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宫

  • 胞宫源流考
    210028)“胞宫”一词,历经数千年而沿用至今。随着历代医家对“胞宫”的深入研究,相关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呈现一定的变化。从文献着手,通过对有关“胞宫”的条文进行逐条梳理,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握其名、其用、其病,并对其传承、发展和创新理论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明确“胞宫”相关概念的内涵,完善和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参考。1 考胞宫之名历代医家对胞宫之名有不同的认识,涉及名称繁多,又名女子胞、胞、子处、子藏、子宫、子脏、血室、胞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2024-01-21

  • 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补脾养宫辨治薄型子宫内膜的经验
    内膜属于奇恒之府胞宫范畴,根据临床证候,TE 属于“不孕”“月经过少”“滑胎”等范畴。 外邪直损胞宫,或五脏与奇经八脉的异常,均可能影响胞宫功能[12]。医家临证论治,常将TE 分为肾虚血瘀、脾肾两虚、肝郁气滞等证型[13]。研究表明,淫羊藿[14]、菟丝子[15]等单味中药及复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能通过分子靶点等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 针灸[16]、保留灌肠[17]等辅助治疗手段均能一定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2 胞宫与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女子胞宫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2024-01-17

  • 丛慧芳基于“肝为心肾相交之媒”应用调肝法治疗心因性不孕症思路总结
    畅。2 心肾交于胞宫,以助胎孕“胞宫”为女子胎孕之所,与心、肾具有直接的经脉联系。《素问·评热病论》云:“胞脉者,属于心而络于胞中”,《素问·奇病论》曰:“胞络者,系于肾”,可见胞宫处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下连于肾。女子之经、孕莫不以精、血为用,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气盛则天癸至,而心主一身之血脉,肾中元阳鼓动于心,在心阳的推动下,经通脉畅,冲任二脉广聚脏腑之气血达于胞宫之地,胞宫方俱行经、胎孕之能,心肾相交则精血互滋互生,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过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2023-12-20

  • 调经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体会 *
    之邪,伏于冲任、胞宫。未行经期间,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邪气尚不足以引起冲任、胞宫气血瘀滞,故平时不发疼痛;经期前后,冲任、胞宫气血变化急剧,血海由满盈转泄溢,气血由盛实转骤虚,引动风冷寒湿之邪,与气血相搏结,导致冲任、胞宫气血壅滞不畅,经血下泄受阻,“不通则痛”,发为痛经。胡晓华教授就认为原发性痛经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不可分,经行前后,冲任、胞宫气血变化急剧,女性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脏腑气血运行失调,血脉运行不畅,不通则痛[4]。周湘钟老师提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期2023-11-25

  • HR-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颈病变病位占比为胞宫(76.78%),其次为肝(75.19%)、肾(42.52%)、脾(25.45%)、心(21.00%),且随病情程度加重,LSIL 和HSIL 阶段胞宫、肝、肾、脾发生率均高于HPV 感染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胞宫为病(8.48%)和单纯脏腑为病(15.27%)的发生率远低于胞宫合并脏腑为病(66.91%),胞宫合并脏腑为病的发生率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病核心病位在胞

    天津中医药 2023年10期2023-10-24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调理肝肾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
    之使也。”五脏与胞宫冲任荣辱相系,祸福相依:肝肾气血充沛有度,天癸旺盛,冲任通畅,阴血聚于胞宫,方能经孕有时,反之则经孕失常。2 “阳化气,阴成形”与排卵胞宫,谓奇恒之府,其生理特点较为独特,既有阳脏“藏而不泄”的特点,亦有阴腑“泻而不藏”之特性。《类经附翼评注》言:“男精女血,皆存乎此,而子由是生。”[5]胞宫是女子特有的生殖器官,是男女二精结合后,形成胎元之所。“气归精,精归化”精气互生互化,中医学认为卵子由肾精所化,且肾精化生天癸,充养胞宫冲任,肝肾

    西部中医药 2023年2期2023-03-22

  • 基于肝调控女性生殖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经验
    滞血瘀痰凝为标,胞宫胞络阻滞引起。1 肝调控女性生殖肝与女性生殖的关系,早在《素问·腹中论》中就有记载:“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大脱血伤及肝血,加之房事不节复伤肾精,最终导致月经过少,乃至闭经。后世医家亦十分重视肝对女性生殖的重要性,刘完素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叶天士提出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论点。1.1 肝主藏血 脏腑所化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6期2023-01-10

