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演变

2016-02-03 16:14华云刚
管子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矛盾论孙子兵法继承

华云刚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古代学术思潮

《孙子兵法》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演变

华云刚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高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哲学渊源以及发展、演变历史,而《老子》的思想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矛盾事物的辩证看法,对其奇正、生成等理论的继承和化用,而且表现在对其中“道”等哲学理念的发展和演变。最后,孙子突破了《老子》的束缚,在总结哲学理论与战争实践的基础上,从“矛盾论”的思维出发,以“取胜”为思想核心,铸就了《孙子兵法》这样一部伟大的军事论著。

关键词:孙子兵法;老子;继承;演变;“矛盾论”;“取胜”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为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崇拜。与《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共同列为《武经七书》,是北宋时期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军事教科书。因为这几部兵书,集中了古代中国军事著作的精华,而《孙子兵法》作为《七经》之首,其巨大的军事理论价值,更是备受历代将军、政治家,甚至商人、士子们的青睐。直到今天,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意义之深远,都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当然,《孙子兵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和现实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不断的兼并战争固然提供了军事理论的实践基础,但是其思想来源也是有章可循的。这里,重点探讨《孙子兵法》与《老子》思想的关系。

关于这一问题,前人著述略有提及,但大多就“道”的继承、奇正虚实等转化等方面来分析。多数著述没有从思想和哲学的深层次来分析这一继承和转化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体现。也有比较前卫的看法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兵书[1]。虽然材料比较丰富,阐发也细致入微。但是总觉得会有点夸大,因为普通的看法还是认为《老子》 是一部哲学论著,只是涉及很多的战争问题,而并不是就战争来讨论他的军事思想的。近来《〈孙子兵法〉与老子》[2]一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该文从孙子对老子“道”的概念的继承与发展、对老子矛盾概念范畴的改造与运用、将帅的气质修养与老子思想的关系三方面出发,总结《孙子兵法》与老子思想的诸多复杂关系。材料详实,论据也较为充分,但未能从《孙子兵法》的思想核心和整体框架的哲学高度来看待《孙子兵法》对《老子》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文本的对比开始,从而深入到两者的核心哲学框架,进而发现其继承与演变。

一、对《老子》哲学概念的继承和化用

翻开《孙子兵法》与《老子》的文本,很明显能感受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甚至有些概念、术语都是那么相近。但是,这两者的着眼点却不同:一侧重于政治,一侧重于军事。但是,在不同的思想出发点的背后,又有许多相同的思想观念在传承。有些观念还保留着原来的意义,也有的是发展和演变。

《孙子兵法》对《老子》中的矛盾转化思想的继承和化用,在文本中多有印证。如《计篇》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就是对矛盾转化理论的具体应用,只是把高深的哲理落实到了具体的战争实际之中。同时,对《老子》中的“柔弱胜刚强”的理论也多有发挥。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争规律则是对《老子》谋略论的最高程度的化用,有其神韵而无其形迹。

同时,万事万物的“相生相克”理论是《老子》思想的源泉。《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生成理论在《孙子兵法》中也有展现。《形篇》曰:“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度”“量”“数”“称”“胜”五者。且它们相生相克,它们的矛盾转化就会导致胜利或者失败。《势篇》曰:“弱生于强。”也是这种生成转化理论在战争的具体情况下的化用。

《势篇》的奇正理论是对《老子》奇正转化思想的继承。《老子》五十七章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里的“正”指道家的无为自然之道,而“奇”则是奇巧小道。在《孙子兵法》中,《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这里的“正”指的是正规部队,也是主力。而“奇”则是指奇兵,不按常理出招的部队。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出奇制胜”。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解释都是在常规情况下的,有些时候,“奇正”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样才能达到迷惑敌人的效果。

《势篇》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在这里,“予之”的是小利,目的是为了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因此,就是对《老子》三十六章中“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思想的直接应用。

《虚实篇》的“避实击虚”的理论对《老子》的虚实理论,也是一种继承。在虚虚实实之中,发现敌人的可趁之机,然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从而战胜敌人。

《地形篇》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老子》二十章的“如婴儿之未孩”以及四十九章之“圣人皆孩之”都是用“婴儿”“小孩”作为比喻,这种方法形象生动,且是同时代其他著作中所没有的。但是,孙子却借用这样的比喻,同时又演变出“爱子”“骄子”等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士卒军队状态,这是孙子的独特贡献,而且完全切合其背景,生动形象,自然真实,而不做作。

《九地篇》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这种做法,或许有出于保密和防止间谍的考虑,但其愚民、愚昧士卒的思想确是和《老子》的某些愚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老子》六十五章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等等,其他地方都是类似的表述。孙子中也继承了这种思想,遗存在对待士卒的态度中。

