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2016-01-29 19:41谷文燕陈珊珊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洛阳47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谷文燕 陈珊珊(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河南 洛阳 471000)



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谷文燕 陈珊珊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 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执行力、服务沟通以及设备环境、规章制度等主、客观角度入手,通过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方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有效地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结论 重视实施并推进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是降低重症患者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护理安全的提高既是为了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也是减少医疗风险的需要。ICU患者因具有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的特点,作为护理对象有着复杂及特殊的一面,在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绝对具有较高的风险与技术要求,因此对护理安全的要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成为重要环节。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重症患者因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变化快、不可预见性高的特点,只有重视并分析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可以更好的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病情观察不到位: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项目繁多,且无家属陪护。而几乎所有护理操作项目,在ICU全能用上,因此对护理人员就有更强的工作要求。结合现代医院人员配置的特点,则难免有较多低年资的护士需要肩负此重任,因此在病情观察这一方面也就存在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1.2 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ICU是医院各种先进医疗设备最为集中的地方,有种类多、精密度高、操作复杂等特点,如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势必会对仪器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治疗质量或耽误抢救,造成不安全因素。同时重症患者因治疗种类繁多,侵入性操作较多,加之重症患者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差,极大的提高了感染的风险,重症监护室也因此成为医院感染的重点控制区域,对环境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1.3 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持续的监护及治疗工作使得医护人员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患者疾病的治疗上而忽略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加之ICU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方式,患者家属无法陪护,从而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在客观上造成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间的隔阂,因沟通不良导致家属不信任,进而产生误解甚至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也都对医疗安全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

1.4 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预见危害,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都会对护理安全产生不良影响。ICU繁多的治疗、护理操作加大了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就需要针对每一个工作细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流程,从而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同时结合条件的变化,各种制度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健全。另一方面,封闭的工作环境也对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庇护,在缺少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有章不循的可能性也极大的增加了。

1.5 医嘱执行不及时或不准确:在临床工作中护理重症患者时因为有较多的治疗措施需要执行,极易发生遗漏,或执行不及时,从而对患者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重症患者因突发状况较多,为抢救患者生命,保证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医师需要下达口头医嘱,因此医嘱与执行不一致的情况就更容易出现,从而增加安全风险。

2 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措施

2.1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的培训,重视新进人员的带教,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念、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等相关培训,使ICU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心理素质,并兼顾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从而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更全面的工作能力,使病情观察更加到位,以确保护理质量安全[1]。

2.2 对医疗设备和环境的管理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对于仪器设备班班交班,并定期、定专人检查其工作性能及工作状态,同时培训医护人员正确规范操作,做好日常维护,确保各种抢救物品及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对于环境的管理除了布局科学合理、分区明确、维持适宜的干湿度等硬件设施,重点则在于按照控感要求制定各种措施,以降低感染率为标准。例如合理的探视制度,消毒隔离措施,环境、设备的清洁消毒,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患者基础护理的依从性,感染患者的隔离等,均应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流程执行,同时还需建立质控小组进一步监督指导,从而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2]。

2.3 对于促进护患关系以及与家属的关系则需要通过更多的交流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理解患者及家属的不安与恐惧,换位思考,耐心做好解释与宣教指导,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予以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加患者与家属的信任与理解,使得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掌握治疗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好自身利益,以提高护理安全。

2.4 针对制度的不健全,需要不断的细化,通过不断的实施、反馈来进一步完善,集思广益,统一全院危重护理质控标准,并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建立应急预案,预防各种护理安全危险因素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建立管理小组,注重护理工作关键环节的控制,以利于规范进一步的实施。对于护理人员个人,则要注重护士思想素质培训,培养慎独的精神。以通过对护士培训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来加强安全环节管理,做到层层把关,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风险,保证患者诊疗护理安全。

2.5 重症患者需执行的医嘱较多,护士需要予以更加的细心。对于医嘱的执行,应按照规范的程序来执行,重视医嘱执行的时效性,尽可能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下按照相应制度执行。同时还需要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增强法律意识,定期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由责任组长认真检查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修改,确保与医疗记录的一致性,以避免纠纷的产生[3]。

用心维护患者安全是医疗最重要的宗旨。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预防风险、安全第一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在对ICU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虽然有太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安全隐患就能尽可能的降至最低,从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证患者及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佩璐.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533-534.

[2] 刘迎春.护理安全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7(14):12-13.

[3] 王芳歌,薛嘉欣,张春玲.浅述护理安全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20-362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38-02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