  • 奚嘉效方治验 ——助孕益膜汤
    可峻补精血,以养胞宫,促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山萸肉养肝涩精,肉苁蓉平补阴阳,共为臣;丹参、制香附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使补而不滞,推陈致新为佐;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养血益精之功。加 减:月经量少色淡者加制首乌、枸杞子;心烦寐差者加黄连、合欢皮;腰膝酸软乏力者加桑寄生、菟丝子;纳呆脘闷者加煨木香、广陈皮。2 验案举隅李某,女,34岁。初诊日期:2018年7月2日。主诉:人工流产后3年未孕。患者3年前怀孕40 d行药物流产,出血较多,失败后

    江苏中医药 2022年8期2023-01-06

  • 循时调周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理论指导下,应用循时调周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文章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提供指导。1 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高催乳素血症引发患者月经紊乱甚则闭经不孕,属于中医学“月经病”范畴。中医认为月经病的病因在于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部分患者可因体质虚弱引发月经失调,其发病原因不外乎虚实两端,实者多为邪气阻隔,冲任受损,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虚者多因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空虚,无血而下所致[7]。因此,月经病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3期2022-12-06

  • 从少阳论治宫内妊娠组织残留初探
    、产创损伤冲任、胞宫胞宫正开而胞衣残留,余血未尽,产后胞宫、胞脉空虚,感受风寒邪毒,风寒邪毒与血相结,瘀阻冲任、胞宫”是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基本病机。《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诸候下》亦云:“堕胎初下,妇人力羸,不能更用气产胞,便遇冷,冷则血涩,故胞衣不出也。”[7]药物、金刃、产创损伤冲任、胞宫胞宫正开而胞衣残留,余血未尽,产后感受寒邪,寒凝血瘀阻滞冲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故恶露不止,甚至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心烦不安,神昏口噤。若产后摄生不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7期2022-11-23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子宫结合带异常与宫腔粘连的联系*
    不足,冲任虚损,胞宫复受金刃损伤致其发病。金刃直损胞宫,胞脉、胞络断伤,肾、心无以灌输精血以养胞宫,任脉不主,则胞宫无法正常完成行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功能。《素问·调经论篇》言:“病在血,调之络”,故IUA及JZ异常的治疗应从理络、和络入手,方可达调经、种子、育胎之功。1 从络病辨宫腔粘连与子宫结合带1.1 关于络脉与络病学说 人体五脏六腑由周行全身的经络构成网络维系。经脉”是气血在各脏腑间流行的主干道;“络脉”则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的细小分支,是气血精津液

    中医药导报 2022年9期2022-11-19

  • 张大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
    患者痰瘀阻滞冲任胞宫,病久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伤及肾肝脾,反之,脏腑功能失调可使冲任胞宫阻滞、胞宫失养而致不孕。1.1 内异症不孕多由痰瘀互结内异症患者多由经期产后,或感受湿热邪气,与血搏结所致血瘀;或恚怒伤肝,气逆而使离经之血留滞体内;或忧思伤脾、或积劳积弱,气虚而气不行血所致血瘀,进而致使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根据朱丹溪“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理论可知,内异症结块为有形之津血的病理产物,津血同源互生,津不散成痰,血受阻为瘀,故痰浊与瘀血可相

    中医学报 2022年6期2022-11-15

  • 基于温肾助阳、暖宫温胞改善卵巢功能异常的机制分析
    肾-冲任-天癸-胞宫”为女性生殖轴,与HPG 轴相对应,卵巢归属胞宫。肾主生殖,主藏精,为冲任之本,天癸之源,通过胞脉与胞宫连通。肾精是卵泡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肾气是卵泡生长成熟的原动力,肾气盛则天癸至,任通冲盛,胞宫得养;气血生化运行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前提,肝藏血,主疏泄,脾生气,统血,肺运气,朝百脉,心主血脉,因而肝、脾、肺、心跟气血生化息息相关,肝、脾、肺、心的健康会影响到胞宫卵巢的健康。因而肾气血阴阳不足,肝失疏泄,脾胃虚弱,心肾失交,血瘀,气滞

    医学信息 2022年11期2022-06-10

  • 月经少、痛经严重就是宫寒?
    寒气”。宫寒多指胞宫受寒 “宫”可指西医学的“子宫”,也可指中医学的“胞宫”,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而宫寒的“宫”理解为“胞宫”能更好地理解宫寒的含义和所指的疾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张颖介绍,中医八纲辨证,有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寒”是辨证中的一种,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既包括受到外寒侵袭,如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这种寒多为“实寒”,还包括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5期2022-05-31

