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研究

2016-01-29 19:41韩纯钢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鸡西158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征象

韩纯钢(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研究

韩纯钢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摘要】目的 研究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表现。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MR的诊断及征象表现。结果 该30例患者的MR均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其中呈现脑下垂征象的有15例,伴有硬膜下积液的有10例,伴有硬膜下血肿的有5例。结论 MR应用于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及征象研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MR诊断;征象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原因为脑脊液压力低于60 mm Hg。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即原发性的低颅压综合征及继发性的低颅压综合征。体位性的头痛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当患者采取直立位或坐位15 min之内便会出现头痛症状或者是原有头痛症状加重,当患者采取平卧位时,30 min之内头痛就会明显缓解或消失。大多数患者的头痛部位为枕部或额部,还有一些患者的疼痛会蔓延至颈部甚至背部,有的还伴有视力、听觉障碍,精神障碍,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核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增强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对低颅压综合征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MR影像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为(38.11 ±1.97)岁。所有患者均经低颅压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均行头颅MR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行侧卧位腰穿刺后测得脑脊液压力低于60 mm Hg,排除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患者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该30例患者中11例为亚急性起病者,19例为急性起病者;5例为继发性的低颅压综合征,25例为原发性的低颅压综合征;13例伴有双颞侧疼痛,8例单颞侧疼痛,3例顶部疼痛,6例枕部疼痛,2例前额疼痛,9例伴有头晕,10例伴有恶心呕吐,6例颈背痛、颈抵抗,3例站立不稳,1例耳鸣,1例全身乏力,2例病理征阳性。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1.2 方法:本组30例患者均行侧卧位腰穿,测得脑脊液压力低于60 mm Hg,其中28例患者的性状为无色透明,2例患者则为淡黄色;所有患者的脑脊液中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为0/HP,氯化物和糖的含量均正常,脑脊液细菌涂片检查亦正常,有6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略有增高。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平扫及增强扫描,轴位T1FLAIR,T2FLAIR,T2WI,厚度是5.0 mm,间隔是0.5 mm,矩阵是288×384,FOV=230,Gd-DTPA作为增强扫描的对比剂,使用剂量控制在0.1 mL/kg,增强扫描行矢状位、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有些疼痛严重的患者要进行脊柱平扫和增强扫描[3]。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本组研究的30例患者的MR均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特征表现为等长T1信号以及等长T2信号,FLAIR均呈弥漫性硬脑膜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硬脑膜发生均匀强化。其中呈现脑下垂征象的有15例,临床表现为桥前池变窄、小脑扁桃体下疝以及中脑发生下移,伴有硬膜下积液的有10例,伴有硬膜下血肿的有5例。对本组的30例患者均采取平卧休息、去枕,静脉滴注、扩血管以及改善脑循环等治疗措施,其中对患有硬膜下血肿的5例患者行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该30例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

3 讨 论

低颅压综合征从发现之初到目前为止,尚无法完全阐明其诱发病因和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上共阐述了三种发病机制,包括脑脉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脑脊液分泌减少,脑膜出现撕裂口导致脑脊液从此处发生渗漏以及蛛网膜颗粒吸收偏多。原发性的低颅压综合征诱发原因尚不明确,继发性的低颅压综合征目前明确了几种诱发病因,包括脑室及脊髓腔的过度引流、腰穿、脊髓神经根撕裂、严重脱水、颅脑手术后、全身感染、休克以及全身中毒等。患有该病的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受过明显的不良心理刺激,因此推测这种不良刺激可能影响了大脑皮质、大脑深部核区或大脑-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等,造成脉络丛血管发生痉挛。随着核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增强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4],MR在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早期的干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组研究的30例患者的MR均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特征表现为等长T1信号以及等长T2信号,FLAIR均呈弥漫性硬脑膜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硬脑膜发生均匀强化。其中呈现脑下垂征象的有15例,临床表现为桥前池变窄、小脑扁桃体下疝以及中脑发生下移,伴有硬膜下积液的有10例,伴有硬膜下血肿的有5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MR均表现为硬脑膜增强异常,双侧脑膜对称性、弥漫性增强和增厚,且强化连续增厚,无结节,但其强化的程度明显低于海绵窦,强化范围小于脑表面积的50%,且连续增强不超过3 cm。另一个常见的临床特征为脑组织移位,主要发生于中线附近。

综上所述,MR应用于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及征象研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存美,王光彬,武乐斌.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3):12-14.

[2] 高慧,沈娟.3.0T磁共振对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5):352-355.

[3] 张存美.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分析影像医学与核医学[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 高慧,沈娟.3.0 T磁共振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诊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1):3575-3577.

中图分类号:R445.2;R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84-01

猜你喜欢
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愈患者CT随访转归征象的研究
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多种CT影像表现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肺内孤立性磨玻璃结节MSCT征象观察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