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批判的瞬间、差异空间与节奏视角
——以列斐伏尔为例

2016-02-01 10:36刘怀玉
哲学分析 2016年6期
关键词:辩证法节奏身体

刘怀玉

日常生活批判的瞬间、差异空间与节奏视角
——以列斐伏尔为例

刘怀玉

日常生活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总问题之一。亨利·列斐伏尔是此思想转向的重要推动者及其代表人物之一。但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与众多的现象学家、生命哲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的学院派生活哲学研究有所不同,他始终坚持用辩证法研究批判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其思想的最重要原因。他在其漫长一生的不同阶段,分别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日常生活的辩证批判视角。其前期基于一种总体性辩证法立场而提出了瞬间性日常生活革命想象,后期则明显站在消解总体性的立场上,而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都市生活空间生产辩证法与身体化的生活节奏分析哲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从总体性革命想象向差异性的空间—节奏分析之视角转换过程,一方面表明了西方激进左派所面临的现实理论困境,但另一方面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研究重大社会生活问题中的强大优势与持久生命力。他的日常生活革命、空间的生产与节奏分析三个视角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生活哲学研究中广为采纳与运用的理论方法模型。

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辩证法;空间;节奏

一、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重视日常生活批判,到底如何看待日常生活?这方面,作为20世纪蔚为壮观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转向的奠基人,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榜样。如果列斐伏尔能够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家之一,而和卢卡奇、布洛赫、阿多诺及马尔库塞等哲学大师们相提并论从而彪炳史册,这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他的皇皇巨著《日常生活批判》三部曲(1947/1958, 1962, 1981)。*参见Henri Lefebvre,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TomI: Introduction, Paris: Grasset. 2nd edn, Paris: L’Arche, 1958;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TomII: Fondement d’une sociologie de la quotidiennete. Paris: L’Arche, 1962;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TomIII: De La modernite au modernisme(Pour une metaphilosophie du quotidian). Paris: L’Arche, 1981。 其英译本分别参见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 Introduction,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Preface by Michel Trebtish, Verso, London, New York, 199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 Fondation of a Sociology of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Preface by Michel Trebtish, Verso,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I, From Modernity to Modernism(Towards a Metaphilosophy of Daily Life), translated by Gregory Elliott, with a preface by Michel Trebitsch, Verso,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5。在某种意义上,其一生就是不断地为日常生活批判哲学进行呐喊、辩护的一生。从主题上说,这项辩护与批判工作由三个不同视角所组成。首先是呼吁,历史上那些被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们所“遗忘的”日常生活需要关注与批判;其次是指出,当今社会已经被密不透风、完美无缺的消费体制所套牢与侵蚀的日常生活需要透视与批判;再次是强调,眼前被千奇百怪、异彩纷呈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专家技术体制空间、符号体系所精心规划和制造的日常生活需要重构与批判。*参见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I, p.41。

(一) 作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思想来源的“三位一体”

列斐伏尔很像是一根“导线”,连接着20世纪的一场又一场社会运动,一个又一个社会思潮以及一代又一代人。晚年列斐伏尔在总结其日常生活批判思想来源与发展过程时提出了著名的“三位一体”说。这就是黑格尔的“异化的扬弃”、马克思的“总体人”与尼采的“超人”三巨头思想的结合。这与后来的德勒兹把尼采与黑格尔—马克思截然对立起来的做法颇为不同。*参见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8页。列斐伏尔在仔细区分三位哲学家思想差异之基础上,认为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是一个相互补充完善的框架。其中的每一位都为实现对现代生活的全面彻底批判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在早期列斐伏尔眼里,黑格尔提供了某种分析意识发展的历史框架,马克思则提出了批判工业社会组织与国家拜物教的工具,而尼采这位“总体人”的诗性预言家,则完成了对社会文化道德价值观与道德命令禁律的根本性超越,从而使马克思所梦寐以求的那种创造历史的总体性生命激流得到了复活。*Henri Lefebvre, Hegel Marx Nietsche ou Le Royaume des Ombres(Paris: Casterman, 1975), pp.9—12; Lefebvre, La Fin de l’Historire(Paris: Editions du Minuit, 1970), pp.12—17. 后来,列斐伏尔在《在场与不在场》(Presence et L’Absence)(Paris: Casterman, 1980, p.7)一书的序言中进一步解释说,他的主要参考文献是尼采的《快乐的科学》、《道德的谱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以上资料转引自Bud Burkhard, French Marxism Between the Wars, Henri Lefebvre and the “Philophies”(Humanity Books, 2000), p.227, p.233。

具体而言,列斐伏尔把苏联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本身的客观运动规律的自然辩证法改造成为以人的实践为起点和落点的历史辩证法,进而又解释成为以马克思的“总体人”为“明点”,而以尼采的“超人”为“暗点”的“总体人”的辩证法。马克思的主要立足于经济学与历史过程的、以无产阶级为宏观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概念,被过度诠释为个体的本真生命的诗性创造活动。黑格尔的三段论式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逻辑统一辩证法,以及马克思的以物质生产关系逻辑演变为中轴的宏观历史辩证法,被改造成为尼采式的生命意志与审美意志永恒轮回的瞬间性总体辩证法。对于列斐伏尔来说,日常生活的永恒轮回意义在于精神与其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之间矛盾的永恒产生与不断解决。易言之,日常生活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与瞬间,即一个又一个机械重复的轮回(过程),也是无数个充满着创造性、神奇性能量的瞬间。