  • 蔡连香教授运用胞宫藏泻理论治疗崩漏经验
    浅。现将蔡老运用胞宫藏泻理论治疗崩漏的经验介绍如下,与诸同道分享。1 “胞宫藏泻”理论胞宫,即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其周期性的“藏” (增厚、蓄积) “泻”(剥脱、排泄)交替,各依其时,维持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在非经期、妊娠期,胞宫发挥藏的功能,逐渐蓄积收藏阴精、血气等精微物质,即“ 藏精气而不泻”,故表现在内膜逐渐增厚、致密;如未受孕,则去旧生新,血海由满而溢成为月经。行经期、分娩时,胞宫则发挥泻的功能,表现为子宫内膜的剥脱,月经来潮。藏泻有别,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4-07

  • 基于“枢轴运动”探析“脾-肝-冲任-胞宫月经轴”
    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但没有讲明关键的作用环节[2]。20 世纪80 年代初,老中医罗元凯教授系统地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主轴,杨家林教授进一步明确“肾-天癸-冲任-胞宫”是月经产生的主轴,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是月经产生的基础[3-5]。此理论受到现代中医妇产科医家的尊崇,数十年来已得到理论、临床及科研的学术认证[6-7]。月经的产生有赖于肾气盛,天癸至,冲任通盛,胞宫藏泻有常。目前有关女子月经生殖轴理论还有国医大师夏桂

    新医学 2022年12期2022-02-28

  • 基于内经“阴阳和,故能有子”理论初探不孕症的诊治
    病,天癸、冲任、胞宫气血失调,胞脉、胞宫受损可致不孕[2]。“阴阳和,故能有子”,即夫妻双方在“阴阳和”的生理状态下,能正常繁衍后代,调和阴阳是治疗不孕症的关键[3]。1 阴阳失和可致不孕《黄帝内经》中详细阐述了孕育与阴阳的关系:“女子七岁,肾气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肾内阴阳精气的盛衰,决定了生殖机能的成熟与衰退,女子二七之年,肾气充盛、天癸充实,作用于任脉,使其所司之精、血、津、液充沛,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满溢成为月经,又经督脉和带脉的调节,经

    福建中医药 2021年5期2021-12-02

  •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
    。笔者结合中医对胞宫、胞脉、胞络的认识及疾病的病机特点,探讨将络病理论运用到薄型子宫内膜治疗中的可行性,提出应用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该病,以期提高临床疗效。1 络病学说的发展络病学说是中医学体系中重要的内容。其发展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黄帝内经》;二是《伤寒杂病论》;三是《临症指南医案》。《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络”概念,系统地创立了经络学说。《灵枢·脉度》[5]中提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指出经脉是气血津液运行的主干,而络脉则是经脉的分

    中医学报 2021年5期2021-04-17

  • 张晓云辨治不孕经验探析
    阳虚,温煦无力,胞宫冷寒,则不能促使胎元生发,同样可致不孕,如《辨证录》所言:“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胞胎寒冷,何能受孕哉!”《冯氏锦囊秘录》亦云:“且脏性所禀之寒热不同,有脏寒不孕。”《竹林女科证治》也有“妇人脏寒不孕”的说法。可见素体阳虚宫寒或他脏虚寒累及胞宫,则不易受孕。阳虚宫寒病因多由素体阳虚,或天寒之时失于防护,日久导致阳气耗散;或遇寒涉水之时恰逢月事来临致寒邪客于胞宫;亦有他脏病变进而累及胞宫者,如贪凉饮冷而损伤中阳,日久及

    江苏中医药 2021年1期2021-03-28

  • 胞宫胞脉胞络理论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探析
    3]e4。中医有胞宫、胞脉、胞络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胞宫胞脉胞络理论体系,并且它们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亦无系统探讨。本文通过文献挖掘探讨胞宫、胞脉、胞络的形态功能及生理病理机制,探索胞宫胞脉胞络理论指导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诊治。1 胞宫、胞脉、胞络1.1 胞宫、胞脉、胞络溯源 “胞宫”一词最早记载见于北宋朱肱撰《类证活人书》:“热入胞宫,寒热如疟。”[4]子处和女子胞均为胞宫之别称。“子处”首见于《灵枢·五色》。“女子胞”首见于《素问·五脏别论》,

