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型辨治慢性咽炎

2016-01-29 16:48袁洪泉丁树栋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5期
关键词:次服主症桔梗

袁洪泉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262200)

·自拟经验方·

中医分型辨治慢性咽炎

袁洪泉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262200)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多数为咽淋巴组织的炎症。本病在临床中常见,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1]。临床上将其分为以下五型辨治,效果较好。

痰气互结型

主症:咽部有异物感,尤以空咽时感觉明显,咳嗽,痰白黏而多,胸脘痞满,体困乏力,食少纳呆。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辨证为痰气互结、积于咽部。治宜理气化痰、利咽散结。方药:苍术10 g,白术10 g,薏苡仁30 g,陈皮10 g,茯苓12 g,半夏10 g,竹茹10 g,紫苏10 g,柴胡10 g,香附10 g,厚朴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阴虚火旺型

主症:口干咽燥,咽喉部微疼刺痒,干咳或干呕,痰少,颈部前方有紧迫感,咽中如有异物,常伴有一些清嗓动作,夜间症状加重。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或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旺、咽喉失养。治宜滋阴润燥、泻火利咽。方药:玄参12 g,麦冬10 g,生地黄20 g,沙参10 g,薄荷6 g,浙贝母6 g,桔梗10 g,赤芍10 g,射干6 g,黄芩10 g,生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气滞血瘀型

主症:咽部刺痛、干痒,日轻夜重,病情反复发作,或有胸胁刺痛,女性可伴有痛经,经来紫黑有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涩。辨证为气滞血瘀、络脉受阻。治宜行气散瘀、通络利咽。方药:柴胡12 g,香附10 g,青皮10 g,木香10 g,川楝子10 g,丹参15 g,赤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桔梗10 g,牛蒡子10 g,薄荷6 g,射干6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肝郁化热型

主症:咽部有明显的异物感、压迫感,心情郁闷时病情加重,胸胁胀闷不舒,嗳气叹息,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热、郁热阻络。治宜疏肝清热、解郁利咽。方药:柴胡10 g,白芍10 g,郁金10 g,香附10 g,青皮10 g,木香10 g,牡丹皮10 g,栀子10 g,黄芩10 g,龙胆草6 g,桔梗10 g,薄荷6 g,金银花15 g,连翘10 g,山豆根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气血两虚型

主症:咽部干涩不舒,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形体瘦弱,目眩头晕,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气血两虚、咽失所养。治宜气血双补、养阴利咽。方药:黄芪15 g,当归15 g,川芎10 g,生地黄12 g,白芍10 g,沙参12 g,太子参12 g,麦冬12 g,桔梗10 g,牛蒡子10 g,薄荷6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讨论

慢性咽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程较长,症状较顽固而且不易治愈。西医将其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慢性过敏性咽炎、慢性反流性咽炎等。本病属中医学“喉痹”“咽痒”“梅核气”等范畴。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亦可因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烟酒及刺激性食物、环境干燥及粉尘污染等致病。有些慢性病也可能引发本病。中医辨治本病可获得较满意疗效[2]。只要本着治病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即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子微.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6):4-7.

[2]杨玉辉.中医是比西药更完美的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3.

(收稿日期2015-06-17)

猜你喜欢
次服主症桔梗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治神经衰弱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治神经衰弱
地狱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