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源“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学术思想探析

2016-02-03 05:53陈春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胞宫学术思想香附

陈春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甘文源“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学术思想探析

陈春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甘文源是甘肃省兰州市名老中医,出身于甘氏中医世家,在调经种子方面其“除旧生新”的学术思想尤有特色。他认为,女子胎孕主要关乎气血;种子之道在于胞宫新血盈足,子宫内膜生长完全。而子宫内膜生长的特点是新旧交替,中医称之为“旧血”和“新血”,“去旧”方能“生新”;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为“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大法。逐瘀血以暖胞宫为前提,暖胞宫以补气血为根本;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需按胞宫生理,分经期、经间期渐次施行。故还介绍了甘文源相关的常用方药和验案,其“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学术思想在甘氏中医世家渊源有自。

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学术思想;甘文源

甘文源是甘肃省兰州市名老中医,生于1932年,从医至今已64年。

甘文源出身于中医世家。其叔祖父甘定田(字子明)1862年生于甘肃皋兰,甘定田之父乃清末西北名将甘汝霖。甘定田自幼喜爱中医,以医为业,光绪年间由民众举荐,被清政府任聘为甘肃官医局局长。甘定田将医术传于其侄甘惠廷。甘惠廷(1900-1979)继承三叔家学,并从学于甘肃名医关自廉。27岁参加民国中医师考试合格,从医50年,曾任中央国医馆甘肃省分馆中医研究室主任、副馆长,并兼任皋兰同仁局医科主任,甘肃省第一届人大代表,被誉为“陇上名医”[1],2012年被省卫生厅评为“甘肃近代十大名中医”[2]。甘惠廷传人众多,其子甘文源是其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2012年甘肃省卫生厅文件认定“甘定田中医世家”[2]。

甘氏中医世家历时150余年,已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享有“甘氏一帖药”[1]之美誉。甘定田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验方,结合地域特点创制了适合西北地区的独特理、法、方、药,被誉为“西北方药第一人”[3]。甘惠廷善治伤寒、脾胃、妇科等疑难诸症,一生独创数十种特效医方,如治疗外感伤寒的“灵宝汤”、“三消汤”、“柴豉汤”、“苏防杏仁汤”,调经的“加味逍遥汤”、“加味少腹逐瘀汤”、“荆炭柴胡汤”、“柴胡桂枝鳖甲汤”,安胎的“苏梗归身汤”等。甘文源在此基础上,独创治疗妇科诸疾十九法、四十九方;治疗风湿疾病的七法、十六方;外感杂病七法、十二方;脾胃病十二法,三十六方;尤其是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七法、二十四方等。

甘氏中医世家妇科疗效卓著,甘文源有“送子观音”[3]之称。在调经种子方面,其“除旧生新”的学术思想尤有特色。

1 女子胎孕主要关乎气血

中医认为,女子受孕、胎育最主要关乎气血。《宋氏妇科秘书·求嗣门》言:“大抵妇人无子,多因气血俱虚,不能摄养精气故也。”《产鉴·妊娠》:“经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乃血气调和,阳施阴化。”《沈氏女科辑要·求子》:“沈尧封曰:求子全赖气血充足,虚衰即无子。”

2 种子之道在于胞宫新血盈足,“去旧生新”

甘文源认为,女子胎育之气血盈亏,其生理改变是全身性的,但可以子宫内膜生长的充分与否为代表。子宫内膜生长完全,生机充盈,受精卵方能顺利着床、孕育,珠胎结成,胎元得荫。子宫内膜生长的特点是新旧交替如月之盈亏,中医称之为“旧血”和“新血”。《血证论·男女异同论》:经血者,“夫新生旧除,天地自然之理,故月有盈亏,海有朝汐,女子之血,除旧生新,是满则溢,盈必亏之道。”旧血去之宜净,新血生之方足。气血充盈则胞宫温暖,旧血易去,新血易生。所以,种子之道在于使新血盈足,子宫内膜生长充分,而新血之盈足又离不开旧血去净,故种子必先调经。《宋氏妇科秘书·求嗣门》:“妇人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莫先调经。”