    吉林中医药 2021年7期2021-03-27

  • 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古代病名探究中医病因病机
    。”女子天癸藏于胞宫,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相互交通。督脉主要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历代医家也认为精冷不孕与督脉相关。任主胞胎、冲脉为一身气血之要冲,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娠需要依靠任冲二脉的调节。胡敏等[2]指出冲任停滞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导致不孕。而引起冲任失调的原因包括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脾胃失养。《济生集》中记载:“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在男子则化为精,妇人则化为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若内伤脾胃,健运失职,饮食减少,血无以生,则经必不调。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5

  • 浅谈徐晓娟教授运用补肾化痰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这一概念自罗元恺、杨家林二位教授提出以来,临床应用补肾调冲任法治疗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4-6],推动了现代中医妇科学的进步。PCOS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常见内分泌疾病,有研究认为其月经稀发、不孕等表现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相关[7-8],徐教授根据其肾虚痰湿的证候学特征多采用补肾化痰法治疗。徐晓娟教授师从杨家林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补肾化痰法与杨教授女性生殖轴相关理念结合,在治疗肥胖型PCO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3-25

  • 尤昭玲“带粘速孕”新理念及临床经验
    并不理想[6]。胞宫为奇恒之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既可藏又可泄。经前期胞宫满溢,经期行经宜泄,经后胞宫空虚,宜补宜藏,藏泄相宜,则经调子种。宫腔粘连由于胞宫受机械因素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致胞宫虚损、气机受阻,御邪不能,外邪乘虚而入,血行不畅,蕴阻于胞宫,不通则痛,则致痛经;胞宫气机不畅,邪气交阻,胞宫藏之不能,经血排泄不畅,孕卵着床受阻,则致月经量少、不孕。中医病机主要为胞宫虚损、邪气交阻,病位在胞宫,病性属虚实夹杂,当虚实同治,攻补兼施,据女性月经周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3期2021-01-09

  • 清代医家傅青主治不孕十法
    乏后天气血精微,胞宫就得不到精血津液的灌溉滋养。想要胞宫有温润之气养育胚胎,必然无法实现。即使成功受胎,带脉无力固护胞宫,也必会殒堕。此乃因脾胃虚寒而无法孕育胎儿。治疗当急补脾胃之气。但脾之母源于命门之火,胃之母源在心之包络,欲温补脾胃,必须补益肾心二经之火。母旺子就不会虚弱,母热子必然不会寒凉,这是子病治母的奥义。方用温土毓麟汤:巴戟、覆盆子、白术、怀山药、人参、神曲。5 滋补气血、益肾宽带法此法适用于自觉小腹有紧迫之感,挛缩而不舒张,长时间未能生育之妇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12-27

  • 穴位埋线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观察
    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告知患者经期要注意保暖,切勿受凉,适当休息,不要过度疲劳;调节情绪,平素忌贪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任脉循行于人体的前面正中线,起于胞宫,与妇人生理功能密切联系,关元属任脉,冲脉所起之处,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可行气活血,通阳散寒,化瘀止痛,且位于小腹,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三阴交为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期2020-12-25

  •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紊乱所致[1]。该病在育龄妇女中约占5~10%,且大多存在情志障碍[2],目前大多是对症治疗[3-4],临床疗效不能持久,病情反复。而中医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名,依据症状其主要归属于“不孕症”、“闭经”、“月经后期”等范畴,治疗多从通调“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入手。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玄府阻滞参与了PCOS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调控,并且情志因素常作为诱因参与PCOS的形成。故本文试基于玄府理论以“畅情开玄通轴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0期2020-12-23

  • 石学慧教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临证经验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正常,妇人的月经及生殖功能才能正常。冲任二脉均起于胞宫,与女子的生殖系统直接相关,又与全身经脉相通,可对全身产生影响;当肾功能异常时,化生异常,则冲任二脉气血不足,胞宫失于濡养,月事不行,难以孕育。金匮要略曾言:“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认为女性体质多为阴寒,内寒致血脉凝滞,经脉不通,因此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临床常见。肾主生殖,“经本于肾”,房繄恭教授[4]和丛慧芳教授[5]都认为卵巢与肾密切相关。肾精可化为肾气,其中肾阴具有滋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2期2020-02-16

  • 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经验
    有度,适时满盈,胞宫得以濡养,更易摄精容物。反之,若肾气亏虚,天癸枯竭,则胞宫失于濡养,造成子宫内膜菲薄,难以受孕。《傅青主女科》中记载 “夫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3],又云“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皆有子之道”,并提出“经本于肾” “经水出诸肾”,说明肾之精血充足、滋养胞宫是子宫内膜增殖的物质基础。傅山[3]亦云:“夫寒冰之地,不能长草木,……今胞宫即寒,何能受孕? ”由此可见,肾阳虚损,真火衰竭,导致胞宫虚寒,内膜如天寒地冻中贫瘠之土

