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2016-01-29 19:41闫玉玲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冠心病

闫玉玲(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闫玉玲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来我院另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记录与分析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验指标。结果 观察组RDW、cTn以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LT、PCT、MPV这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同指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能帮助医疗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状况,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临床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CHD)也叫做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其主要是由于冠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诱发血栓及粥样硬化的形成,继而导致心肌需求与冠脉供血之间出现不平衡,损害心肌功能,造成心肌缺血等症状[1]。冠心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工作学习有严重影响,因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对其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我院对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采血检验,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冠心病检验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肿瘤患者。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42~81岁,平均(56.5±4.2)岁。将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41~80岁,平均(55.2±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于清晨空腹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工作。选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血液检验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心肌肌钙蛋白(cTn)、血小板相关参数(PLT、PCT、MPV)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每份血液标本2.0 mL[2]。为了使血液新鲜度得到充分保障,在采血后1~2 h内完成检验,对各项血液检验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临床指标参考标准:①血小板相关参数中的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0%;血小板压积:0.105%~0.275%;血小板体积:1.0~7.8 fl;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②红细胞分布宽度:11.6%~13.6%;③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0.00~0.01 μg/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0.000~0.014 μg/L;④肌酸激酶同工酶:0~24 IU/L。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对于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s)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90例患者经血液检验后,结果显示:RDW(16.12±2.21)%、cTn(3.49±0.82)μg/L、PLT(154±48)×109/L、PCT(0.27±0.07)%、MPV(12.26±1.82)fl、CK-MB(63±24)IU/L;对照组90例经血液检验后,结果显示:RDW(13.16±0.69)%、cTn(0.05±0.14)μg/L、PLT(144±35)×109/L、PCT(0.18±0.05)%、MPV(8.52±0.97)fl、CKMB(13±5)IU/L。观察组RDW、cTn以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LT、PCT、MPV这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当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对于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等影响较大。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与科学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在对该疾病发病原因的研究方面,临床研究发现,冠脉疾病患者中大约98%的患者发病原因都与冠脉粥样硬化有关。冠脉粥样硬化会造成患者心肌需求与冠脉供血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肌受损,诱发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指标检验中,血小板各项参数变化及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可反映出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而借助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则可以对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进行判断[3]。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患者心肌受损情况,如果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越高,则表明其预后越不理想。临床在这方面的研究解释为:由于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容易出现贫血症状,而肾脏缺血性损伤则会造成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量降低,甚至会导致失血性贫血等严重病症。血小板相关参数能充分体现出机体内血小板的聚集与激活状况,该项指标在体现冠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心肌肌钙蛋白是用于表示心肌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的一项血清标志物,如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发生升高,则表明患者的心肌受到损伤,胞质内游离的cTnI水平就会升高。本组观察组患者的cTn水平为(3.49±0.8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0.14)μg/L。此外,患者的血清cTn水平与其心肌损伤程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肌酸激酶同工酶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血液检验指标[5],本组冠心病患者的CK-MB水平为(63± 24)IU/L,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CK-MB水平。临床研究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4~7 h,患者的CK-MB水平会有所升高,在发病的8~23 h时,其CK-MB水平会达到最高峰值,是当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一项最佳血清指标。

综上所述,冠心病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同指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能帮助医疗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状况,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杨丽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J].现代养生,2014(4):161.

[2] 刘天淑.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现代养生,2014(12):103.

[3] 王雪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73.

[4] 王美莲.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21):170-171.

[5] 李冰.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9):42-43.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18-02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