总体而言,早期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背景是受布赖东的超现实主义与存在主义(特别是尼采与海德格尔)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对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列宁的矛盾辩证法,特别是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总体人”理论及尼采的“超人”哲学理想的辩证综合;现实背景则是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对苏联教科书的批判性反思;第一期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基础则是他在法国农村社会的经历与初步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斐伏尔作为法共成员及抵抗法西斯运动分子,被迫流亡于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农村地区。正是这段经历使得他有了农村社会的真实经验,从而为战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1948—1961年)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早期日常生活概念

“剩余与总和的辩证法”*“总和”与“剩余”既是早期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形象说明,也是他对自己前期思想的一次著名总结的著作名称,参见列斐伏尔的《总和与剩余》一书(Henri Lefebvre, La somme et le reste, 1959, Paris Méridien Klincksieck, 1989 pour la troisième édition)。。《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1947年)的任务就是为久被遗忘的日常生活进行辩护。为了向世人证明他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列斐伏尔强调,日常生活乃是我们辩证地批判进入到最深刻的最直接的外部世界与社会世界的汇聚地。这也是人类的本性欲望的所在地与入口处。人们的各种权力潜能都由此而形成和发展,并得以具体地实现。这也正是他对日常生活概念基本内涵的初步阐述:

就某种意义而言,日常生活实乃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鸡零狗碎”,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动的汇聚处,是它们的纽带,它们的共同的根基。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体现出来。*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life, Vol.I, p.97.

(三) 中期日常生活概念

从总体性的混沌到临时性的微观层次。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1961年),列斐伏尔提出这样一个核心观点:现代社会与日常生活世界并非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本质统一的、似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包含着多种可能,需要从多种方法论视野加以把握的流动的总体性世界。日常生活不再是传统社会或近代社会意义上的一个本真与基础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无底的、旋转着的层次,是社会现实中一种临时性的、关联过程中的层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日常生活可以被界定为社会实践总体中的某一层面,而不可能是全部*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 Fundations for a Sociology of the Everyday, p.31.:既无统一的现代社会,也无统一的日常生活世界。换言之,不同阶层的人们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还有他们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是各不相同的。

例如,家庭妇女一天到晚都泡在日常生活之中。数学家们却能够逃脱大部分日常生活,而沉醉于专业化活动之中。这就是说,现代日常生活存在着如下的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社会底层的人整天消磨在日常生活之中,而另一部分所谓的高级阶层人物则没有任何日常生活的感觉。生活在社会优位的人们的问题是,他们被线性的时间所操纵,生活是单线性的,彼此间没有关系。上层生活是高度符号化抽象化的,底层的人生活得软弱但有柔软的韧性。他们基本上处于传统的节奏之中,是一种生活圈子狭小的匿名的生存。而上层人则有更多的开放性、开拓性、奇遇性,但他们面临着失去自我的危险。他们有时是抽象的,有时是人为的矫揉造作,另外一些人则是处于漫无目标的优雅状态。

(四) 后期日常生活概念

节奏、空间与社会的邻近时—空关系。事隔34年之后,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1981年)一书的导言中,把他早期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重新概括为以下诸多要点*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I, pp.10—14.:

第一,日常生活是一种既不同于自然时空,也不同于心灵时空的独特的身体实践时空。

第二,它是任何理性方法论都无法还原与消解的理性与感性的混杂物、沉淀物、剩余物。

第三,它既是一个永恒轮回的(即重复与循环的)时间与过程,也是直线性的(即不断发展的)时间与过程。

第四,它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汇聚地、混合物,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时间类型,诸如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社会劳动时间创造交换价值,非劳动活动(诸如休息、节日、私人生活、休闲等等)则享受使用价值。所以,日常生活是需求—欲望—愉乐这三者的辩证统一体。

第五,它还表现为一系列时间与空间距离关系:亲近与邻近,或者相反的疏远与遥远的关系,人的身体与自然时空寒暑往来、周而复始的循环交感关系。

第六,日常生活一方面表现为节日与娱乐,另一方面则是非节日的与严肃的生活事务。

于列斐伏尔而言,日常生活批判总是可能且必要的。首先是因为,近代认识论与历史观哲学的局限性需要一种总体性的反思与超越,也就是说近代哲学总是局限于狭隘的专业化思维,把日常生活作为某个现成对象来把握,而没有就生活本身的整体性和根基性来思想生活。其次是因为,任何具体的历史政治美学想象或诉求总是不能代替生活本身的希望的。任何制度层面上的政治和经济社会变革以及重建与设计方案,对于日常生活问题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日常生活的问题只能通过日常生活自身来解决。正像马克思当年所说的,无产阶级是社会压迫的最底层,所以也是社会革命与解放的最激进、最坚决和最可靠的主体力量;列斐伏尔也认为,正是由于日常生活已经成为现代性压迫最深重的领域,也是现代性最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日常生活倒成了总体性解决与解放现代性的革命策源地。现代性的希望就在于从平庸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的革命与艺术狂欢节,即“诗性的瞬间”。

