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癢”考辨*

2016-01-31 06:29王明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医籍疮疡尔雅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国学研究所,南京 210023)

“痒”“癢”考辨*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国学研究所,南京 210023)

痒、癢二字混乱已久,汉字简化方案中亦将“癢”简化为“痒”,但就其本源而言二者意义并不相同。“痒”字早出,早在先秦即已出现,其义指心忧惫之病、身之疮疡,为病名。“癢”字后出,先秦及汉初文献多作“養”,其本字为“”,表搔痒义。《玉篇》始将二者混同,此后多混用无别。在医籍训释中应注意明辨“痒”“癢”二字,否则极易导致误读。

痒;癢;疮疡;搔痒

汉字简化方案将“癢”简为“痒”,这并非一一对应的简化方式,而是简化中的兼并现象,即将笔画繁的字之意义加载到笔画简的字上,从而省掉一个繁体字。尽管古代很长一段时期,“痒”“癢”二字通用无别,但就其本源而言二者意义并不相同。

1 “痒”字考释

1.1 “痒”之二义

1.1.1 心忧惫之病 “痒”字《诗经》二见。其一见于《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毛传云:“癙,痒,皆病也。”此处“痒”为何病?该篇乃大夫贤者睹天灾以伤政教,内心忧哀之诗,是一首典型的怨刺诗。孔颖达疏云:“害既如此,念我独忧此政兮。忧在于心,京京然不能去。哀怜我之小心所遇,痛忧此事,以至于身病也。[1]”很明显,“痒”乃心忧之病,是情志伤身。《尔雅·释诂》释“痒”云:“病也。”邢疏引舍人云:“心忧惫之病”[2],正是本此。

1.1.2 身之疮疡 “痒”于《周礼》一见。《周礼·天官·疾医》:“夏时有痒疥疾。”贾疏云:“四月纯阳用事,五月已后,阴气始起,惟水沴火,水为甲,疥有甲,故有疥痒之疾。[3]”《周礼订义》卷八引史氏云:“热之余毒客于肌肤而不散,故夏有痒庎之疾。[4]”此处“痒疥”即指疡疮、疮疥,正是夏季暑热湿蒸之季常见皮肤病。《说文解字》云:“痒,疡也。[5]”《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陆德明释文云:“疡,音恙,本或作痒。[6]”《集韵·漾韵》:“痒,创也。[7]”可见,痒、疡、创三者意义相通。《说文解字》云:“疡,头创也。[5]”实际上“疡”不专指头疮。《周礼·天官·医师》曰:“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郑注云:“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3]”对于许慎的释义,段玉裁云:“头字盖剩。上文疕下曰头疡,则见疡不专在头矣。郑注《周礼》云:‘身伤曰疡’,以别于‘头疡曰疕’。许则叠韵为训。疕得呼疡,他疡不得呼疕也。[5]”

《后汉书·律历志下》“春分”刘昭注引《易纬》云:“春分,晷长七尺二寸四分。当至不至,先旱后水,岁恶,米不成,多病耳痒。[8]”此处“痒”亦指疡疮。“痒”字于《诗经》又见于《大雅·桑柔》:“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郑笺云:“虫食苗根曰蟊,食节曰贼……痒,病也。天下丧乱,国家之灾,以穷尽我王所恃而立者,谓虫孽为害,五谷尽病。[1]”此处“痒”乃指庄稼为虫所损害,为外伤,可看作痈疮义的引申。

1.2 “痒”之本义辨

如上所述,就目前所能掌握的文献来看,“痒”最初有二义,皆为病名。那么其中何者为其本义?抑或二者皆为引申而另有本义在?对此有学者认为,二义之间有关联,皆因心忧思而生。如郝懿行《尔雅义疏》云:“痒者,《说文》云‘疡也’,‘疡,头创也’。《诗》‘癙忧以痒’‘稼穑卒痒’,传笺并云‘痒,病也’,《尔雅》释文引舍人云‘痒,心忧惫之病也’。按癙、癵、 、痒四字,舍人义训俱同,盖忧思煎灼,气血郁蒸,故或蕴而为疡,或结而为病。[9]”按郝懿行之说,疡乃因情志不遂而生,“心忧惫之病”似应为“痒”之本义。对此余云岫认为不妥,其就《诗经》所见“痒”字云:“‘癙憂以痒’,可训为忧惫之病,‘稼穑卒痒’不能训为忧惫之病。草木无知,岂能忧乎?《说文》训‘痒’为‘疡’,疡有创义亦有伤义,《周礼·医师》:‘疕疡者造焉’,注:‘身伤曰疡’,是其证。‘稼穑卒痒’,谓稼穑尽为蟊贼所伤也,不当复以舍人‘忧惫之病’释之,更不当以为忧惫之病能使气血郁蒸,蕴而为疡,以附会《说文》训‘疡’之义也。要之,痒有训为忧惫之病者,有训为创伤之病者,不必牵率附会也。[10]”

