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评价及预后

2016-01-26 16:39鲜文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前路植骨结核

鲜文峰

不同术式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评价及预后

鲜文峰

目的 评价不同术式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与预后。方法 96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AO圆棒内固定系统(Ventrofix)的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0.8%和95.8%,对照组分别为43.8%和70.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Ventrofix 内固定系统的前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可加快植骨融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前路手术;后路手术;脊柱结核;并发症;AO圆棒内固定系统

脊柱结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可使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形成多个椎体破坏,导致骨折的发生[1]。脊柱结核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的后路手术椎管减压不彻底,神经功能恢复不确切[2]。前路手术能促进脊柱融合,加强后路内固定的稳定性,恢复脊柱的矢状平衡和防止脊柱不对称生长[3]。本文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脊柱结核患者96例,纳入标准:年龄20~70岁,适应手术治疗;影像学表现椎体严重破坏或塌陷、椎旁冷脓肿形成及脊髓压迫;临床CT与X线确诊为脊柱结核并经术中病理确诊;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异常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拥有骶椎手术、颈椎手术以及全身多发伤清创术史患者。男50例,女46例;病程4~34个月,平均病程(13.33±6.99)个月;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5.22±6.44)岁;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26例,B级30例,C级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在两个相邻正常椎体之间安装弓根螺钉系统。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患者侧卧,气管插管麻醉,切开胸腹膜,选择椎管占位较重的一侧入路。结扎节段血管,显露结核椎及邻近的两个正常椎体,减压后采用撑开器撑开椎体恢复脊柱矢状面的正常高度;将来自髂骨的长度合适骨块植入上下椎体间的骨槽中,将调节好的Ventrofix系统安装至两个相邻正常椎体之间。两组都用器械的加压嵌入作用使植骨牢固固定,术后患者放置负压引流后闭合切口,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抗痨药物,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植骨融合:植骨融合标准为植骨块或植骨床无明显骨吸收,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有较多骨小梁连接植骨块和植骨床,内固定无松动。两组都在术后3、6个月进行判定。并发症:观察两组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主要为气胸、压疮、脑脊液漏、胃肠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植骨融合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0.8% (34/48)和95.8%(46/48),对照组分别为43.8%(21/48)和70.8% (34/4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出现胃肠反应2例、气胸1例、压疮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出现胃肠反应4例、脑脊液漏3例,气胸4例、压疮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6/48);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

3 讨论

脊柱结核为临床常见的严重结核性疾病,常常可导致脊柱骨折。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是为了清除病灶,将病灶中不可逆的病变组织完全切除。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前路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结核治疗[4]。

Ventrofix来自于瑞士Mathys公司,固定卡上的圆棒可伸缩移动进而调节长度,椎体螺钉与固定卡螺孔间呈螺纹咬合,固定稳定可靠。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0.8%和95.8%,对照组分别为43.8%和70.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主要在于基于Ventrofix内固定系统的前路手术可在切除椎体后维持脊椎高度,良好稳固改善脊柱融合节段,尤其是椎体间植骨融合能够一定程度上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在脊柱结核治疗中,过去的看法是在病灶区植入固定物会产生异物排斥反应,进而出现结核扩散,病情恶化等不良反应。而Ventrofix内固定系统的螺钉带有两种螺纹,使其整体力学强度显著改善;可对病损区进行加压和撑开,便于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以及椎体高度的恢复。Ventrofix内固定系统也解除神经根压迫,从而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基于Ventrofix 内固定系统的前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可加快植骨融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1]王宏章.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221-223.

[2]魏廷举,鹿永良,李红军,等.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123-125.

[3]王洪伟,周跃,李长青,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11,31(9):112-113.

[4]贺卫东.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临床分析.中医临床研究,2010,2(14):54-55.

[5]罗一,邓展生,陈静.一期后路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4):56-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34

2016-03-14]

473000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前路植骨结核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前路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9 例应用并文献复习
逐梦记·马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