二、“诗性的瞬间”:日常生活革命新理想

(一) 瞬间的诗性意义

如果说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列斐伏尔的革命理想是一种让日常生活成为节日的艺术想象,第二卷的理想则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瞬间” (moment)。*“moment”一词系列斐伏尔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时间阶段意义上的“环节”概念和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意义上的“总体性”范畴的“尼采化”改造。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译作“要素”、“因素”、“时刻”、“瞬间”、“环节”等。早在1959年他的自传体著作《总和与剩余》中,他就首次提出了这样一个极其关键的概念。*Henri Lefebvre, La Somme et le reste, Paris: Meridiens Klincksieck, 1989(1959), pp.642—655; from 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edited by Stuart Elden, Elizabeth Lebas, and Eleonore Kofman,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pp.166—176.他当时把瞬间解释为“短促而决定性”的感觉(诸如狂欢、愉快、投降、反感、惊讶、恐惧、暴虐)*Afterword by David Harvey, in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Blackwell Ltd, 1991, p.429.。

列斐伏尔的瞬间理论直接来自于20世纪20年代以布赖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诗学革命理想:这就是打破诗创与生活的僵硬界限,而使日常生活获得解放的特殊时刻。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如同层层乌云,而瞬间的在场则似耀眼夺目的灿烂阳光。瞬间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拯救:“日常生活=单调性÷在场的瞬间”*Rob Shields, Lefebvre, Love and Struggle, Spatial Dialec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61.。

瞬间概念是对20世纪初法国哲学泰斗亨利·柏格森著名的“绵延意识”思想之批判性继承的结果。柏格森的“绵延”本来有两个意思,一是同性同类的绵延,指单纯的时间的延续。二是异质性的绵延,就是把许多不同的刹那/瞬间汇在一起,互相贯通,如现在,则过去的一切都累积在现在里面,将来的一切希望、一切发展都蕴藏在里面。柏格森与黑格尔的区别在于,黑格尔主要还是在求出有机全体的节奏,所以他是“入乎其内,超乎其外”,终于还是要加以扬弃,以求宇宙间的大经大法。柏格森则不以为然,他要投身于事物之中,和事物一同经历变化的途程。他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进入了神秘的精神境界。他只想“入乎其内”而不想“出乎其外”。*参见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1页。

在列斐伏尔看来,柏格森的绵延时间意识概念乃某种被神秘化与强化的抽象的进化论,是把时间线性化与同质化了。而革命的本质方面则是“非线性的时间”,是挣脱历史进化过程之后一种非连续的、特定的时间—空间在场。革命的瞬间是超乎历史之外的诗性空间,而不是停留于历史进化长河之内的*参见Andy Merrifield , Henri Lefebv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p.27—29。。

列斐伏尔的瞬间理论也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重要思想家具有高度的互文性。列斐伏尔晚年越来越公开地承认,自己是深受巴什拉、巴赫金以及本雅明等人的深刻影响,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日常生活批判平台上的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的。这就是康德所谓的先验的感性认识形式,而不是先验的逻辑。以上诸位的共同点,其一是对抽象的科学时间之外的诗性的瞬间的发现,以及对柏格森式的绵延性生命时间概念的超越。其二是对近代抽象空间的超越而完成的对诗性的空间的发现。诗就是瞬间的形而上学。瞬间是一种垂直的时间、一种复合的创造性时间、一种类似于本雅明的“星丛化”的时间。

瞬间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时刻。首先是娱乐游戏的瞬间。其次是近来才出现的休闲的瞬间。第三种是正义的瞬间或末日的审判。第四种是诗性的瞬间。“瞬间皆是局部的总体,是对某个总体(全局性实践)的反射或折射,包括社会与其自身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的人与自然(即其天性和其周围的自然)之间的关系。”*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172.

(二) 瞬间与日常生活

瞬间只能通过其对立面即日常生活,才能得到理解与体现,反之亦然。犹若哲学之于日常生活的关系。“瞬间不能通过、也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加以规定,但它又不能脱离开或外在于日常生活而得到规定。它赋予日常生活一种特殊的轮廓。但如果脱离开日常生活的混沌的原料,这种形式便是空洞的。瞬间向一片混沌模糊的世界投射出一种秩序。但就这种秩序本身而言,它是无效的、毫无目的的和孤立无援的。瞬间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于某时或某地。它是一种节日,一种惊奇,但不是一种奇迹。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单调无奇之中,瞬间方有大显其身手之地方与舞台。”*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 Fundations for a Sociology of the Everyday, p.356.反过来说,日常生活也只有在瞬间时,才可能作为一个总体性呈现而得到理解。平时的日常生活是一种混沌而不是一种层面。所以,瞬间将自身体现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复制,是悲剧维度的放大。日常生活是一种自然朴实的土壤,在其中瞬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Ibid., p.357.自然、日常生活与瞬间是三个具有本体论差别意义的等级,依次一个比一个有秩序。哲学的任务与重要性在于解决这样一个根深蒂固而古老的问题冲突,即日常与悲剧、平凡与节日的矛盾。日常生活是一个“不可能在哲学之外得到理解的哲学概念”,它“为了哲学并通过哲学而为那些非哲学的东西”而命名。*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Philip Wand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SA) and London(UK), 1971, p.13.“研究作为对生活的间接批判的哲学,就是体察作为对哲学进行直接批判的日常生活*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life, Vol.I, p.252.”。易言之,哲学就是对生活的间接批判,生活则是对哲学的直接批判;日常生活必然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哲学真正的现实表现就是日常生活批判。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身体化、空间化、差异化视野

列斐伏尔曾多次自卖自夸地表白,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贡献。但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他的思想发生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转变。这就是把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成为一种“空间化本体论”,或将历史辩证法“空间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列斐伏尔晚年并没有放弃日常生活批判,而只是改变了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对此,列斐伏尔本人也是公开承认的。在他看来,“日常生活”、“都市”、“重复与差异”、“战略”、“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它们只是一些殊名而同义的“近似问题群”(approximations)而已。*Henri Lefebvre,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 Allison & Busby, 1978, pp.7—8.

