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广电传媒业改革发展——以深圳广电集团为例

2016-02-03 08:44文/袁
传媒 2016年15期
关键词:广电集团广电深圳

文/袁 侃

如何深化广电传媒业改革发展——以深圳广电集团为例

文/袁 侃

今年春节过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公开活动就对三大中央媒体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也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他对新闻工作的创新提出了“要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的具体要求。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圳广电集团发展现状

深圳广电集团于2004年6月28日成立,以深圳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台、深圳电影制片厂、深圳市广播电视传输中心等单位为主体整合而成,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0个电视频道(深圳卫视、都市、公共、电视剧、财经生活、娱乐、体育健康、少儿、法治、宜和购物)、5套广播频率(新闻898、交通1062+942、音乐971、动听102)和20余家产业经营企业的综合传媒集团。

该集团成立12年来,不断巩固和提升传播影响力,在深圳本地收视收听市场份额稳居第一(2015年电视市场份额42.69%,广播市场份额57.5%),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17万,IPTV用户62万。此外,深圳卫视在全国覆盖人口近9亿,实现了频道全国排名从开播时的近30位到稳居前十的大跨越,且2015年继续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前十。在境外传播层面,深圳广电集团实现了卫视国际频道面向港澳、亚太、欧洲、北美等地区的有效覆盖,并在香港取得了收视排名位居内地落地香港频道第一的好成绩。

当前广电业改革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

面对传媒格局的深刻变革,传统广电媒体正处在革新图存的十字路口。从整体环境看,互联网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吸附力越来越强,全国卫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赢者通吃”的效应更加明显,受众和广告资源加速向行业领头羊集中、向新媒体转移,这给广电媒体特别是地方广电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从当前状况来看,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广播电视的劣势日益凸显。虽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迎来发展新机遇,但是广播电视开机率下降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因此,如何吸引广大消费者,并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影响力,成为广电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从广电业自身发展看,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生产传播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运行效率低,市场反应能力差,整体效益不佳,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升。而且,公共与商业界限模糊不清,使得打通广播电视节目上下游产业链,建立起完整的广播电视产业体系难度加大。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体制和薪酬体系,使得身份不平等、分配不公等问题日益突出,国有广电机构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向新媒体流动已成现实,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壮大的难度越来越大。

深圳广电集团的改革举措

深化新闻创新,变革话语方式。面对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大改变,主流媒体的改革必须以提升新时期的舆论引导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方面,深圳广电集团近年来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胆推动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报道创新,不断强化新闻报道深度和广度,积极提升舆论宣传的贴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余治国观察》等栏目逐步实现风格化、系列化、精品化,公信力、影响力有效增强,《科学说》《科技新知》等栏目以创新的内容和手法,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可听性。同时,集团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新闻创新,积极转变传播理念,变革话语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克服碎片化、浅层化、娱乐化倾向,立足时政、民生、专题三大核心板块,全力打造以《深视新闻》《第一现场》《直播港澳台》为龙头的一流新闻品牌节目集群,推出一系列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培育一批具有一流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知名主持人、记者和评论员,不断强化深圳广电集团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上的话语权,提升新闻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丰富性和权威性,增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推动媒体融合,强化技术创新升级。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在新形势下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省、市重要指示和要求,集团抓住“内容”“渠道”两大核心,集中力量推进媒体融合。

在内容上,以融合新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新闻内容生产和发布流程融合再造。目前,融合新闻中心一期已于去年5月投入使用,累计投资近1.8亿元,建筑总面积达到4300平方米;中心二、三期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全媒体记者试点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在渠道上,集团以加快发展“一端一平台”为突破口,积极构建融合传播新格局。所谓“一端”,就是依托CUTV深圳台积极打造“壹深圳”移动客户端。该客户端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目前已在深圳发展用户50多万,并为与其捆绑互动的都市频道带来广告增值累计超过5000万元。所谓“一平台”,就是加快做大做强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目前,CUTV已拥有成员台和紧密合作媒体近80家,成功汇聚全国158个电视频道和70个广播频率,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明确为“代表全国城市电视台开展网络电视台等新媒体业务的唯一主体”。

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方面推出三大举措:一是深化新闻融合,继续推进融合新闻中心建设,抓紧完成全媒体新闻指挥中心、广播融合制播系统等子系统的建设,打造“中央大厨房”,实现新闻生产和发布流程融合再造,着力解决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平台在内容生产发布上“多头出击、互不联通”的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媒体新闻采编队伍建设,力争2年内实现全部采编人员的全媒体转型。二是加强融合传播渠道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端一平台”,力争3~5年内,实现“壹深圳”客户端深圳用户规模突破300万,CUTV媒体融合业务全国用户规模达到千万级,形成立足本土、覆盖全国、融合互动的优质新媒体传播渠道,彻底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延伸和拓展。三是强化媒体技术创新升级,继续推进高清化升级,力争1~2年内实现集团所有电视频道的高清化。推进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百万超清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全市交互数字电视用户数量达到300万,超高清电视用户数量突破100万;推进“电视传播力提升工程”,力争3~5年内完成有线数字电视和IPTV网络对“城中村”和工业区的全面覆盖,实现全市新增电视用户达到100万户。

加快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广电媒体而言,经营效益不佳、体制机制不活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深圳广电集团近年来针对自身不足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实施新媒体、地产会展、信息服务、有线网络等多个产业板块的整合,有效优化了资源配置,使经营效益得到改善。同时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强联合发展,成功与阿里、寰亚、腾讯等开展战略合作,在撬动市场资源上开创了新局面。此外,集团还在与创投和基金合作,在资本布局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经营发展方式上,深圳广电集团加强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实行联合发展、借力发展,积极撬动市场资源,提升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在这个方面形成了三个发力点:一是围绕影视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打造更多有较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影视精品和品牌节目。二是围绕CUTV的发展,抓紧推进社会合作资本的引入,放大资产价值,加快发展步伐,集中力量力争在3~5年内再打造1~2个上市公司。三是依托天威公司、前海天和基金和文交所等平台,加强资本运作,完善产业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运行体制机制上,深圳广电集团继续深入推进“瘦身计划”,强化人员结构调整和编制管控,进一步深化制播分离改革,创新市场化运行模式,建立以节目团队为核心的内容创新生产体系,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和生产能力,力争5年内再推出3~5个全国一流的新闻和综艺节目,推出一批更加适应于海外传播的精品栏目、活动和专题节目,并在民生、法治以及金融、科技、体育等领域推出一批在深圳具有绝对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秀栏目。与此同时,深圳广电集团着手人事制度的系统改革,全面实施“干部带任务上岗”,打破干部“终身制”和论资排辈,加快干部年轻化,并实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向优秀、骨干员工倾斜,有效解决利益固化、“吃大锅饭”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集团还实施激励机制改革,探索超额利润分享、项目合伙、股权激励等创新机制,全面建立起面向市场、符合广电传媒业发展要求的人事制度与薪酬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广电传媒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猜你喜欢
广电集团广电深圳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以融合推动电视内容创新和营销升级——以浙江广电集团钱江台&钱江视频融媒探索为例
以媒介融合创新最美浙江人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为例
地方广电集团媒体融合的实践及思考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安徽广电集团2014营收3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