    环球中医药 2020年9期2020-01-11

  • 从生殖轴“肝肾-天癸-冲任-胞宫”论治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浅谈LUFS发生机制,重视经后期及经间期气血阴阳变化,辨证论治此病。1 LUFS发生的病因病机LUFS在中医学上无对应病名,可归属于“不孕”“全不产”“断绪”等范畴[2]。《证治准绳·求子·知时》曰:“一月止有一日,一日止有一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此时顺而施之则成胎矣”,这是古代中医对排卵的认识。此时,精血充足,天癸充盛,冲任气血旺盛,达到重阴状态,重阴必阳,气血氤氲,精卵欲排,为孕育之“的候”时,又称“真机期

    中医药学报 2020年11期2020-01-11

  • 暖宫才是最好的美容方
    从温暖下元開始。胞宫温暖,肌肤光洁本刊记者:那该如何调理呢?【武国忠】中医通常会用回阳的方法来治疗,如艾附暖宫丸配血府逐淤汤合用,会起到温暖胞宫、活血化淤的作用。除了用药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养:体质偏寒的女性,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腹部、膝盖、肩背都是容易进入寒气的部位。天生怕冷的女性朋友,可以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情绪不好或感觉寒凉的时候,喝一些玫瑰花茶、月季花茶,舒肝解郁,调经养血。此外,时下很多女孩子爱喝凉茶,美其名曰祛火、祛痘,从医生的角度来讲,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9期2019-10-21

  • 用“保宫散”防治奶牛不孕症的体会
    返情的)。 由于胞宫疾病, 破坏了正常的子宫环境,卵、胚、 胎三个阶段难以得到正常发育。 因此., 提高奶牛受胎的关键, 就在于防治胞宫疾病。2 胞宫疾病的防治原则胞宫的功能是孕育胎儿, 是属既藏又泻的奇恒之腑,防治胞宫疾病, 就得有补和泻的防治方法, 如产后有防, 就无寒热损宫, 亏虚有补.就能孕育胎儿,蓄积有泻, 就化淤生新, 这是胞宫疾病的防治原则。由于胞宫是奶牛全身各脏腑器管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胞宫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全身,其他脏腑的疾病也可以影响到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1-06

  • 中药治疗黄牛发情周期紊乱不孕症
    ,发情周期延长,胞宫不能受精受孕。1.2 肾气不足型不孕饲养管理不善,过度劳役,母畜长时间带犊哺乳,或发情1-2次的初配母畜,因肾气虚损或不足,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冲任空虚,发情周期延长,胞宫不能受精受孕。1.3 血瘀型不孕长期舍饲,光照和运动不足或长期发情不配,致使胞宫气滞血凝,形成肿块,发情周期缩短,胞宫不能受精受孕。1.4 肥胖型不孕饲养管理精细,母畜运动量不足,痰湿内生,冲任不畅,脂肪阻塞胞宫,发情周期错乱,胞宫不能受精受孕。1.5 宫寒型不孕母畜久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6

  • 髓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
    子胞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处,位于小腹正中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与阴道相连,呈倒置的梨形,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1.主持月经:月经,又称月信、月事、月水。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健康的女子,到了14岁,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子宫发生周期性变化,约1月左右周期性排血一次。月经开始来潮,直到49岁为止。在月经周期还要排卵一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气血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月经的

    乐活老年 2018年8期2018-11-26

  • 臀部是个重要的养生区
    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可能处于一定的“亚健康”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八髎穴来改善身体内部环境。通过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可以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另外,督脉起于胞宫,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这些大脉来支配。八髎穴是支配盆腔内脏器的神经血管汇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因此,务必保证这些穴位畅达无阻。运用中医智慧调理身体,应内外兼修,建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3期2018-04-06

  • 王刘英补肾活血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经验
    ,气血满盈,此时胞宫表现出容纳能力,为孕育做好准备,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着床窗口期”开放类似。《傅青主女科》一书中将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内容阐述的最为深刻而广泛。如种子篇身瘦不孕中提出了“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的论点。“女子以肾为本,以血为用”、“上应太阴,下应海潮。”《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故肾是封藏生殖之精的脏腑,自然而然主宰生殖活动。《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肾与胞宫相系,胞宫是受孕育胎的器官。孕后,肾气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7期2018-03-19