(一) 空间是一个身体实践概念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理论所推崇的“生产”,主要不是指马克思意义上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而是具有尼采式的“生命的(身体的)生产”这种更广泛的内涵。他的空间观是与身体理论密不可分的。身体是空间性的,而空间也是身体性的。身体只能在空间中展现,而空间的发生起源是身体性的活动。与福柯把身体看成是空间的“约束与规训”的产物,把身体看成是权力空间的铭刻这种消极的生产观与权力观、身体观不同,列斐伏尔更接近尼采,用身体体验想象空间,用身体的实践展开去体现、去构成空间。在身体与其空间之间,在身体于空间中的展示以及它对空间的占有之间,具有一种直截了当的关系。在产生物质领域的(工具与对象)影响之前,在通过这个领域获得自我丰富从而自我生产之前,在导致其他的身体而进行自我再生产之前,每个具有生命的躯体都已经是空间并拥有其空间:它既在空间中生产自身也生产出这个空间。“空间的生产,开端于身体的生产。”*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170, p.173.“整个(社会)空间都起源于身体……某种遥—远的秩序的根源只能根据离我们最近的秩序来加以解释,这就是身体的秩序。从空间化的角度考虑,存在于身体自身之内的感觉……所构成的一系列层面,预示着社会空间的各种层次和它们的相互关系。”*Ibid., p.405.这颇有些像中国易经的说法:“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传》)

列斐伏尔的“身体化空间”的生产本体论理论,含蓄地批判了从恩格斯到列宁的物质本体论式的实体主义的空间观念,甚至也含蓄地批评了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实践理论。他说,实际上像蜘蛛这样的动物也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左右方向与位置。我们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比如蜘蛛、贝壳类动物等等而言,最基本的方向与空间性的标志器首先是身体性质的,只是到了后来才发展成为人类的空间性的标志。同时,空间的最源始性的身体化实践基础,是人的身体的剩余能量与激情,而不是理性与工具技术。只有剩余的能量才具有创造力,才能让生命从苟延残喘状态中挣脱出来。它修改或导致了某个新空间。*Ibid., p.173.

显然,列斐伏尔是从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主义、禁欲主义传统角度,并结合尼采的反生产、反辩证法的思想,对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的生产”理论进行了过度诠释。他强调的是一种广义的身体化的生命化的生产,而不是一种物质生产,是能量的积累与消费,而不是生产产品的积累与消费。空间不再是黑格尔康德式抽象思维形式或纯粹精神意义领域,也非马克思式的社会理性实践结构,而是身体实践空间实践过程,是身体与空间“互动化”的结果。

(二) 差异化:身体化空间视野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认为,我们必须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即透过空间角度深化对历史的理解,这就是其著名的“空间的历史”(histoiredel’espace)概念问题。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一致,社会总有其相应的空间形式:例如,与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绝对空间,与古代生产方式相呼应的是神圣空间或类比空间与政治空间,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是历史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符合的是抽象空间。资本主义之前的空间均是自然中的空间或者历史积累而成的空间,而从资本主义开始才有空间自身的生产或者抽象的空间本身的历史。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的历史相应阶段便与资本的积累相对应,以其原始积累阶段为开端,而以世界市场处于抽象空间的统治之下而告终。*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119.取代与超越抽象空间之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空间的则是差异性空间。这种差异性空间是走出现代性的支配空间或权力意志空间阴影的种种新的历史的可能性开端。今天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处在如下一个漫长过渡期:即从由交换价值支配的抽象空间,回归到使用价值优先的差异性、身体性空间。*Ibid., pp.408—410.

应当说,差异空间概念是列斐伏尔心目中得以超越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统治,想象未来的另类社会空间批判政治的至关重要的日常生活批判方法论环节。在这其中,我们能够看到他数次设想过的艰深的思想轨迹:这就是让黑格尔的“历史终结论”、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总体人”解放的辩证法与尼采“相同者永恒轮回”的快乐欲望空间以及弗洛伊德的反抗逻各斯的“爱欲”革命相遇与融合。*Ibid., pp.23—24, p.167, pp.391—400.但《空间的生产》并没有系统而详细地阐明何谓差异性的空间,他倒是从多个角度与场合描述了而不是概括了这种神秘的差异性空间。比如说:

(1) 作为节奏的差异。差异乃是自发地向未知和误解之物敞开着的形式与过程:向节奏、能量的循环、肉体的生命敞开着。*Ibid., p.373.

(2) 作为身体空间的差异。差异是一种游离于抽象空间之外的反抗的身体/节奏与反抗的身体空间:“反文化的空间,或者是反空间的空间——即在最初的乌托邦意义上的,对实际存在的‘真实’空间的替代物。”*Ibid., p.349.

