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提高儿科医疗质量的调查报告

2016-02-05 07:33贾宝俊辛英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4期
关键词:儿科工作者患儿

贾宝俊 辛英敏 孙 晓 李 伟

二级医院提高儿科医疗质量的调查报告

贾宝俊辛英敏孙晓李伟

儿科医疗工作是二级医院的重要组成成分,门诊量占全院的20%~30%,是医院内劳动密集型科室之一。处在社会基层的二级医院儿科,近三十年受市场经济利益的趋动,儿科医护工作者日渐短缺,其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级医院;儿科;医疗质量

笔者根据近30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儿科同仁一起开展的社会调查,对如何搞好二级医院儿科临床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1 存在问题

1.1儿科梯队建设困难重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仅有7所医学院校设立儿科专业,毕业人数每年约500~600人。到现在仍然从事儿科专业者不足30%,而在基层二级医院从事儿科专业者仅10%。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儿科专业的相继停办,儿科人才断流式短缺。二十年来的问题累积,使现在儿科的学科建设首先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1]。

1.2儿科工作头绪多

二级医院儿科,除正常门诊、病房工作以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工作:(1)儿科急诊。二级医院急诊科,由于急诊人员非儿科专业,医院多把儿科急诊交由儿科全权负责。(2)儿科医师进产房和产后新生儿会诊,需要儿科医师完成。(3)传染病分诊、隔离:儿童传染病占全院传染病报告人数的2/3,须由儿科不定期兼管感染科、发热门诊工作。(4)特殊病种诊治:如近几年来,手足口病门诊的专门设立[2]。

1.3儿科各项收费标准价格扭曲

在社会平衡各方面利益的大前提下,忽视了儿科临床工作的高劳动密集型,儿科各项收费标准背离其劳动价值,直接后果是儿科专业后继无人,有志于从事儿科医疗工作的年轻人匮乏,间接造成了医院对儿科硬件实施投入的不足,其经济收益占医院比重逐渐下降,形成恶性循环[3]。

1.4社会对儿科医护工作者期望值高

儿童做为一种特殊人群,是每个家庭的中心。这必将造成社会对儿科医护工作的要求更高。同时,也相应放大了儿科临床工作的高风险,增加了儿科工作者的心理负担[4]。二级医院因医院本身知名度小,各方面的无形压力相应地传导给了儿科医护工作者本人。

2 解决办法

2.1政府部门加大对二级医院儿科学科建设的投入

招聘长期专心于儿科基层工作的学科带头人,逐渐培养出一支稳定的儿科专业团队,这是保证二级医院儿科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对偏离劳动价值的收费标准必须纠正,医院在绩效考核方面给儿科相应的扶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儿科工作者更加紧缺,国家降低儿科执业医师考试分数,目的是尽快补上人员短缺的缺口,各级政府也应该在这方面制定相应的灵活政策,从在编职工招聘,工资待遇到儿科硬件实施的投入,都应该有所举措,使二级医院儿科尽快起到分流就医患儿人群的社会作用[5]。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青岛 266112

2.2发挥二级医院儿科团队的专业特长

二级医院的儿科团队,专业特长是精于物理检查,长于医患沟通技巧,特别是听诊器听诊水平,在同行内不逊于三级医院,这是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对每一个患儿都有从容的听诊时间。现在,儿科门诊绝大多数都是常见病、多发病,做好这一点,能够满足周边儿童的就医需要。

2.3走出二级医院儿科发展的新路子

二级医院儿科的发展,应有别于三级医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工作重点就是平凡的日常工作,杜绝哗众取宠的科研立项。首先,顺应百姓就近就医的原则,在简化就医流程、缩短等待时间方面应好于三级医院。其次,做好物理检查,注重医患沟通,在选择辅助检查上,务求简单实用,让百姓在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上得到好处。一些遭受“降价死”的临床基础用药,该用时一定要用[6]。以患者为中心就是医院、医生个人要让利于民。医院有为民着想的医生,周边就有尊敬医生的百姓。这既可加强同三级医院的竞争力,又可留住较固定的就医人群。以社会效益促经济效益,在二级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广大患儿中,半数以上是儿科“小熟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2.4反对诊断治疗上的形式主义

医师的医疗水平,不能拿其在某一时间段诊断疾病越复杂,诊断病种越繁多给其量化打分,这可能造成扩大诊断治疗。过度诊断治疗本身就是恶化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7]。无脑膜刺激征,未行脑脊液检查就下颅内感染诊断;仅因高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高就诊断脓毒血症的事情在二级医院儿科绝不允许发生。要敢于及时更正、否定这样的形式主义诊断[8]。

2.5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儿科护理工作,是儿科临床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更是广大患儿家长关注的重点,二级医院保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护理队伍,是提升医院儿科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合同制护士同工同酬,让她们重新找回职业荣誉感,成为儿科护理工作的精英,同样需要社会多方面群策群力。

3 结论

二级医院儿科在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让二级医院儿科工作者安于基层工作,发挥其专业特长,解决患儿就医困难,分流患儿就医人群,是二级医院儿科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郑凡. 福州市三级医院儿科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5:155-158.

[2] 白改霞,支引娟. 二级医院儿科护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109.

[3] 李岩,李霞. 儿科院内培训基地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探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2):80-81.

[4] 王英,吴永珍. 低年资儿科护士的专科培训与管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85-1186.

[5] 刘玮琳,李静,张立军. 20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82-83.

[6] 李欣. 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提高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4):140-142.

[7] 冯元换. 培训考核机制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探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30(4):68-70.

[8] 高秀珍,尹维宁,闫春明.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2013,35(17):2660-2662.

Investiga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diatric Medical Care in Secondary Hospitals

JIA BaojunXIN YingminSUN XiaoLI WeiPediatrics Department,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yang District of Qingdao City,Qingdao Shandong 266112,China

【Abstract】

The pediatric med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s,hospital outpatient accounted for 20% to 30%,and is one of the hospital in labor-intensive departments. In society,at the grass-roots level of secondary hospital,nearly 30 years by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market tendency and action,pediatric health care workersshow increasingly shortage,the survival,development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Secondary hospitals,Department of pediatrics,Medical quality

R197

A

1674-9316(2016)14-001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10

猜你喜欢
儿科工作者患儿
关爱工作者之歌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