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意义

2016-01-26 16:39曹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降钙素类风湿置换术

曹志

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意义

曹志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设为感染组,35例未感染患者设为未感染组。检测入院第2天(术前)和术后48 h患者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术前感染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和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48 h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和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48 h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降钙素原水平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诊断早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降钙素原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小关节,但可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等大关节,导致关节畸形而使关节功能减退。人工关节置换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被临床认可,但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较多,特别是术后感染严重影响到患者康复[1-3]。而此类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降钙素原是早期感染较为敏感指标,本文选择本院此类病例,观察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11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3期或4期患者40例,均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所选患者术前均无皮肤等感染存在,类风湿关节炎均被临床确诊,同时排除关节置换术前3个月手术史患者。本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6.1±6.1)岁,类风湿关节炎病程为5~21年。上述患者中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1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共25例。本组中,术后发生感染5例,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感染35例,为未感染组。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择期手术(均为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入院后第2天(术前)和术后48 h所有患者行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空腹下抽取静脉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采用魏氏法测定,C反应蛋白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降钙素原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均按照试剂盒提供给测定步骤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未感染组术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分别为(41.5±3.3)mm/h、(17.4±2.1)mg/L、(0.022±0.005)ng/ml。感染组术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分别为(42.4±2.7)mm/h、(17.7±1.9)mg/L、(0.021±0.006)ng/ml。感染组术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和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48 h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未感染组术后48 h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52.4±4.5)mm/h、(88.5±10.4)mg/L、(0.032±0.017)ng/ml。感染组术后48 h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分别为(53.9±4.8)mm/h、(86.9± 7.2)mg/L、(0.169±0.027)ng/ml。感染组术后48 h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和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48 h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虽然好发于小关节,但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大关节,导致大关节功能减退,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人工关节置换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已被临床认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平时治疗中,服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较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对周围组织感染抵抗力有限。再者,手术后的手术创伤及假体置入等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此类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监测、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4,5]。白细胞计数法虽然也能够监测到患者白细胞水平改变,具备检测时间短等优点,但缺乏特异性,容易产生误差。在诸多炎症出现后,红细胞沉降率会发生改变,特别是炎症、细菌感染、手术等情况下其水平升高,血沉加快,但仍缺乏特异性,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感染的观察缺乏特异性[6,7]。C反应蛋白由肝脏产生,在应激及感染等损伤情况下,其水平升高。但是,本文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降钙素原来说,感染组术前和非感染然组术前的水平近似,说明术前两组患者并没有感染存在或发生。术后48 h,两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近似,但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未感染组,说明降钙素原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类风湿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情况,利用早期治疗,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8,9]。

综上所述,了解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降钙素原水平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诊断早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1]卓霞,胡逊,倪卫东,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4):67-72.

[2]李涛,翁习生.抗生素骨水泥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应用研究的系统性综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0):1868-1874.

[3]吴建浓,干铁儿,周亚芬,等.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357-5359.

[4]安志刚,李力更,陈杰,等.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8):747-748.

[5]任少海,史国峰,郑莉,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期的监测.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51-53.

[6]刘冰,王英振,夏长所.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8):9-11.

[7]石林,刘丙根,庞清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假体真菌感染研究进展.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2):184-187.

[8]杨评山,陈学武,吴祝期,等.降钙素原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作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264-5265.

[9]冉学军,覃勇志,蒲川成,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措施.临床骨科杂志,2015,18(1):38-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61

2016-03-16]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类风湿置换术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