(3) 作为最神秘的身体能力的差异。身体的不可捉摸之处在于它的能力,即它那超越“主体”与“客体”,而从重复与姿势(直线性的)和节奏(循环性的)之中使差异“无意识地”脱颖而出的能力。身体的秘密在于它是新事物的负载者,但也带来了一种可怕的、悲剧的重复——确切地说是终极性的重复:暮年与死亡。这是最高的差异。*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p.395—396.

(4) 作为“被排斥之物”的差异,从而是一种反抗力量。差异性空间在同质化领域的边缘区持续或扩大,或以对抗的形式,或以外在的(横向的、异序的、异逻辑的)形式而显现。“所谓的差异总是发端于所谓的被排斥之物:城市边缘、贫民窟、被禁止的游戏空间、游击战的空间、战争的空间。”*Ibid., p.373.

(5) 重复性差异与创造性差异。在数学和精密科学中,重复产生差异性。被归纳的或被还原的这种差异性在形式上趋于同一。相反,在音乐或诗歌中,差异引起了反复的方面,而后者则使差异生效。一般的艺术和艺术感能产生的最大的差异,最初仅仅是视觉的、被感知的、预期的,最后是被生产的。艺术对差异性充满信心:这就是所谓的“灵感”,这是一个新作品的主旨——使这个作品成其为新的东西。*Ibid., p.395.

(6) 社会空间以差异的生产为生存之本。正像生物的活生生的肉体一样,社会空间的身体和需求的“社会身体”,不同于语义学和符号学视野中的“文本性的”、“抽象主体”或符号的“身体”:如果不生成、不生产、不创造差异性,它们便无以生存。*

(7) 差异空间是一种能动的政治策略。作为一种空间政治是追求差异性的权利。差异性的权利(droitaladifference/right to be different)一词从形式上说是指这样一些事物,即靠实践活动,靠有效的斗争而争取或实现的某些东西,即具体的差异性。差异性的权利不包括那些不需通过激烈斗争就能获取的应得权利。“差异的权利”,只有当它立足于一种为确立差异而进行的实际斗争过程时才有意义,这种差异性唯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斗争方才能够生成的,即一定要让它们自身同那些既是自然的独特性,也是现存的抽象空间所派生出的差异化区分开来。*Ibid., p.396.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让我们挂怀于心的差异性,那些我们也许会考虑的未来优势理论与活动的差异性,唯有靠艰苦细致地分析才能得到有效的阐述”*Ibid., p.64.。

(三) 差异化:“去总体化”的都市空间辩证法

列斐伏尔的后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所表现出的从瞬间化到空间化转向,只是一个表面问题域的变化。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表明他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乃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化社会批判辩证法的消解或放弃。他明确指出:

辩证法又回到了议事日程上了。只不过这已经不再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就像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再是黑格尔的一样……今天的辩证法不再与历史性与历史性时间相关联,或者诸如“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之类的时段性机制有什么关系了……辩证法不再听命于时间性……认识到空间,认识到发生了什么或在什么地方发生以及通常是指什么,这就是对辩证法的恢复。*Henri Lefebvre,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p.14, pp.17—18.

因此,总体化的辩证法被所谓集中化或核心性(centrality)的辩证法所取代。后者与马克思或黑格尔所说的历史/时间辩证法无关,而是与空间相关的辩证法。这种集中化的辩证运动是通过聚集和汇合所有在已知空间中共存的东西来加以规定。作为一种形式,集中化包含了同时性,这同时是其结果:“每件事情”同时发生。因而集中化概念就其普遍性而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p.331—332.。

毫无疑问,列斐伏尔的差异性空间批判与差异性政治理论,其主要批判性语境是针对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统治现实的。但是就其根本的生长土壤而论,是一种城市马克思主义或者自治论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他是一位“左派海德格尔主义者”,也就是把海德格尔的所谓“天地人神四合会聚”之“诗意栖居”*参见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8—159页。的艺术梦想,照搬到或者直接运用到他理想中的现代都市革命运动之中,这就有了所谓的“集中化的辩证法”*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331.(a dialectic of centrality)的产生:

都市空间的这种定义相当于一个零向量(潜在的);距离的取消时常萦绕在都市空间居住者的心头。它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象征性想象,它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在地图上,在偶遇和聚会的狂热中 ,在“城市自身”的快节奏中。这是乌托邦(真实的,具体的)。结果是超越了封闭的和开放的、间接的和直接的、近的和远的秩序,在差异的现实中,这些术语不再是分离的,而成为内在的差异。……通过这种一元的和差异的思想,我们将会进入一段不再属于历史的时期,一个独特性相互对峙的时代,那时,同质性正与异质性相斗争。集会、偶遇和聚会(尽管不是没有它们的明确的冲突)将会代替分离的要素和现在自主的要素之间的斗争。在此意义上,它是超历史的。……都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充满张力的领域,一种潜在,一种可能的不可能性,吸引了那种已完成的、某种曾更新的且一直苛求的在场—不在场……*Henri Lefebvre, The Urban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Robert Bononno; foreword by Neil Smith,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2003, pp.39—40.