3 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为调经种子大法

甘文源指出,凡女子月经不调、痛经,虽有因外邪、七情、痰湿、肾虚等不同,但总归于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胞宫不温,“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胞宫不温则血液凝滞,旧血难以去净。气血不足,加之旧血未净,因而新血也难以生足。所以调经大法在于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逐瘀血以暖胞宫为前提,暖胞宫以补气血为根本,除旧才能生新。《血证论·男女异同论》:“又曰: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机。凡为医者,皆知破血通经矣……抑思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观月信之去旧生新,可以知之。即疮科治溃,亦必先化腐而后生肌,腐肉不化,则新血亦断无生理。且如有脓管者,必烂开腐肉,取去脓管而后止。”“胞宫瘀血,脉络闭阻,积血不去,新血不生,孕育无源”[4]。

4 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须按生理渐次施行

甘文源强调补气血、暖子宫、逐瘀血三法的运用,必须按照胞宫新、旧代谢的生理渐次施行,这对除旧生新又至关紧要。往往医家调经多在经期或经前用药,诸法并施,攻补兼用。但经期以去旧血为要,若杂有补气血之法,则旧血不易去净。经间期以生新血为主,若兼有去瘀血之念,则新血滋生受阻。总之,生杀失序,左支右绌。

故甘文源调经种子,经期往往用少腹逐瘀汤,其目的在于温宫化瘀,以尽逐旧血。若瘀血顽固实为宫寒较深,则改用温经汤,温宫逐寒,径除瘀血之本。经间期则用人参养荣丸补气血、生新血。并佐以逍遥丸调达肝气,既利气血新生,又防瘀血生于渐。在月经干净后3 d,则以逍遥散加温药起善后和过渡作用。这样经过几个周期,子宫内膜得到充分更新,胞宫新血长足往往能够怀孕。

甘氏基本方:少腹逐瘀汤组成:小茴香3 g,炒干姜3 g,元胡9 g,没药9 g,当归9 g,川芎4 g,官桂3 g,赤芍6 g,生蒲黄9 g,炒灵脂6 g。甘文源解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取《金匮要略》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合成少腹逐瘀汤。方中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元胡、没药利气散瘀、消肿定痛;蒲黄、灵脂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其中蒲黄生用重在活血祛瘀;灵脂用炒,重在止痛而不损胃气;当归、川芎乃阴中之阳药,血中之气药,配合赤芍用以活血行气、散滞调经,全方能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王清任认为“本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并歌为“种子安胎第一方”。温经汤组成:当归10 g,炒白芍10 g,丹皮10 g,川芎6 g,党参15 g,茯苓10 g,姜半夏10 g,阿胶10 g,麦冬10 g,肉桂3~6 g,吴茱萸3~6 g,干姜3~6 g。人参养荣丸组成:人参、土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炙黄芪、陈皮、炙远志、肉桂、五味子(酒蒸),辅料为蜂蜜(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378)。逍遥丸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辅料为蜂蜜(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385)。月经干净后3 d所用逍遥散加温药:柴胡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3 g,薄荷10 g,加肉桂3 g、紫石英10 g。甘文源用上述大法治疗不孕疗效卓著,因此获“送子观音”美誉[3]。