  • 基于生殖脏象理论探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
    肾、天癸、冲任、胞宫是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物质,在生殖功能中各司其职、相互协同。“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管生殖活动的全过程,“天癸”是生殖活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联系和调节脏腑的通道;前三者产生的生殖活动最终具体反应表现在“胞宫”。这是对生殖脏象理论的初步探析[6]。2 PCOS诊断标准1990 年NIH诊断标准[7],包括:(1)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2)慢性无排卵;(3)除外高泌乳素血症和甲状腺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其他内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7期2018-03-18

  • 从滞论治带下病
    满实,冲任通盛,胞宫得养,生殖机能健运无差。肾为生带之本,带下的多少直接反映肾中精气的充盈与否。“夫精者,身之本也”,肾精亏衰,不能充天癸以濡养阴窍出现带下量少。造成肾精亏衰的原因常为禀赋不足、年老体衰、房劳多产、金刃挫伤等,这些与西医学的席汉氏综合征、绝经综合征、卵巢早衰、相关手术等引起阴道分泌物的减少相类似[1]。张景岳提出“带、淋总由命门不固”,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不足,则津液布散无力,带脉失约,津液流注于下焦则凝聚为白

    新中医 2018年11期2018-02-14

  • 赵珂内外合治改善薄型子宫内膜致不孕经验介绍
    、肾气是否充盛,胞宫冲任气血是否充盈的因果关系,认为治疗该病应补肾、疏肝、调补冲任气血。古云:“保命之法,艾灼第一。”灸法依靠艾叶辛香走窜之性和甘温补益及燃烧时的温热刺激发挥扶正补气、固阳益阴的作用,以温蕴补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法,故此赵主任临床常运用温灸法结合补肾调轴方治疗该病,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薄型子宫内膜的生理病理特点可能与子宫内膜的高血流量抵抗有关,其增长既需要激素的刺激也需要子宫血液的供给[2]。赵主任从中医学角度认为该病病因以肾虚为根

    新中医 2018年10期2018-02-13

  •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月经来潮与肾和胞宫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月经正常来潮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密切相关,是脏腑、经络、气血协调作用在胞宫生理现象的共同体现[6]。《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内经》又言:“肾气盛,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均说明月经的来潮与“天癸”关系密切,而天癸是促进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血证论》曰:“故行经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01-23

  • 基于本虚标实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病机与治法
    因病机本病病位在胞宫,是由产后气血亏虚,外邪侵袭,内外因引起气血运行不畅,胞宫活动力减弱而发病,病性虚寒。2.1 气血亏虚为本 多虚多瘀是母畜产后生理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产后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孕期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或劳役过度,体质瘦弱,元气受损,气虚则无力运血,血不行则成瘀。其次,分娩之时耗伤气血,致使气血俱虚;气血虚,阳气失于温运可致虚寒;寒则血凝,血液运行不畅,致使胞宫活动力减弱,胎衣不能排出体外。2.2 寒邪入侵为标产后百脉空虚,加之产犊时条件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8期2018-01-20

  • 中药治疗药流后宫腔残留1例
    于气虚引发,以致胞宫无力收缩淤血阻滞于胞宫,气血运行阻滞引发胞宫难于复旧[2],瘀不化则新血不生,离经之血不去,则血出不止,新血不生则虚难复原。因此,治疗当以化瘀为主,佐以行气通利之品引瘀下行,瘀化则血止[3],以达到胞宫血气畅通、胞宫复旧的目的。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活血,党参、黄芪补气,益母草、马齿苋促进子宫收缩,天花粉、连翘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瘀、下胎功效,故能促进宫内残留物排出,减少出血。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对子宫有双向性作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期2017-04-04

  • 宫腔粘连中医研究进展
    作导致瘀血内停于胞宫、胞脉,使得瘀血阻滞,气机不利而表现为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以及不孕等[6-10]。如熊娟[7]认为宫腔粘连是由于各种宫腔操作使瘀血阻于胞宫所致,属于气滞血瘀。丁吉丽[8]认为本病病机为瘀阻胞宫,气机不利,不通则痛,临床上以实证居多,可见痛经、闭经等表现。因宫腔手术操作损伤胞宫、胞脉,引发感染,邪热郁结于内,以致阻碍气机,瘀热互结,血瘀气滞。王成荣认为冲任瘀阻是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的主要病机。胞宫、胞脉处于人体下焦,冲任督带通过经脉同五脏六腑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4-05