都市有其纯粹的形式:一个邂逅而遇的地方、聚会的地方、共时性的地方。这个形式并无特别的内容,但是一个吸引与生活的中心。它是一个抽象物,但不像形而上学的实体,都市是具体的抽象物,而与实践密切相关。*Henri Lefebvre, The Urban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Robert Bononno; foreword by Neil Smith,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2003, pp.118—119.

城市创造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它集中了创造物,但它依然创造了一切。因为如果没有交换、没有联合、没有邻近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关系的话,什么也不会存在。城市创造了一种情境——都市情境。在那里,差异的事物一个接着一个发生,没有孤立存在,而按照它们的差异性而存在。都市,对它所容纳的差异漠不关心,经常像自然那样冷漠,但却是以其完全的残酷的方式。不过,都市则对整个差异性并非漠不关心,恰恰是因为它把这些差异统一起来了。*Ibid., pp.117—118.

差异性空间所针对的抽象空间现实,既是列斐伏尔心目中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范畴的、即有组织的消费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体制,也是传统的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国家主导的生产方式,所以在后福特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下,多少显得有些过时。*参见Neil Brenner and Stuart Elden: “Introduction. State, Space, World: Lefebvre and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in Henri Lefebvre, State, Space, World Selected Essays, edited by Neil Brenner and Stuart Elden, translated by Gerald Moore, Neil Brenner, and Stuart Elde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London, 2009, pp.1—48。

列斐伏尔的差异化的空间政治理论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反映了西方激进左派的现实困境:这就是从经典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民主政治哲学。故他的差异性理论成为今天西方左派社会理论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其中有学者把列斐伏尔的差异政治理论视为对他自己前期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一种自我否定与批判,也就是从一种总体性与剩余性辩证法,中经葛兰西式与威廉姆斯的都市文化领导权理论,而走向类似于拉克劳与墨菲式的追求差异性权利的后现代的都市自治主义的激进左派政治理论。*参见Stefan Kipfer, “How Lefebvre urbanized Gramsic: Hegemony, everyday life, and difference”, Andrew Shmuely, “Totolity, hegemony, difference: Henri Lefebvre and Raymond Williams”, in Space, Difference, Everyday Life: Reading Henri Lefebvre。也有学者把列斐伏尔的差异性空间政治理论过度解释为把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批判理论与都市社会学混为一体的后现代地理学想象。*参见Stefan Kipfer, Christian Schmid, Kanishka Goonewardena, and Richard Milgrom, “Globalizing Lefebvre?”, in Space, Difference, Everyday Life: Reading Henri Lefebvre。当然,还有学者把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与差异政治理论理解为对盛行于20世纪的以鲍豪斯学派与柯布西耶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的反叛与抵抗,而认为列斐伏尔所谓的知觉空间、构思空间与表征性空间三位一体的差异性空间辩证法思想与实践,充分贯彻与体现了列斐伏尔毕生所追求的把都市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品来进行规划设计的空间实践至上的哲学与政治理想。*参见Lukasz Stanek, Henri Lefebvre on Space: Architecture, Urban Research,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ory, Minneapolis/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1。

四、日常生活批判的节奏分析视野:空间化、时间化与差异化的合题

(一) 节奏分析思想之由来

《空间的生产》一书曾明确地把“节奏分析”(rhythmanalyse)视为空间的生产理论的“最终完成”——“向整个身体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回归”。*参见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405。有不少学者认定,以《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化转向”为标志,晚年列斐伏尔放弃了日常生活批判研究以及历史时间问题的关注。而实际上,正如另有学者所说:“列斐伏尔并没有用一种空间性来取代时间性分析;而是思考了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重思了这两个概念。关键是要牢记,我们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思考,而决不能把其中的一方面化约归结为另一方面。空间与时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因此,重思空间与时间,对于理解整个研究计划具有本质意义。”总之,所谓的“空间本体论转向”只是一个神话。实际上,列斐伏尔在晚年对空间与时间的重要性几乎是等量齐观的。他的思想主题除了“空间的生产”外,还有“时间节奏的分析”*Stuart Elden, Understanding Henri Lefebvre: Theory and the Possible, 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2004, p.37, pp.169—170.。

按照某些学者的看法,列斐伏尔中后期的日常生活批判,一方面坚持“外向性介入”的社会学分析立场,即直接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实;另一方面又“内向性”地关注节奏、节日、身体等文化理论问题*参见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69。。对于前一方面笔者此处从略,就后一方面而言,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单地阐述一下列斐伏尔晚年重点研究的“节奏分析”(也可译作“韵律分析”)(Rhythm Analysis)问题。大致上说,列斐伏尔对节奏问题的关注初见于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1962年)和《元哲学》(1965年),在《空间的生产》(1974年)和《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1981年)等著作中逐步得到了清晰的阐发,而到了他的生命最后阶段才对节奏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表述,这就是被称为《日常生活批判》“第四卷”*参见Henri Lefebvre, Rhythmanalysis 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Stuadt Elden and Gerald Moore,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tuart Elden,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2004, p.viii。的《节奏的分析要素:节奏分析知识论导论》*Henri Lefebvre: Elements de rhythmanalyse: Introduction a la connaissance des rythmes, Paris: Editions Syllepse, 1992.一书,可谓中国哲学所说的那种“晚年定论”了。就此而言,我们不得不说,列斐伏尔最终还是回到了他早年过于草率地“否定过”的柏格森的重复与差异的绵延意识这个老问题上了。

