广。

脑中风;抑郁;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脑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后虽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但仍有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中风后遗症,如语言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巨大影响[1],同时也会引起患者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失望、悲观等,尤其以脑中风后抑郁最为常见,据有关研究报道显示,脑中风后抑郁的发病率在25%~60%之间,且在中风发病后6个月~2年内最为高发[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脑中风后发生抑郁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笔者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后抑郁患者42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51.5~73岁,平均年龄(55.8±4.1)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12.6±2.4)个月,出血性中风4例,缺血性中风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脑中风、抑郁的临床诊断。

1.2 方法

给予针对性治疗,如营养脑神经、控制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西酞普兰、艾司唑仑、地西泮、罗拉等药物治疗,并注意治疗其它并发症。

1.2.1 一般护理

优质的环境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注意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病房,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有利于预防发生院内感染;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适度,光线合适,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以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休息;定期为病房消毒,更换干净的被褥,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等,避免发生褥疮;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1.2.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脑中风后抑郁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抑郁的本质是患者的心理活动出现失调,属于情感障碍的一个类型,护士应掌握脑中风后抑郁的特点,同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每个患者心理问题的个人特点,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首先是应注意帮助患者宣泄,即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想法、烦恼和顾虑,并给予积极的解释、劝慰和支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其次是可采用一些音乐疗法,播放一些舒缓、柔和的轻音乐,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3];再次,可以选择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等心理护理方法,注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最后,应多为患者讲述其喜欢或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将笑话,播放小品、相声等娱乐节目,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程度。

1.2.3 饮食护理

饮食合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促进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搭配饮食,饮食结构正确,营养均衡,确保足够能量的摄入[4]。

1.2.4 康复护理

给予患者积极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功能及抑郁状态[5]。先帮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肢体活动、站立、伸屈前臂、身体后仰及前倾等练习,逐步过度到沿床沿缓慢移动、搀扶行走等,并定时为患者进行肢体推拿和按摩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6]

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做为判定标准:①痊愈:减分率≥75%。②显效:减分率50%~75%。③有效:减分率25%~50%。④无效:减分率<25%。

2 结 果

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本组共纳入42例,其中痊愈15例(35.71%),显效20例(47.62%),有效6例(14.29%),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为97.62%。

3 讨 论

脑中风患者病后易于发生抑郁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影响着病情的康复。因此针对脑中风后抑郁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护理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蔡聪娟.心理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4):2792-2793.

[2] 章 芳.中风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32):75-76.

[3] 曹启慧.心理疗法在中风后抑郁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3):169-170.

[4] 董其义.中风后抑郁症护理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7):739-740.

[5] 杨海鹰.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5,36(13):2890-2891.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

B

ISSN.2095-6681.2016.22.120.01

孙艳秋(1974-),女,吉林辽源人,汉族,副主任护师,本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中风病情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