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1-31 01:57刘斌琼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业畜牧

林 羽 刘斌琼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

浅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林 羽 刘斌琼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

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逐步迈向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开展了讨论。

1 现代畜牧业的特点

1.1 规模化养殖提升了经济效益

和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相比,规模化养殖和工厂流水线式养殖已经成为当今畜牧业发展的普遍模式。以农业发达的美国为例,养殖量百头以上的奶牛场,产奶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75%,而养殖量千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产量的37%左右。在生产环节以外,现代畜牧业主要是按照专业化、集约化的原则,分门别类地开展畜牧业良种繁育、畜禽产品加工销售,生产过程中的畜禽疾病预防治疗等工作,畜禽产品检疫检测等则由科研院所与政府部门等完成。由此可见,规模化养殖在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和资金配置方面都比传统畜牧业有着不小的优势。

1.2 标准化生产提升了产品质量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围绕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都已经建立并实施了生产环境规范化、生产过程与工艺标准化、质量检测和防疫措施体系化的建设,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都相对成熟。现代畜牧业已经形成了由养殖、免疫、加工、仓储、销售等构成的标准化格局产业链,为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2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情况

2.1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人均的口粮消费数量从225kg降低到117.6kg。而肉类消费则从8.86kg提高到了29.1kg。可以预见,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据统计,2012年中国畜牧业经济已经占到了我国农业经济总量的1/3左右,这一成绩固然喜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规模化生产还刚刚起步,我们在生猪、肉牛、肉羊的生产环节上还主要依靠农户散养,有数据显示,2013年肉牛年出栏量50头,肉羊年出栏量100头,生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量占总量的比重仅为26%、28%和39%。农户散养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另外,我们的饲料转化率以及畜禽疾病防治水平都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

2.2 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2013年我们的肉羊、肉牛人均消费量达到了1.19kg和2.54kg,但这和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多元化,人们对于膳食多样化和动物蛋白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牛羊肉等畜牧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大,畜牧业发展将迎来较好地发展机遇。

2.3 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一些养殖户违规使用抗生素与化学合成的药品或饲料添加剂等,对我们国家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外,我国的畜牧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商品化程度偏低,涉农的私营企业底子比较薄,畜牧业产业链中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较为分散,服务的功能与水平还有待改善和提高。在畜牧产业链后端的产品深加工、销售、运输环节上也存在不足,不能有效承载规模化生产与市场流通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

3.1 优化产业结构

要积极做好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对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条件,合理地指定好适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战略,做好当地的畜牧业区域布局。同时也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构建好畜牧业的产业链,协调好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关系,注重发挥社会化与商品化的导向作用,大力培育紧密型的产业链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2 大力发展生态型畜牧业

要坚持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将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等进行统一考量,既要满足我们对动物性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要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首先,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各个牧区根据草场的条件,积极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和草畜比例平衡,大力推进轮牧制度,对休牧和禁牧的地区实行严格管控,特别是要禁止过度放牧,保障草场的生态平衡。其次,要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要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的饲料技术和畜产品饲养管理模式,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经济,多利用农副产品等生产底料开发新型饲料,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3,不能忽视畜牧业的污染问题,特别是要做好畜禽的粪便污染处理,要加大相关学科的扶持力度,开发推广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

3.3 构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不是“小而全”,而是“大而精”。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畜牧产品的运输销售和深加工环节的建设,逐步形成一个以专业化公司为主,私人合作社为辅的现代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次,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等方式,开展畜牧业保险业务,不断开拓新的保险品种并扩大范围,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动力。第三,要加快科技推广环节的建设,以畜牧生产需求为中心,畅通合作社、专业技术公司、科研院所的合作渠道,鼓励建立科技示范场和实验基地,在优质饲料生产、品种培育改良、重大畜禽疫病防控等领域发挥作用。

[1]刘浏.发展生态养殖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0,(1):18-19.

[2]尤军.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10):1.

[3]朱勇.浅谈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途径和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5,(9):10-13.

林羽(1982-),男,工程师,长期从事设施农业研究。

刘斌琼(1967-),男,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实验室安全研究。

猜你喜欢
规模化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