1931年,巴西哲学家罗西欧·阿尔伯托·多斯桑托斯(Lucio Alberto Pinheiro dos Santos)最早把节奏分析的概念及其哲学研究作为一个心理学理论原则提出来。他相信,可以通过节奏分析来医治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人的性格冷漠的疾病。后来法国科学哲学家巴什拉接受并进一步阐述多斯桑托斯的这种节奏分析方法,并把它视为一种基本的诗化哲学方法。列斐伏尔估计是受到巴什拉的影响而把节奏分析扩展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心理批判方法。*参见Stefan Kipfer, Space, Difference, Everyday Life: Reading Henri Lefebvre, pp.147—148。

(二) 《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两种时间节奏概念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列斐伏尔由于深受超现实主义文学与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文学影响,就曾深入研究过时间性概念。他把近代钟表时间与生活时间区别开来,并开始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时间概念与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区别开来。他的时间概念与其说是马克思—黑格尔式的直线性的目的论进步论概念,不如说接近尼采式的变易与循环思想。列斐伏尔对近代抽象的计算时间的批判,与其对近代以来笛卡尔式的几何学空间概念的批判,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至早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列斐伏尔便提出:“让我们再换个角度来看日常生活。这就是直接地与自然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轮回循环节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循环的时间节奏与生命的节律主宰着人类的生活:社会的人还尚未控制自然,也就是说他还没有从襁褓中脱离出来。其生活从生到死还是由一系列的循环节奏所构成。每时每刻、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皆按照一种严格的规则的轮回运行。这使得万物按照宇宙的生命法则而生存,其最高级表现即尼采所说之“大年”。城镇乡村的人们皆按照自然的法则,而非私人的生活节奏而行事。*参见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 p.47。

列斐伏尔的节奏概念可以用如下诸多的二元对立来表示:

重复与差异、机械与有机、发现与创造、循环与直线、连续与中断、异质与量化……*Henri Lefebvre and Catherine Regulier, “The Rhythmanalytical Project”, in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9.

循环节奏包括几个特征。首先是无始无终性:每个循环皆由另外一个循环所派生又被其他的循环过程所吸收,循环时间不排除重复的活动,循环本身就是一个重复。不过在循环时间中重复是从属于一种更加总体性的身体节奏。其次,这种节奏不排除排列与计算。有一个数字居于优先地位。这就是“一打”或“十二”。再次,真正的循环往复没有一个是准确地回到出发点与自我严格复制的,没有绝对地回归与重复。最后,循环与宇宙时间一直都代表某个神秘的魔幻的主体与宗教代理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直线性时间取代循环时间是工业社会才有的突变。直线时间既是连续的也是非连续的。但无论如何,循环时间并没有消失。它们继续存活着。绝大多数的生理生命与社会生活时间仍然处于宇宙的循环节奏之中。即使是“不夜城”,也仍然在深处保留着生命的本真的时间节奏。无论工业文明如何高度发展,人们的饥饿、休息、睡眠与性欲仍然注定还是与循环的生命节奏相关联的,虽然它们有着强烈而顽固的生命周期。*参见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II, pp.48—49。

总之,“日常生活批判研究现代工业社会的线性时间范围内的节奏时间的持续性。它研究循环时间(一种非理性意义上的以及仍然是具体的自然)与线性时间(被掌握的理性的以及抽象的与反自然意义上的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观察分析这个有缺陷的与不安宁的、但仍然未知与很可被理解的相互作用的产儿。最后,它将思考作为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结果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潜在可能的变形”*Ibid., p.49。借用后来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话来说,在列斐伏尔那里,日常生活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单调乏味的机械模式的有节奏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另一方面是古代社会的充满着具体而丰富意味的每日生活(daily life)*参见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of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lism, Vol.1, Power, Property and the State, London: The Macmillian Press Ltd., 1981, p.154。。

(三) 日常生活批判说到底是一种“节奏分析”:列斐伏尔哲学的“晚年定论”

列斐伏尔对节奏问题的研究是他的生命最后阶段的核心事业。在他与其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雷居利埃(Catherine Regulier)合写的《关于节奏分析的计划》(1985年)*Henri Lefebvre and Catherine Regulier, “The Rhythmanalytical Project”, pp.191—199.与《节奏的分析要素:节奏分析知识论导论》(1992年)*Henri Lefebvre, Rhythmanalysis 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书中,他这样指出:

究竟什么是节奏?似乎是个人都会知道该词之义。但缘于每个人经验之不同,而答案各式各样:“节奏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但却并不意味着它是‘真知’之一部分。”*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190.对它的观察与规定是有巨大的差距的。因此,节奏分析的任务就是对它们进行区别和比较。节奏是一种重复,但并非任何一种重复均可称作节奏。节奏要求一种差异化的时间,一种质性的绵延。节奏是差异的,而不是机械的千篇一律。*Ibid., p.194.节奏是指社会时间实际作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节奏研究,乃是我们着手进行的日常生活研究的一部分。它是对日常生活研究某些方面的一种扩充。为了清楚地提出节奏问题,让我们再回到日常生活。对时间的切割、包括对时间的碎片化处理,这种现象好像是“科学的”描述,但却无情地牺牲掉了生活的丰富性。对日常生活的结构化研究、透明化描述,实则是让日常生活碎片化。

