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观察

2016-01-26 15:24井立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舒适度优质小儿

井立侠

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观察

井立侠

目的观察及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方法9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组)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组), 各46例, 然后将两组患儿护理前与护理后1 d及3 d的舒适度进行评估, 并分别比较两组3个时间点的评估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估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护理后1 d及3 d观察组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理念;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

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小儿中极为常见, 关于此类感染患儿的临床干预需求程度也较高, 且其需求不仅包括治疗方面的提升, 且护理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其中患儿舒适度方面的改善即是其中重要的改善方面[1]。本文即就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患儿中, 男26例, 女20例, 年龄0.7~11.3岁,平均年龄(4.5±2.2)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 下呼吸道感染14例;体温37.5~40.2℃, 平均体温(39.0±0.5)℃。观察组患儿中, 男25例, 女21例, 年龄0.6~11.4岁, 平均年龄(4.6±2.3)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 下呼吸道感染14例;体温37.6~40.2℃, 平均体温(39.1±0.4)℃。两组患儿性别比例、年龄、感染部位构成、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治疗方面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主要为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宣教, 针对患儿的症状及体征进行针对性护理,指导家长配合进行基础生活护理。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护理, 即针对每例患儿的性格特点、疾病特点及家长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制定, 以患儿及家长需求为准, 与治疗医师进行沟通, 制定针对患儿需求的护理措施, 同时对实施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循环评估与改进。然后将两组患儿护理前与护理后1 d及3 d的舒适度进行评估, 并分别比较两组3个时间点的评估结果。

1.3疗效评定标准 患儿的舒适度采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2R)评分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估, 本标准采用0~5分6级评分制,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 即0分表示无痛, 舒适度较高, 然后依次为轻度、中度、重度疼痛, 5分为极为剧烈的疼痛, 舒适度最低[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FPS-2R评分0~1分、2~3分及4~5分者分别为6、30、10例, 分别占13.04%、65.22%及21.74%, 观察组分别为5、31、10例, 分别占10.87%、67.39%及21.74%。

护理后1 d对照组FPS-2R评分0~1分、2~3分及4~5分者分别为10、29、7例, 分别占21.74%、63.04%及15.22%,观察组分别为18、27、1例, 分别占39.13%、58.70%及2.17%。

护理后3 d对照组FPS-2R评分0~1分、2~3分及4~5分者分别为17、26、3例, 分别占36.96%、56.52%及6.52%,观察组分别为30、16、0例, 分别占65.22%、34.78%及0。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估结果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护理后1 d及3 d观察组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在临床极为常见, 关于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的研究也较为多见, 且是临床中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较多的护理, 其不仅关系到患儿疾病的最终治疗效果, 且对于护患关系的影响也极大, 因此对于小儿的护理需求较高。临床中关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模式研究较为多见, 其中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模式不少见, 但是关于其在改善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研究却极为少见[3-5]。故本文就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并与常规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估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护理后1 d及3 d观察组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舒适度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因此本护理模式更为适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1]苏小琴, 邓芳菊, 欧阳文姝, 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9(8): 120-121.

[2]刘智芳.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研究.吉林医学, 2014,35(7):1540-1541.

[3]方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研究.医学信息, 2011, 24(9):4923-4924.

[4]张爱民.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黑龙江医药, 2010, 23(3):466.

[5]张男男, 仲卫静, 夏明莹.浅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中国伤残医学, 2013(2):171-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07

2015-11-02]

112000 铁岭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舒适度优质小儿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小儿涵之三事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