  • 卵巢早衰的中医病因病机探究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因虚、积冷、结气”、“女子以肝为先天”、“肥人多湿,瘦人多火”四个方面探究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卵巢早衰是已建立规律月经周期的妇女,在40岁以前因卵巢储备能力下降而出现月经量少、月经后期渐至闭经和生殖器官萎缩,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阴道干涩、易怒、失眠及性欲低下等类似于经断前后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在中医学中并未明确提出卵巢早衰的病名,在《素问》中记:“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5期2016-01-31

  • 奶牛子宫弛缓中药疗法
    邪内侵,秽浊客于胞宫或淤血停滞胞宫引起。多因饲养管理不善,饥饱不均,久卧湿地,湿困脾胃,导致脾肾虚寒,中气下陷。中气虚则脾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于胞宫。或难产之后,气血亏虚。又因脾肾气虚必致阳虚,肾阳虚则不能温经暖宫,水湿注入宫中,宫失温煦酿成寒湿,导致胞宫失于摄养而弛缓不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家畜的气血来源全赖于脾肾吸收水草之精微化生。脾阳赖于肾阳的温煦,肾阳不足则脾阳亦虚,脾运不健,自然不能益气,中气虚脾运不健,水草自减,气血因之化源不足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1-29

  • 肝郁脾虚型月经失调验案1例
    肾、天癸、冲任、胞宫互相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胞宫定期藏泻的结果。肾为主导,天癸为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阴精与动力,冲任汇集脏腑气血下达于胞宫胞宫藏泻有期则月经按时来潮。肝、脾、心、肺在月经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肝藏血,主疏泄,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所伤往往影响肝经,导致肝气郁结而发生月经异常。脾气主升,具有统血功能,使血液循脉道而行,并维持子宫、胞脉的正常功能;脾胃化生气血,一方面充养肾精,另一方面又通过经络输注于胞宫,所以脾气亏虚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4期2016-01-29

  • 慢性盆腔炎中医病位证素分布研究
    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胞宫98例、脾82例、肝42例、肾25例,其病位证素的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慢性盆腔炎;中医;病位证素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其中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在育龄妇女中普遍存在,更可能发生严重后遗症如输卵管因素不孕和异位妊娠,极大地影响妇女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本病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辨证准确率不高,一致性较差,可重复性较低等一系

    新中医 2015年9期2015-10-15

  • 热天女性更易“宫寒” 四招帮您调理
    。“宫寒”就是“胞宫寒冷”,指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中医所说的“胞宫”与西医所指的子宫不同,它的范围更大,包括子宫、卵巢等多个器官。宫寒的表现多样,包括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等。严重的宫寒可造成不孕、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等。造成宫寒的原因较多。有些人天生体质较寒,经常四肢冰冷、脸色苍白、爱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

    中老年健康 2015年8期2015-05-30

  • 关于月经病气血辨证的探讨
    “主体气血”和“胞宫气血”两部分,“胞宫气血”由“主体气血”转化而成,天癸促使“主体气血”向“胞宫气血”转化。“胞宫气血”异常变化是月经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治疗月经病,应注重“胞宫”之微观辨证。月经疾病 中医病机 气血辨证气血辨证在诊治妇女月经疾病中极为常用,但笔者认为其概念较为含糊、缺乏精准。如对于一个身体健壮妇女出现月经后期、量少甚至闭经时诊断为血虚证,患者很难理解,医者也觉牵强。所以有些问题必须加以阐述。笔者认为,女子气血可分为“主体气血”和“胞宫气血

    江苏中医药 2014年7期2014-04-15

  • 胞宫源流浅考
    250011)胞宫源流浅考薛梅 张建伟(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1)胞宫首见于宋·朱肱《类证活人书》,为冲任督三脉之系,带下所出之处,藏泻有时,变化有度,气血按时而下乃成月事,亦能媾精成胎,失常致经水不调,艰于胎产以及带下癥瘕诸疾。引证文献,明其源流,昭其演变,对胞宫作一溯源疏流,以丰富中医妇科学理论体系。胞宫 考证 中医学术发掘胞宫首载于宋·朱肱《类证活人书》:“黄龙汤,治妊娠瘟疾,寒热头痛,嘿嘿不欲饮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