现代的日常生活被抽象的同质的量化的时间体制所支配,被钟表与手表的时间所操纵。这种时间在钟表发明以后逐渐地在西方获得了主导地位。也成了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最核心的技术统治力量。这种同质化的与非神圣化的时间,一旦它提供了一种测量工作时间的手段,便以获胜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有关钟表时间制度的发明,工厂制度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参见雅克·勒高夫:《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与文化》,高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从这样一种历史时刻开始,时间便成了日常生活时间,让每天生活的其他方面均从属于工作的空间化组织:睡眠与苏醒的时间,吃饭与私人生活时间,成人与孩子的关系,娱乐与悠闲,家庭关系等等。不过,日常生活还是被更大范围的生活节奏与宇宙的节奏所分割与充斥:白天与黑夜,每月与每季,以及依旧更加专门化的生理节奏。*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193.一方面是这样一些让人觉得腻味的、精疲力竭的与单调乏味的重复。与此同时的循环的轮回,则像一次事件或某次奇遇。

列斐伏尔认为节奏分析需要研究的理论“要素”或主要问题是:第一,当代日常生活日益趋向以时钟刻度为标准的抽象量化时间,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时间被高度标准化、同质化与碎片化了。第二,节奏分析不能仅仅以人的身体节奏为出发点,而且应当把整个自然界的多种节奏纳入其中。自然的最高的节奏(isorhythm)是一种和谐的和声(harmony)。第三,节奏分析应当包括一种生物钟学(chronobiology)。第四,音乐与舞蹈构成了节奏的核心要素。第五,节奏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对时间的调控,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的本质就是资本通过各种宏观与微观的权力机制而实现的对时间节奏、日常行为习惯的掌控。*参见Space, Difference, Everyday Life: Reading Henri Lefebvre, pp.150—152。这与后来福柯和阿甘本所说的“生命政治批判”已经是别无二致了。

列斐伏尔认为,节奏分析以如下的一系列假设为出发点:首先,日常时间可用两种方式测算,一方面是基本的循环节奏的保持,另一方面则是时钟所表示的量化的机械重复。其次,围绕时间与时间的使用存在着一场残酷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中有让人感觉到特别吃惊的网格化现象。所谓的自然节奏可以因为许多原因而被改变。诸如技术的、社会经济的,例如为了急剧增长的夜生活需要而不断削减传统的时间历法,周七、礼拜日、休息日被搞成了周末夜、发烧日。再次,被量化的时间从属于这个社会的非常广泛的法律。被碎片化、分割化的量化时间显然缺乏统一化与巨型化。像空间一样,时间也被分割成为一些点,被打成包、切成块:包括各种各样的支离破碎的旅游、各种各样的工作,娱乐休闲。这里不再“有”时间去做什么事情,而只有“做”某些事情的时间。这种时间碎片化过程俨然保留着一种森严的等级制,而工作依然很大程度上是事物的本质,尽管它被贬值,身心却没有了自己的节奏。*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191.

总之,列斐伏尔的基本结论是:我们要进行节奏分析就必须从自己的身体出发。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自己的身体,它是由许多个节奏所构成的。你生活周围的自然环境皆有其节奏。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内在的节奏,却不得不从属于大尺度的时空结构。但我们的耳朵、眼睛、手臂等等,决非仅仅是登记与记录的消极工具。正如普罗泰格拉与马克思所说的,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其物质与精神的存在实际上是“万物的尺度”*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163页。。我们的知识不仅与身体构造相关,而且整个世界自身提供给我们的自然、大地、天空,也与我们的结构相匹配。我们并不听命于康德式的先验认知范畴,我们的知识是由我们所掌握的工具与感官所调遣。*Henri Lefebvre, 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pp.197—198.这就充分说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节奏分析说到底仍然诉诸一种身体式反抗与革命,追求的是资本主义工业、商业、技术、节奏、统治之外的人人享有的特殊的、独立的生活、娱乐、休息权利,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地理节奏”、“城市节奏”、“街道节奏”与“身体节奏”。*参见Geographies of Rhythm: Nature, Place, Mobilities and Bodies, editied by Editied by Tim, Edensor: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UK, 2010。如果说在青年马克思笔下,人的本质即征服、利用自然而自我对象化的生产过程;那么对于列斐伏尔来说,人的本质则是人的日常生活节奏与自然的节奏的和谐一致。青年马克思仍然坚守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近代理性主体哲学的成见;而列斐伏尔则多少陶醉于个人的生存快乐巅峰(尼采—巴塔耶)和流连于天人合一式的“真空妙有”之中。马克思式“总体人”的解放期盼,早已被他偷梁换柱,变成尼采式的“超人”美学境界,即超越人与自然的僵硬对立的二元论认识论窠臼,而走向了挣脱一切理性羁绊的、“千江百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身体化空间实践境界。我们姑且不对列斐伏尔的此种辩证法说长论短,但必须承认他的这种追求,一方面反映了西方左派找不到革命出路的现实实践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辩证法批判精神所固有的韧性或无限可能性能量。

(责任编辑:肖志珂)

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B089.1

A

2095-0047(2016)06-0027-17

猜你喜欢
辩证法节奏身体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YOUNG·节奏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