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2016-01-31 16:23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华民族道路

□ 杨 奎

坚守初心

□ 杨 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是对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开辟未来的前进号角,其中关于坚持兴国之要、立国之本与强国之路的科学内涵,尤其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

坚持兴国之要,就是要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这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代替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重心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重心的历史性转变。这一“中国方案”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正是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变化,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率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成功化解了一道道发展难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坚守立国之本,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保证不动摇。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8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不懈奋斗中走出来的,是在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为此,我们既要倍加珍惜,更要对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尽管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发展差距,但我们可以预言,只要中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缩小差距并最终超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开辟强国之路,就是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勇敢前行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今世界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创新在时代潮流中独占鳌头,清除体制性障碍、破解政策性难题,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凡此种种都昭示我们,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深化改革难啃的硬骨头,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谋划改革、推进改革,不断破除旧势力、消除新阻力,使改革切合时代的脉搏、符合人民的需要;面对新的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社会活力,坚持统筹兼顾、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兴国之要,坚守立国之本,开辟强国之路。只有始终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至上理念,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坚定明确的方向、坚韧恒久的动力。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