5 典型病案

案1:张某某,女,27岁,兰州市某厂工人,1985年1月21日初诊:月经来前和行经期间少腹胀痛,腹胀硬拒按,血色紫黑有块,行经量少,淋漓不畅。面色苍黑,胸胁作胀,脉象沉而涩,舌苔紫黯。诊断痛经,证属气滞血瘀,治宜调气活血、行瘀止痛。方以少腹逐瘀汤加味:羌活10 g,当归10 g,赤芍10 g,川芎6 g,炒灵脂10 g,生蒲黄10 g,元胡10 g,炙香附10 g,没药10 g,干姜3 g,炙小茴香3 g,官桂3 g,桃仁10 g,枳壳10 g,滑石10 g,石苇10 g,红花10 g,甘草3 g,3剂水煎服。连服3剂后诸症减轻。经后以逍遥散加熟地10 g、丹参10 g、肉桂3 g、紫石英10 g、香附 10 g、酒芩6 g,连服3剂后,诸症减轻。继服人参养荣丸和逍遥丸,等至下月经来仍以上法加减治疗,连治5个月后诸症消失,继而怀孕。

按:甘文源释本案少腹逐瘀汤加味,羌活为经期感冒而设,如无感冒可为镇痛剂,用于痛经、周身关节痛;香附为止痛、行气、健胃、开郁药味,用于精神郁结所致之行经不调、经痛、经闭等症;滑石、石苇均为清热利尿消炎剂,恐此方燥热以佐之,或妇女有炎症配合调经消炎。月经干净后3 d,在逍遥散加温药的基础上,用熟地、丹参、香附稍加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之力;酒芩仍起反佐、消炎之用。

案2:刘某某,女,27岁,敦煌县某公社医生,婚后3年未孕,经多方治疗效不显著来兰就诊。1973年3月10日初诊:经期错后,月经来前少腹冰冷刺痛,行经痛甚,喜热按,经色淡红,量少有血块。面色惨淡,畏寒厥冷,神疲,不思饮食,口不渴,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象沉迟而紧,舌苔白腻而嫩。诊断痛经,证属寒湿凝滞血瘀,治宜温经活血、散寒利湿、温通血脉。方以温经汤加减:当归10 g,川芎6 g,赤芍6 g,党参10 g,肉桂6 g,丹皮6 g,阿胶10 g,姜半夏10 g,茯苓10 g,元胡10 g,香附10 g,炒吴萸6 g,干姜6 g,麦冬10 g,红花10 g,炙甘草3 g,3剂水煎服。连服3剂后各症减轻,经后服人参养荣汤加紫石英10 g、丹参10 g、香附10 g,3剂后继服人参养荣丸和逍遥丸。照此法加减连治4月余痛经治愈,继而怀孕,又服保胎药2个月后,返回原地。

按:本例寒重瘀重,故用温经汤温宫逐寒,径除瘀血之本。并加元胡、香附、红花,白芍改赤芍加强行气活血之力。暖胞宫以补气血为根本,本例寒重实因气血虚甚,故月经干净后3 d改逍遥散为人参养荣汤,加香附、丹参仍是加强行气活血力量之意。

6 结语

甘文源“除旧生新”调经种子的学术思想在甘氏中医世家渊源有自。《甘肃中医》载20世纪30年代,甘惠廷曾治永登陈某之妻,婚后20余载未孕,久治无效。甘惠廷诊为“气血瘀阻”,经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调治,平时服人参养荣丸合逍遥丸,1年后受孕顺产[5]。甘氏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陈春宇临证试用此法,获得佳效。

[1]杨重琦.陇上名医甘惠廷[N].兰州晚报,1999-10-07.

[2]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卫生厅文件.甘卫中函[2012]126号[Z]:2012-03-12.

[3]方溪.五代相传悬壶百年甘氏中医谱写杏林传奇[N].兰州鑫报,2011-11-21.

[4]祝石,贲月荣.中医治疗不孕症335例临床报告[J].吉林中医药,1988(1):8-9.

[5]甘文源,魏彦珍.甘氏一帖效如神平民医生传美名—名老中医甘惠廷传略[J].甘肃中医,1991,1(4):12-13.

R271.14

:A

:1006-3250(2016)07-0990-02

2016-02-09

猜你喜欢
胞宫学术思想香附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