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6 16:39苗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胫骨钢板骨折

苗鹏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苗鹏

目的 分析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外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屈伸角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屈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愈合情况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单侧钢板置入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骨折类型,属于关节内骨折。大部分患者发生粉碎性骨折,波及到胫骨近端的关节面,并可能累及患者骨干部位,合并软组织挫伤,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膝关节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可能并发半月板和韧带损伤[1],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处理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损伤程度、伤害类型、合并伤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2]。本文探讨单侧与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6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5.76±11.25)岁;骨折原因:车祸伤18例、坠落伤10例、运动伤5例; Schatzker骨折分型:Ⅲ型8例、Ⅳ型12例、Ⅴ型10例、Ⅳ型3例;从受伤到接受手术的时间3 h~12 d,平均时间(7.2±2.5)d。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92±11.47)岁;骨折原因:车祸伤19例、坠落伤11例、运动伤3例;Schatzker骨折分型:Ⅲ型9例、Ⅳ型11例、Ⅴ型11例、Ⅳ型2例;从受伤到接受手术的时间3 h~ 13 d,平均时间(7.4±2.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应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于患者膝前内侧以及前外侧行手术切口,进行皮瓣剥离,过程中避免伤害到关节神经,在肌肉和骨折的连接位置减少分离,掌握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及关节内部的结构。开放性骨折患者首先需要进行清创处理,通过简单的复位进行治疗[3]。手术过程中使用残留标志进行复位,出现骨缺损的位置选择植骨,应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对骨块进行复位,通过C臂X线机了解复位是否满意,满意后在患者骨折内外侧分别安装钢板进行固定。术后放置引流管,然后对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对照组 应用单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膝前外侧切口,实施双侧平台复位,等到透视结果满意之后采取钢板固定治疗。手术中如果患者的内髁骨移位情况不佳,则实施内侧小切口联合单纯螺钉辅助固定[4]。

1.2.3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锻炼股四头肌的功能,7 d后使用理疗机锻炼膝关节功能。定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屈伸角度、并发症情况。应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包含以下内容:膝关节屈伸性能、疼痛程度、活动度、行走及膝关节稳定性。优:评分≥27分;良:评分20~26分;可:评分10~19分;差:评分≤9分。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优 16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4.85%;对照组优 11例、良10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63.6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P<0.05)。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0.8±11.6)min、愈合时间为(14.7±2.1)周、屈伸角度为(109.8±7.4)°;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1.9±10.7)min、愈合时间为(19.5±2.4)周、屈伸角度为(101.2±5.7)°。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屈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041、8.646、5.289,P<0.0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出现1例骨外露、2例胫内侧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出现4例骨外露、6例胫内侧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30.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暴力伤害而造成的,患者大多合并出现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部分患者关节面创伤严重、伴有软组织措施进而形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手术联合单侧钢板螺钉固定,但是有学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该治疗方式的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盲区,部分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难以实施有效固定,还可能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5],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中应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治疗,减少对胫前缺血部位的影响,减少过度分离,产生很好的支撑效果,防止骨折复位后再次移位的发生,降低关节炎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李舰,蒋林,周忠,等.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同一机构6年17例随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3):2458-2462.

[2]李波,赵厚俊,杨曙光,等.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03-1105.

[3]曹雪斌.探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延边医学,2015(7):86-87.

[4]江鸿.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观察.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48.

[5]谢祖全,付远锋.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5):2795-2796,28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47

2016-03-07]

112000 铁岭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胫骨钢板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