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6-01-29 19:41刘为生李海霞贾红尹作民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青岛6604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660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刘为生李海霞贾 红尹作民*(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 青岛 6604;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6604)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刘为生1李海霞2贾 红1尹作民1*
(1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 青岛 266042;2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57)、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47.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非常确切,能够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临床效果

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后,患者均会出现心肌缺氧、缺血症状,并伴有代谢产物堆积现象,致使心功能不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静脉溶栓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对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57)、观察组(n=57)。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并满足静脉溶栓治疗条件[1]。对照组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7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4.2±6.1)岁。观察组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6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3.7±6.0)岁。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均在发病6 h内。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2组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之前,均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口服、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嚼服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剂量在2~15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于30 min内静脉滴注完,2 h之后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钙,连用7 d。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50 mg,其中8 mg为静脉推注,于1~3 min内注完,其余42 mg为静脉滴注,于90 min内滴完;之后泵入800~1000 U/h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时间为48 h,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钙,连用5 d。

1.3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关检查及心电图除遗留异常Q波以外,其他显示正常,并且并发症得以控制;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关检查及心电图趋于稳定,并且血清酶恢复正常,但依然伴有异常Q波、T波改变,并发症得以控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有关检查、心电图、并发症情况均为改变,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冠状动脉再通判定标准:①在静脉溶栓治疗2h后,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失常;②在静脉溶栓治疗2 h后,胸闷、胸痛症状消失;③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提前出现;④在静脉溶栓治疗2 h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抬高ST段回降超过50%。除了①②组合以外,出现不少于2个条件即为冠状动脉再通[3]。

1.4 统计分析: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2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进行分析,用(n/%)表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并予以卡方检验,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57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57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观察组57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再通40例,比率为70.2%;对照组57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再通27例,比率为47.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7例患者中,出血1例,发生率为1.8%;心律失常2例,发生率为3.5%;再梗死1例,发生率为1.8%;心源性休克1例,发生率为1.8%。对照组57例患者中,出血9例,发生率为15.8%;心律失常13例,发生率为22.8%;再梗死7例,发生率为12.3%;心源性休克6例,发生率为1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危急症。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非常容易在冠状动脉中形成血栓,一般为红色血栓,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溶栓治疗的敏感度较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最为根本的方法就是及时溶解血栓,疏通血管,缓解心肌缺血状况,减少心肌坏死,以此减少患者死亡。

尿激酶作为第一代溶栓药物,对纤维蛋白无选择性,进而会出现溶解全身纤维蛋白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然而在基层医院中,因为医院及患者自身情况的制约,使其应用一直在延续。阿替普酶作为第二代溶栓药物,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成的一种单链t-PA,其成分主要为糖蛋白,能够将纤溶酶原直接激活,进而转变成纤溶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得到了普遍应用[4]。因为阿替普酶不会激活血液中的纤溶酶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在静脉溶栓治疗之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0.2%,对照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47.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研究结果与张亚兰[5]的研究结果十分相近,说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总而言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永平,王勤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0):879-881.

[2] 赵艳晶,刘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1):34-35.

[3] 张世江.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6):528-529.

[4] 曾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51.

[5] 张亚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80-281.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96-02

*通讯作者:E-mail:qdsyzm1116@sohu.com

Evaluation of Alteplase Intravenous T hrombolysi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IU Wei-sheng1, LI Hai-xia2, JIA Hong1, YIN Zuo-min1*
(1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Qingdao Central Hospital, Qingdao 266042, China; 2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4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114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n=57)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7).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rokin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7%, and the rate of coronary artery was 70.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80.7% and 47.4%,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very accurat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ronary artery patency rat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an effective, safe and reliable treatment method,worthy of clinical selec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