《九地篇》有:“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这里面的“不得已”意思是迫不得已,是被逼到绝境的最后的抗争。《老子》二十九章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三十章曰:“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三十一章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的这三章都说明战争的存在是不得已而存在的一种斗争形式,即便是打了胜仗,也不能以此为荣。在这一点上面,可以看出孙子受《老子》的影响。

战争中的胜败之转化是全书的重点和核心,也是《孙子兵法》之所以存在和备受关注的关键,因此,胜败的矛盾转化思想在全书比比皆是。而它们都是对《老子》的福祸转化等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化用,具体文本内容不在一一列举。

二、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孙子兵法》不仅继承了《老子》中的一些哲学观念,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孙子更是在此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战争经验,创造性地发挥《老子》中的某些哲学思想,而且经过自己的改造后,已经出现了诸多的发展与演变。首先,在《孙子兵法》中,还出现这样一些《老子》的哲学概念以及哲学思想,与上述对《老子》的继承和化用不同,它们开始有了新的意象,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再者,《孙子兵法》在继承《老子》“矛盾论”的基础上,且不管是大的战争观念,或者战略战术问题,还是小的概念的判断和行动的进退,都是以“矛盾论”来分析的。这已经成为《孙子兵法》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从一般的矛盾事物中,总结出客观的事实规律,从而指导战争。第三,《孙子兵法》在“矛盾律”分析之后,树立了以“取胜”为目的的核心思想。分别剖析如下:

(一)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发展

《孙子兵法》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道”的概念。之前的诸家注解关于这一点都有很好的阐释,毕竟《老子》中的“道”带有不可知的形而上的神秘意味,而《孙子兵法》的“道”则多是落实在客观现实基础上,而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涵义。具体情况下,多指战争中的客观规律、法则等。如《计篇》的“存亡之道”,《谋攻篇》的“知胜之道也”中的“道”都是这个意思。但也有特别的如《计篇》曰:“道者,令民于上同意。”郭化若认为:“道,在和孙子同时的诸子的著作中,各有各的命意……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道),其作用是要求有反抗性的民能服从统治者的统治。”[3]80《虚实篇》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这里面,老子的神秘的“道”的内涵以现实战争中的虚实等表达出来,消除了其神秘主义的成分,而“道”的主旨内在精神却保留了下来。“兵家吸收道家思想不是机械照搬,而是化用,因此兵家之道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老子道家和庄子道家,而是具有较强政治功用的黄老道家。兵家抛弃了道家关于人生、社会的消极思想,而吸收了其合理的哲学思辨。在兵家著作中,凡具有道家色彩的文具,皆充满哲学的睿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全然没有那些虚无主义的消极因素,这是兵家之道所体现的特色。”[4]313-314

《势篇》曰:“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这些矛盾的哲学概念是互相转化的,但是治乱、勇怯、强弱,必定是矛盾的双方。孙子从《老子》的生成转化理论出发,把这些理论结合战争的具体形势,随着战争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最终做出了敌我双方的力量与胜负系数的对比,从而对战争形势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用这种理论进行防守,是不会被攻破的;用这种理论指导进攻,则可以无坚不摧。即便是再强大的军队,也能被打败。对于气势的强调,可见一斑。

《虚实篇》曰:“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里面说的是不能被动地处于防备阶段,因为处处防备的话,就会导致兵力不足,容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处处挨打。《老子》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孙子对《老子》的这种无为思想进行了删选,从而滤去了不适合自己的观点。他坚持的“无不为”不是立足于道家“无为”的基础上的,而是立足于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反守为攻的策略,现实的应用色彩突出。

《行军篇》曰:“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这一类的现象是孙子做出判断的依据。但是,这种思想认为,可以从一些细微的细枝末节中发现敌人的踪迹,从而在“知己知彼”情况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收获到胜利。这种思想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对《老子》的“奇正”“虚实”“反者道之动”等观点都是一种反驳,从而把虚幻的不好把握的战争规律用现实方法、可以探知的方式表现出了,明显带有现实主义色彩,是唯物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诋斥了神秘主义的天命道德论。但是,在真实的战争中,却不能完全以此为凭借依据,这样就容易中了敌人的全套,造成“纸上谈兵”的悲剧。思想和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具体的实例却不是生搬硬套的。

在这一类的哲学概念中,《老子》的思想不再是原来的意义,而是孙子借《老子》中的一些概念,从而生发出适合军事战争的新的哲学观念。无一不体现了对《老子》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二)对《老子》“矛盾论”思维的演变

