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调查分析

2016-01-26 16:39彭正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本院头孢预防性

彭正红

198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调查分析

彭正红

目的 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本院合理用药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198例实施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统计分析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种类与频次以及使用合理性。结果 198例患者中,术前30min使用抗菌药104例(52.5%);术后使用抗菌药94例(47.5%)。应用的抗菌药主要有:头孢西丁、克林霉素磷酸酯、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及头孢替唑;不合理用药情况79例(39.9%)。结论 本院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国家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从而为本院合理用药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做出贡献。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

Ⅰ类切口手术过程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及全身感染,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质量及生活质量[1-3]。为进一步加强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本研究抽取了本院骨一科、骨二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普外科以及心胸甲乳外科实施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共1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本院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本院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共1550例,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556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35.9%。本研究以骨一科、骨二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普外科以及心胸甲乳外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采取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患者共198例,其中骨一科62例,骨二科40例,泌尿外科17例,耳鼻喉科8例,普外科49例,心胸甲乳外科22例;男102例,女96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42.5岁。

1.2 方法 对抽取的198份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种类与频次,以及合理用药情况。

1.3 评定标准 合理用药情况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使用时间 术前30min使用抗菌药:骨一科34例,骨二科24例,泌尿外科13例,耳鼻喉科1例,普外科23例,心胸甲乳外科9例,合计104例(52.5%);术后使用抗菌药:骨一科28例,骨二科16例,泌尿外科4例,耳鼻喉科7例,普外科26例,心胸甲乳外科13例,合计94例(47.5%)。

2.2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种类与频次

2.2.1 骨一科62例患者中,41例(66.1%)应用头孢西丁,8例(12.9%)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12例(19.4%)应用头孢他啶,1例(1.6%)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骨二科40例患者中,14例(35.0%)应用头孢西丁,15例(37.5%)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1例(2.5%)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例(15.0%)应用头孢曲松,2例(5.0%)应用头孢替唑,2例(5.0%)应用头孢呋辛;泌尿外科17例患者中,2例(11.8%)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3例(76.5%)应用头孢替唑,1例(5.9%)应用头孢呋辛,1例(5.9%)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耳鼻喉科8例中,3例(37.5%)应用青霉素,3例(37.5%)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例(12.5%)应用哌拉西林,1例(12.5%)应用头孢他啶;普外科49例患者中,8例(16.3%)应用头孢西丁,6例(12.2%)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4例(8.2%)应用青霉素,4例(8.2%)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例(4.1%)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例(2.0%)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例(28.6%)应用哌拉西林,9例(18.4%)应用头孢替唑,1例(2.0%)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心胸甲乳外科22例患者中,7例(31.8%)应用头孢西丁,2例(9.1%)应用头孢曲松,4例(18.2%)应用头孢替唑,5例(22.7%)应用头孢呋辛,3例(13.6%)应用头孢他啶,1例(4.5%)应用左氧氟沙星。

2.2.2 198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头孢替唑19例(9.6%),头孢西丁70例(35.4%),头孢呋辛17例(8.6%),克林霉素磷酸酯29例(14.6%),青霉素7例(3.5%),头孢哌酮舒巴坦钠7例(3.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例(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例(0.5%),哌拉西林15例(7.6%),头孢曲松8例(4.0%),头孢他啶16例(8.1%),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例(2.0%)。

2.3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用药情况 198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共79例(39.9%),其中包括预防用药时间>24 h 19例,选择药物不适宜43例,单次用药剂量不适宜13例,给药实际时机不适宜4例。

3 讨论

Ⅰ类切口手术是指手术不涉及炎症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国卫办2015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规定:Ⅰ类切口手术部位一般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但手术时间长、范围大、涉及重要器官、存在高危因素等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本研究调查显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35.9%;198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应用主要以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和头孢呋辛为主,总占比43.9%,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总占比15.6%;198例中不合理用药率为39.9%。指导原则还显示,Ⅰ类切口手术应以预防金黄色葡糖球菌为主,药物以一代和二代头孢菌素为主,不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而本院抗菌药物应用主要集中在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以及青霉素类,且抗菌药物选择合理性也较差。本调查结果虽然与国内Ⅰ类切口手术普遍用药情况相比较好[4],但与国家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从而为本院合理用药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做出贡献。

[1]张振龙.46例胸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5):22-23.

[2]李兵,林凤.136例胆结石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分析.贵州医药,2014,38(5):427-428.

[3]张丽,翟所迪.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1):70-72.

[4]李仲群,赵明聪.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当代医学,2013,19(7):96-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19

2016-03-10]

445000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本院头孢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