    江苏中医药 2014年3期2014-04-15

  • 致康胶囊治疗月经过多30例临床观察
    血热内扰证、瘀滞胞宫证),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至2011年本院治疗月经过多患者60例,诊断及辨证参照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1-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2~39岁,平均36.51岁;病程3月至7年;血热内扰证18例,瘀滞胞宫证12例。对照组30例,年龄20~38岁,平均34.51岁;病程4个月至6年;血热内扰证16例,瘀滞胞宫证14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10期2013-10-02

  • 胞络之理论探析
    证指南医案》)。胞宫位于体内,其下隶之“胞络”为阴络[1]。故胞络为络脉之一,胞宫下隶之“入宫之络脉”,与“出宫之络脉”均为胞络范畴。胞络把气血面性弥散到胞宫,渗灌濡养胞宫。1.2 胞宫与脏腑的关系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而化血,产生天癸;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它们分司气血的生化、统摄、调节等重要作用。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脏腑安和,胞络流畅,胞宫生理功能正常发挥。1.3 胞宫与经脉的关系胞宫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8-22

  • 胎衣不下并发宿草不转奶回医案
    :胎衣不下,滞留胞宫,腐烂化脓,产生热毒,故从阴道内流出腥臭血污物;热毒及湿浊邪气壅盛滞留胞宫,引起胞宫肿胀、充血、瘀血、疼痛,下坠故病牛努责,放虚屁,脱肛;毒素被肌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中毒,致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可视黏膜充血,口干,宿草不转等;瘤胃积食,脾不运化,胃不容纳,故不吃不倒。脾胃受病,脾气不升而下降,胃气下降有余而不顺,中气下陷也是病牛放虚屁、脱肛的一个原因。胞宫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会聚的地方,又称血海。血海满盈才能上升成乳汁,脾

    中兽医学杂志 2012年5期2012-08-15

  • 论任脉腧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虚者为冲任、胞宫、胞脉失于温煦或濡养,不荣则痛,引起其病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阳虚内寒、气血不足和肝肾亏损;实者为寒凝、热郁、气滞导致的血瘀,使冲任、胞宫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任脉为阴脉之海,为妊养之本,主胞胎,它与月经的生成息息相关,天癸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任脉来实现。任脉主一身之阴,精、血、津、液等阴精均由任脉总司,另外任脉循行经过胞宫的体表投影所在之处,腧穴的局部治疗多能起到良好收效,任脉腧穴与足三阴肝、脾、肾经并行腹里,相

    天津中医药 2012年5期2012-08-15

  • 痛经的针灸辨证施治
    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常由于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肝气郁滞,血行受阻,冲任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宫;或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孕育过多,精血亏损,行经之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滋养,故经后作痛。1 辨证分型及治疗1.1 寒湿凝滞型患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2期2012-04-09

  • 楝胡四物散热熨治疗胞宫虚寒性痛经
    胡四物散热熨治疗胞宫虚寒性痛经9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是门诊患者,绝大多数是口服中药困难者,平均18~47岁;病程3~7天者62例,10天以上者28例。均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舌脉辨证为胞宫虚寒。治疗方法当归20g,川芎10g,白芍30g,川楝子15~20g,元胡(醋制)15~24g,甘草10g,透骨草25~35g。将上药研碎用铁锅炒热,趁热喷适量食醋布包熨患处(指小腹部),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经前3~5天开始服用逍遥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3期2012-01-25

  • 从络病理论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病机
    特有的生理功能,胞宫是最重要的生殖脏器。胞宫正常的生理功能依靠脏腑化生的气血供养,而胞宫为奇恒之腑,与脏腑没有直接的表里配属关系,只能通过奇经中的冲、任、督、带四脉使之与十二正经联系,从而使脏腑化生的气血能供养胞宫胞宫能正常行使行月经及主胎孕的功能。因此,冲脉、任脉、督脉、带脉作为妇科特殊相关的经络,在妇科病的病因病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妇科病的病因病机的探讨一般从冲任督带脉出发。胞络、胞脉是胞宫与经络联系的纽带。“胞络者系于肾”,“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环球中医药 2011年5期2011-04-09

  • 痛经病证治心得
    海由满盈而泻溢,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致病因素乘时而作,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2 治疗原则 痛经的治疗原则总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治疗分两个阶段进行;月经期行气和血止痛以治其标,由通着手,虚则补而通之,实则泻而通之;平时审证求因以治本,以调为法,调气和血,调理冲任。此外,因痛经与月经关系密切。故不论对何种病因病机的痛经,均宜在月经来潮前夕加用理气药,月经期中加用理血药,月经净后加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