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2016-01-29 19:41夏建萍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疆沙湾832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腹腔镜

夏建萍(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疆 沙湾 832100)



腹腔镜下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夏建萍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疆 沙湾 832100)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分别为(55.2±2.1)mL、(1.3±0.2)h、(4.0±0.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腹腔镜;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所选患者均经CT、B超、妇科检查,确证为子宫肌瘤。观察组年龄41~75岁,平均(49.8±1.3)岁;病程1~11年,平均(5.1± 1.6)年。对照组年龄42~77岁,平均(50.4±1.6)岁;病程1~12年,平均(6.2±0.7)年。2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如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先行常规消毒铺巾,然后行开腹操作进入腹腔,对腹腔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将肌瘤剔除后行瘤腔缝合操作,最后行逐层关腹操作。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在全麻状态下实施常规消毒、铺巾操作。选择麦氏点、脐孔、反麦氏点作为切口。子宫较大或肌瘤在脐孔位置的患者需将手术点向上移动1~2 cm,且一个麦氏点需适当扩大,便于将肌瘤取出。充气后将患者体位改为臀高头低位,对肌瘤个数及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向肌瘤较大的子宫体位进行垂体后叶素注射,注射剂量为2支。通过电凝勾打开肌瘤包膜,然后使用子宫肌瘤抓钳和电凝勾将肌瘤取出。肌瘤取出后还反复地对腹腔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肌瘤完全切除干净,然后再实施腹腔冲洗操作,对有无活动性出血进行仔细检查。最后实施放气取镜操作,将切口进行缝合。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出血量、各项身体指标进行严密观察。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做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处理,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对比:经治疗,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5.2±2.1)mL、(1.3±0.2)d、(4.0±0.4)d,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4.5±3.1)mL、(2.6±1.3)d、(5.4±0.2)d,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手术时间分别为(95.5±3.5)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4±4.5)min,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尿频、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有1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尿频、2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基础,该种手术方式在直视的视角下实施手术操作,具有操作简单、难度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2]。但该种手术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其缺陷表现为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感染风险大、住院时间长等。

腹腔镜手术医学应用上就是在受术者腹部的相应手术部位做几个长度为5~10 mm微小切口,将摄像镜头及各种所需手术器械由切口中置入受术者体内,通过数字摄像技术将摄像头所拍到的腹腔内相关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输手术仪视屏器,且能实时显示于专用监视器。外科医师可通过屏幕上的显示图像,多角度地观察到患者腹腔内各脏器,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并可直观地进行腹腔内手术器械操作[3]。综上所述,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当其不能完全代替开腹手术。手术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才能有效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兰,张庆霞,刘珠风,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33(4):418-419.

[2] 冯力民,王伟娟,刘小春,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8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3):538-539.

[3] 张玲玲,张立英.经腹、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1):105-106.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68-01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手术治疗方式。随着医学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诸多优点[1]。本次研究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3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肝切除血管阻断方式的应用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