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6 16:39崔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替硝唑肠病炎症性

崔雷

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崔雷

目的 分析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以替硝唑治疗,治疗组予以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0,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7,P<0.05)。结论 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推广应用。

替硝唑;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

炎症性肠病属于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1]。目前,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吸烟、饮食因素等有关[2]。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3]。为探究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对炎症性肠疾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诊断标准[4],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6.7±11.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9±2.1)年;治疗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37.3±11.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在(5.0±1.8)年,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目的均明确,自愿参加,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替硝唑(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666)治疗,患者口服1 g替硝唑,3次/d;治疗组予以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9)治疗,患者口服1 g美沙拉嗪,3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5]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通过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黏膜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通过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黏膜有轻度的炎症。③无效:患者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无变化,通过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黏膜炎症无变化或者有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0,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现恶心、3例出现皮疹,共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治疗组患者有1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7,P<0.05)。

3 讨论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免疫系统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发病率较高,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处,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吴伟健等[6]研究报道显示,炎症性肠病可能与肠道免疫系统失调以及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肠道菌群失调是主要的诱发因素。抗感染治疗是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免疫抑制类和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因此,不能长期服用。替硝唑属于抗厌氧菌药,适用于胃溃疡、腹膜炎等多种疾病,抗菌作用强,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5-氨基水杨酸是美沙拉嗪中主要成分,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动因子、前列腺素以及白三烯等易导致结肠黏膜炎症介质合成,进而抑制炎症的发生。除此之外,美沙拉嗪还可以纠正患者肠道益生菌失衡,抗菌作用强,可以有效的缓解炎症感染,改善患者的肠道生态平衡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作用。涂征艳等[7]研究报道显示,在临床中应用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安全有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临床患者的一致认可和青睐,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的结果与该报道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联合替硝唑、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用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替硝唑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推广应用。

[1]高永健,钱家鸣,朱峰,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74-1976.

[2]王雪艳,解淑萍,索智敏,等.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6):1594-1596.

[3]朱迎,林征,丁霞芬,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490-493.

[4]孙静,朱维铭.肠内外营养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价值.医学与哲学,2013,34(8):20-23.

[5]谭建荣.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学,2014(4):617-620.

[6]吴伟健,何炎尧.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2(9):90-91.

[7]涂征艳,李玉梅,徐微.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1(25):91-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05

2016-02-29]

117000 中国医科大学本溪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替硝唑肠病炎症性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