《孙子兵法》中处处充满了矛盾,不论孙子讲到什么问题,其中都是充满矛盾的两个甚至更多方面。立足于战争的现实情况,孙子对战争中的诸多将要出现的因素都进行了细致精密的分析。而在这种分析中,“矛盾论”的思维方式是他的主要特点。即以矛盾的视角看待战争中的一切因素,从而对战争的走向做出科学的预测。

首先,孙子总是从矛盾的两个方面出发,展开论述。孙子开篇的《计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于战争,孙子开篇明宗,提出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孙子的提法比较特别:一是“死生之地”,一是“存亡之道”。都包括两个方面,要么生,要么死;要么存,要么亡。王皙注曰:“兵举则死生存亡系之。”因此,战争的概念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关于谋臣去留的矛盾问题,《计篇》曰:“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因此,谋臣去留的矛盾其实都是由将帅听不听我的计谋,以及能不能取得胜利而决定的。曹操注曰:“不能定计则退而去也。”

《计篇》还有:“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关于战争,孙子认为战争就是不合常理的奇诡的行动。能与不能,用与不用,远近之间,都是矛盾的关键所在。曹操注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关于战争的持久和经济问题,孙子也有矛盾的思想在其中。《作战篇》曰:“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就是从战争持久和国家总的经济矛盾出发,孙子做出了在该问题上的深刻思考。

《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孟氏注曰:“审知彼己强弱、厉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5]62即是从战争的强弱的矛盾双方出发,而做出的科学结论。

《势篇》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 孰能穷之?”奇正的矛盾双方变化无穷,正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

《军争篇》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可见“军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危险的一面。是利与危的矛盾统一体。

其次,对于一些重大战略问题,其矛盾分析的思想体现得更加清晰。如战争的打击目标,孙子认为应该“避实击虚”,这里面就牵涉到虚实的矛盾问题。所以,专门用《虚实篇》阐释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时,《九地篇》和《九变篇》也是讲到在遇到不同的地形时,是进是退的矛盾情况下,应该如何取舍。

《九变篇》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因此,高明的将领在思考战争的形势时,总是能够从利害的矛盾双方去考察,这样分析当前局势,就能够对战争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战胜对方。

《九地篇》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认为,战争的进与退的矛盾,应该以利与不利来决定。凡是对战胜敌人有利的,都要去争斗;对战争形势不利的,就不要去做。

最后,在一些小的概念阐释方面,也是充满的矛盾的思维方式。主有道否,将有能否,士卒之强弱,天时、地利、法令、赏罚,“吾以此知胜负矣”。同时,文中的矛盾概念同时并提。如生死、胜败、奇正、虚实、强弱、攻守、多寡、治乱、得失、有无、远近、静动、利害、先后、分合、疾徐、锐惰、饱饥、逸劳、进退、勇怯、迂直、是非、存亡、可不可……互相对立的矛盾概念*李泽厚在《孙老韩合说》中认为《老子》在《孙子兵法》后,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其论述矛盾概念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也与此相反。不管是从材料的证据,还是思想的先后方面,都可以证明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兹不具论。,几乎充满了《孙子兵法》的每一章。

但是,这不是孙子的独创,因为在《老子》中,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矛盾分析法。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三十六章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四十七章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出其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五十八章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仅揭示了矛盾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而且说明矛盾的事物是互相对立,但又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

综上可知,《孙子兵法》对《老子》中矛盾事物的分析基础之上,又有一些演变。在《孙子兵法》中,不管是大的战争观念,或者战略战术问题,还是小的概念的判断和行动的进退,都是以“矛盾论”来分析的。这是《孙子兵法》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从一般的矛盾事物中,总结出客观的事实规律,从而指导战争。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称之为“矛盾论”的思维。

(三)《孙子兵法》确立了“取胜”的主旨和目的

既然事物是矛盾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转化的,那么,是不是事物的形势和发展规律就无法掌握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即便是在《老子》那里,他还是肯定道和自然的。“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孙子兵法》中,既然主要是以矛盾论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分析战争的,那么首先应该提出的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或者说其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通过分析文本的主旨大意和整本书的框架,我们发现“取胜”才是《孙子兵法》思想的核心观念,也即是《孙子兵法》写作的根本目的。《黄朴民解读孙子兵法》一书中,作者即用“前言”中的三分之一多篇幅从七个方面来论述“致胜之道”[6]28-50,可见其对此的重视,以及《孙子兵法》中“取胜”的核心价值思想的重要性。

文本中有许多这样的例证。《计篇》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后面还有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战争的胜负可以从“五事”和“七计”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在《作战篇》中,孙子提出了他的光辉的军事理论观点:“故兵贵胜,不贵久。”即是说,战争的关键不必打得很久,胜利了、打赢了才是最珍贵的。在这里,孙子对战争的目的的阐释十分清晰地显示出的战争观,战争不是为了炫耀武力,劳民伤财,而是为了战胜敌人,达到没有战争的目标。因为战争是“国之大事”。

