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药物洗脱球囊的发展及应用

2016-02-05 00:19林森尚磊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0218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管腔紫杉醇球囊

林森 尚磊 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021803)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药物洗脱球囊的发展及应用

林森 尚磊 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021803)

作为介入治疗新革命的药物洗脱球囊拥有其特殊适应症,具有防止再狭窄、抑制平滑肌增生、改善血管供血系统、为再治疗提供可能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等介入治疗。

心血管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洗脱球囊 再狭窄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自第一例冠脉冠状动脉扩张成功后,开创了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但球囊扩张后部分患者发生血管壁出现夹层和血管急性闭塞的严重并发症问题;金属裸支架基本解决了冠状动脉急性并发症的问题,但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机率概率较高;药物洗脱支架显著降低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无法根本避免;为了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洗脱球囊出现[1]。

1.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历程

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率先公布了由德国Scheller等人做出的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与碘普罗胺能够有效抑制支架置入后再狭窄[2]。2004年,PACCOCATH-ISR研究显示SeQuent®?Please药物球囊完成动物实验并第一次成功的作为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人体治疗,该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9年,PEPCADIIIIII研究表明[3],药物洗脱球囊和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别[3]。2010年,DCB治疗BMS内再狭窄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指南推荐为IIIIa类适应证。2011年,PEPCAD-DES研究表明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上,药物洗脱球囊组晚期的管腔丢失要明显优于普通球囊组,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单盲、多中心研究。2012年,ISAR-DESIRE3研究表明,[4]在治疗DES内再狭窄的效果上,DCB组与PES组在治疗DES再狭窄效果相差不大,并且二者的治疗效果均好于普通球囊组,但是1年临床随访DCB组具有更低的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发生率说明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优越性[4]。随后2013年,欧洲介入心脏病大会第一次公布了PEPCAD China ISR的研究结果,此研究采用了多中心、随机对比方法得到相比较于PES组,DCB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或心肌梗死发生率更低。2014年,RIBS IV研究对比了DCB和EES治疗DES内再狭窄。8个月定量冠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表明,EES组最大管腔内径均优于DCB组,包括节段内或病变内;EES组的再狭窄率和晚期管腔丢失略好,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2014年,ESC/EACTS指南更新,推荐DCB治疗BMS和DES内再狭窄为I类A级适应证。2015年,由日本Seiji Habara注册研究显示DCB组治疗后非局限性再狭窄病变和分叉病变具有更低的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

2.药物洗脱球囊的应用进展

药物涂层球囊目前主要的适应症是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处理的患者,除此之外还可用于小血管病变尤其不适合置入支架及不能耐受或不适合长期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以及分叉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是目前PCI领域最大的障碍和挑战。近年来,药物洗脱球囊在治疗CTO患者再狭窄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了再狭窄和血栓风险,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证实并指导CTO病变的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DEB可明显减少晚期管腔丢失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但是由于术后出现的血管弹性回缩及夹层仍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仍需要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探索DEB在外周血管壁病变内治疗的效果[5]。

2.1 DEB在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PACCOCATH ISRI研究是首个关于紫杉醇洗脱球囊治疗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研究,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紫杉醇洗脱球囊组和非涂层球囊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洗脱球囊组6个月后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率均远远低于非涂层球囊组。并且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仅4周的紫杉醇洗脱球囊组患者,但在长达2年的随访期内无血栓形成的报道。并且随后的ACCOCATH ISRII更是进一步的证实了紫杉醇球囊在治疗再狭窄的有效性。PEP-CADII研究是关于对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紫杉醇洗脱球囊与紫杉醇洗脱支架有何差别;在6个月随访记录中,晚期管腔丢失率、再狭窄率以及血运重建率方面,球囊组更具有优势。PEPCAD China ISR试验研究了紫杉醇洗脱球囊在中国冠状动脉ISR患者的有效性,紫杉醇洗脱球囊组9个月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基本相似[6]。应用紫杉醇洗脱球囊治疗ISR,不但可以既避免二次支架置入,也可以缩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并且降低了医疗成本。

2.2 DEB 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为了证实紫杉醇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有效性,PEPCAD I研究安排了紫杉醇DEB组和紫杉醇DEB+BMS对照组;6个月造影随访显示DEB组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再狭窄均优于DEB+BMS组;并且在12个月随访中,DEB组中MACE和TVR发生率明显低于DEB+BMS组,并在在长达3年的随访过程中维持了十分可喜的临床效果[7]。但该研究中出现了由于DEB治疗后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回缩或夹层问题导致了部分患者需要额外置入BMS,但该研究室目前唯一发表的DEB治疗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2.3 DEB 在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在介入治疗经历从普通球囊血管形成术、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过程中,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紫杉醇洗脱球囊首次应用于分叉病变治疗是由Fanggiday等人,通过对紫杉醇洗脱球囊扩张后的主支置入金属裸支架,而扩张后的侧支不放支架,在后期的随访中没有出现MACE和重复介入治疗,并且术后服用3个月氯吡格雷无血栓形成记录。SeQuent®Please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研究表明DEB对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优越性。这是因为紫杉醇洗脱球囊保持了分叉处的原有解剖,并且使分叉处的异常流态降到最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8,9]。

3.药物洗脱球囊的展望

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或原发病变上,药物洗脱球囊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初步证实,具有减少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为二次介入治疗提供可能的优点[10],因此,随着介入临床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药物洗脱球囊将会成为冠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

[1] 季福绥. 药物洗脱球囊:争议、现状、挑战与展望[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23(7):403-405.

[2] 付强, 苗志林, 李占全. 药物洗脱球囊的研究进展[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19(2):111-113.

[3] 安宣齐, 张瑞岩.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2,39(2):96-99.

[4] 崔孔勇, 吕树铮, 柳弘, 等.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 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35(3):246-250.

[5] 随永刚, 吴永健. 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33(4):474-477.

[6] 陈涛, 孙晶琳, 齐向前.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 2015,55(30):99-100.

[7] 徐佑龙, 刘宗军. 药物洗脱球囊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34(3):408-412.

[8] 王莹莹, 孙德国, 赵利华, 等. 药物洗脱涂层球囊的临床应用展望[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6):1330-1332.

[9] 张双双, 李闻语. 药物洗脱球囊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20(3):202-204.

[10] 杨伟宪, 乔树宾. 药物洗脱球囊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30(5):409-412.

1006-6586(2016)11-0105-02

TQ316.6, R815

A

林森,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心血管介入耗材研发。

尚磊,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心血管介入耗材研发。

猜你喜欢
管腔紫杉醇球囊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