“痒”之本义为何,仍有进一步考证的必要。但许慎撰写《说文解字》时训“痒”为“疡”,并未提及心忧之病,可见当时“痒”的常用义项为“疡”。

2 “癢”字考释

2.1 “癢”之义项:瘙癢

“癢”字后出,《说文解字》中无。《礼记》“癢”二见。其一,“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袄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为儿子、媳妇至父母公婆处请安之礼。郑玄注云:“苛,疥也。抑,按;搔,摩也……養,本又作‘癢’……疥音界,《说文》云:‘瘙癢也’。[6]”其二,“在父母舅姑之所……寒不敢袭,癢不敢搔。[6]”为在父母公婆处应遵守的礼节。上述二处,“癢”之义明显指皮肤瘙痒。从郑玄所注“養,本又作‘癢’”可以看出,郑玄所见版本“癢”作“養”。秦汉时期文献中,“癢”多作“養”,马王堆出土医籍“癢”字皆写作“養”或“”,而“”即“養”之异体。对于皮肤瘙痒的原因,《释名·释疾病》从声训的角度予以阐释:“癢,扬也。其气在皮中,欲得发扬,使人搔发之而扬出也。[11]”

3 “痒”“癢”混用与明辨

通过上述考释可以看出,“痒”之最初义为病名,指心忧惫、疮疡,与皮肤瘙痒义无关。“癢”之义项为皮肤瘙痒,与心忧惫、疮疡无关。“痒”的小篆字形为“”,“癢”之本字为“”。无论从义项、字形上二者皆无任何关联,但后来二者却渐渐混用无别。

至于二者何时开始混用,现很难予以详考,最迟在南朝梁·顾野王所撰写的字书《玉篇》中已将二者混同,其云:“痒,痛痒也。《说文》曰‘疡也’。癢,同上。”[13]古代学者亦将二者混用之肇端指向《玉篇》,郝懿行《尔雅义疏》云:“《玉篇》‘痒’与‘癢’同,非也。‘癢’字《说文》作‘蛘’,云‘搔蛘也’。或作‘癢’,通作‘養’,与‘痒’声同义别。《玉篇》谓相通借,谬矣。[9]”对于二者混用之缘由,有学者认为源于《周礼·天官·疾医》,如清·王筠《说文句读》云:“《玉篇》合‘痒’于‘癢’者,盖由《天官·疾医》‘痒庎’而误,郑既未注,疏倒之为‘庎痒’,即以为‘癢’矣。不知痒庎者,疮庎也。段氏曰‘癢之正字,说文作‘蛘’。[14]”

尽管“痒”“癢”二字后来混用,仍要予以明辨,否则极易产生误解。一是在二字混用之前其义项并不相通,不可混解;二是混用之后“痒”“癢”同有皮肤瘙痒义,但“痒”独有“病”义,在此义项上“癢”并不与“痒”同。如辽代僧人释行均编写的《龙龛手镜》虽将“癢痒”并解:“羊掌反,皮肤□也。”但同时指出:“下又似羊反,病也。[15]”唐贞观间释玄应所撰《一切经音义·卷五·太子须大拏经》“下蛘”条云:“《说文》‘搔蛘’、《礼记》‘蛘不敢搔’是也。字从虫,今皆作癢,近字也。又作痒,病名也。痒非字义。[16]”明确指出“癢”为“蛘”的近字,而“痒”则为病名,与“癢”有异。

4 医籍中“痒”“癢”训释二例探讨

中医界老一代学者对“痒”“癢”混用已有关注。如姜春华先生在《神农本草经主治释义(续)》“暴风搔痒”条中云:“痒癢二字混乱已久,今通用无区别。暴风搔痒乃突发的皮肤搔痒。”姜春华对“暴风搔痒”的释义无疑是正确的,但对早期医籍中“痒”字的训释有值得探讨的必要,兹举2例如下。

4.1 《黄帝内经·素问》“痒”字例

“痒”字《黄帝内经·素问》一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字诸本皆为“痒”字,无用“癢”“養”字者,现行诸本皆训释为瘙痒。根据目前文献考察,至少在先秦、西汉时期“痒”“癢”(養)二字并不通用。此处所指应为疮疡而非搔痒。

此句所在文段为阐述病机的重要部分。该篇前文已言明“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乃述六邪致病。后文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乃述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致病各随其脏气所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吴昆注云:“风寒暑湿燥热不当其位,是天之邪气也。风气入肝,寒气入肾,暑热之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是害人之五脏也。[18]”“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二句,皆论暑热之邪应心也。其中“痒疮”与《周

[1]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阮元校勘.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397.

[2]郭璞注.十三经注疏.邢昺疏,阮元校勘.尔雅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22.

[3]郑玄注,贾公彦疏,阮元校勘.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73,72.

[4]王与之.周礼订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九三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23.

[5]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49.

[6]郑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勘.礼记注疏[M]∥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54.

[7]丁度.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1988:170.

[8]司马彪.后汉书志[M].刘昭注补.北京:中华书局,1965: 3079.

[9]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54-155.

[10]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M].张苇航,王育林,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21,212,21,212.

[11]刘熙.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9.

[12]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检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81.

[13]顾野王.孙强增字,宋·陈彭年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刻本[M].东山精舍:新化邓显鹤,1850(清道光三十年).

[14]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续修四库全书(第2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76.

[15]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472.

[16]释玄应.一切经音义[M]∥续修四库全书(第1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1.

[17]姜春华.神农本草经主治释义(续)[J].中医杂志,1957(2):83.[18]吴昆注.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0.

[19]马王堆医书[M].鲁兆麟,主校,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6.

[20]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61.

R275

A

1006-3250(2016)11-1449-02

2016-04-2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JB770004)-清代乾嘉学派医籍训诂研究;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开放课题(WY2013-01)-宋以前中医古籍校注研究

王明强(1973-),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国学研究。

猜你喜欢
医籍疮疡尔雅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论薛己用灸法治疗疮疡的思想特色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
论湖湘医籍及其研究现状
益气药在疮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历代有关医籍中导引内容之评析(续完)——兼再述导引之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