《谋攻篇》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战争的将领的认识力和对复杂矛盾的局势的把握,就能够找到打胜仗的办法。因此,他得出了影响重大而意义深远的结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批判了神秘的不可知论和宿命论,这种建立在客观实际上的科学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从对矛盾事物的认识中,能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这也是孙子“取胜”的目的所直接导致的。

《形篇》:“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虚实篇》:“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是对这一观点的强调。《形篇》还有:“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认为,胜利是可以预知的,但是不能强求。“先胜”而“修道保法”,自己一方要努力挣取胜利的准备,然后强调军法和道,然后就能成就胜利。

《军争篇》曰:“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这个取胜的“迂直之计”正是《军争篇》的核心思想,可见取胜之道的重要。也可以说,战争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取得胜利。

《地形篇》曰:“战道必胜。”又曰:“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认为,不仅要懂得行军布阵,而且要知道地形和天文,这样才能成为常胜将军。并以此结束全书。

综上所述,从大的篇章结构中的理论框架的,不论是战争观,还是战略战术上,以及行军打仗的各个过程中,只要是矛盾的地方,总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规律,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和方法,就能够打胜仗。所以,孙子一直强调“胜可知”,并把“取胜”作为自己军事理论的核心思想。因为,从面对不明朗的矛盾态势时所做出的矛盾分析、总结规律和战略战术的选择中,就能够预知胜败。这是《孙子兵法》与《老子》相关思想最大的不同。

从矛盾论出发,从唯物现实主义的视角展开论述,可以发现《孙子兵法》和《老子》在核心哲学观念的不同。这种唯物主义的观念,对《老子》的战争观是一种继承和演变。《三十章》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一章》曰:“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里明显体现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孙子与此不同。他虽然对战争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因此而导致的危险有很高的警惕性,但是他并不反战,只是慎战。而且他写《孙子兵法》就是为了提供一条取得胜利的道路和规律。同时,在这种演变的背后,我们还应当看到孙子对《老子》的继承,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这源于他们共同的道德关怀和仁义情感。

《孙子兵法》的确在很多方面继承了《老子》的某些思想,如“婴儿”“愚之”“不得已”等,以及各种矛盾概念的转化等等。但是,《孙子兵法》在继承《老子》的时候,也因势利导,结合现实社会和问题本身,通过自己的战争实践经验,对《老子》哲学中的一些思想和概念进行了扬弃,并采纳了对自己有用的观念,从而组成自己的独特的一套哲学思想观念。从“矛盾论”的思维方式出发,以“取胜”为核心思想,是《孙子兵法》不同于《老子》的关键。孙子依靠其深入的现实观察,丰富的战争实践,深刻的哲学思考,最终铸成了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新高峰,对后世的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通过对《孙子兵法》与《老子》思想的梳理和探讨,对于理解《孙子兵法》的思想来源、哲学构成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老子》的道家思想不是影响《孙子兵法》的唯一的思想来源,儒家的仁义爱民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也时时在其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重军法纪律等思想也和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周易》的辩证哲学观念和形象化的阐释方法等在《孙子兵法》中也有一定的表现。总之,《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是值得下功夫仔细阅读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葛荣晋.老子与兵家[J].中华文化论坛,2002,(1).

[2]丁宜明.《孙子兵法》与老子[J].中华文化论坛,2006,(3).

[3]郭化若.孙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李桂生.诸子文化与先秦兵家[M].长沙:岳麓书社,2009.

[5]杨炳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孙武撰,曹操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6]黄朴民.黄朴民解读孙子兵法[M].长沙:岳麓书社,2010.

(责任编辑:张杰)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War by Sun Tsi from Lao Zi

Hua Yungang

(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Abstract:The Art of War by Sun Tsi, as the peak of Chinese military theory, benefited and developed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heritages, among which Lao Zi is an important one: a dialectical world view, Jizheng theory, generation and Tao are all evidences of this. Based on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eories and warfare practices, taking a contradictory way of thinking and viewing victory in wars as a goal, The Art of War by Sun Tsi evolves from Lao Zi and becomes a great military masterpiece.

Key words:The Art of War; Lao Zi;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contradiction; victory

中图分类号:E892;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1-0034-06

作者简介:华云刚(1988—),男,汉族,安徽灵璧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收稿日期:2015-06-15

猜你喜欢
矛盾论孙子兵法继承
《孙子兵法》组歌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论的运用
《实践论》《矛盾论》所彰显的哲学魅力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