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2016-02-05 07:33丛凤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丛凤云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丛凤云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PAN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良好。

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Methods We divided 9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used Risperidone,and observation group used Amisulprid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PANSS score,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misulp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is ideal.

【Key words】Amisulpride,Risperidone,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中精神科较为多见的慢性疾病,它具有起病不典型、重复发作等特点,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1]。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晰,临床中常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往往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2]。本研究选择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 22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3.4±0.9)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5.3±4.9)个月。观察组男24例,女 21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3.8±1.0)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25.8±5.0)个月。

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3];(2)近期未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3)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伴有颅内病变者;(2)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不全者;(3)意识模糊者;(4)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5)妊娠、哺乳期妇女。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生产单位:齐鲁制药;批准文号:H20041808)进行治疗,首发剂量为每日1 mg;第2 d则增加至每日2 mg;若患者可耐受则第3 d可增加至每日3 mg。并根据临床情况调节用药剂量(每天3~6 mg)[4]。

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生产单位:齐鲁制药;批准文号:H20113231)进行治疗,通过患者病情调节用药剂量,以阳性症状为主者首发剂量为400~800 mg,以阴性症状为主者首发剂量为50~300 mg(最大日用药量应<1 200 mg)。治疗过程中,两组均不联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PANSS评分:主要分为阳性症状量表(7项)、阴性症状量表(7项)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用以评估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分数越低,提示病情程度越轻;(2)总有效率:以治疗前后PANSS评分降低程度评估治疗效果:①显效:PANSS评分至少降低75%;②有效:PANSS评分至少降低30%;③无效:PANSS评分降低幅度小于30%;(3)CDSS评分:主要包括抑郁情绪、自我贬低、晨间抑郁及自杀等9项内容,用以评估阴性及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提示症状恢复越好;(4)TESS评分:主要包括行为毒性、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6项内容,用以评估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程度;分数越低,提示不良反应程度越轻;(5)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45例患者,其中显效28例(62.23%),有效15例(33.33%),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显效22例(48.89%),有效11例(24.44%),有效率为73.33%,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情况评分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22.1±2.3)分、CDSS评分(5.0±1.4)分、TESS评分(5.5±1.0)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9.4±3.2)分、(8.2±1.6)分、(10.9±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对照组出现3例体重升高、3例失眠、2例恶心、4例锥体外系反应、2例泌乳素上升,发生率为31.11%;观察组出现2例体重升高、1例失眠、1例恶心、2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泌乳素上升,发生率为 15.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由于其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较难发现,再加上病情重复发作,因此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外该类疾病往往累及患者思维、认知等方面,病程越长,越可能对其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5]。

氨磺必利属于苯甲酰胺类药物,它对于多巴胺D2及D3受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当氨磺必利用药剂量较低时,则其对突触前D2及D3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可显著缓解阴性及抑郁症状[6];当氨磺必利用药剂量较高时,则其对突出后D2及D3受体具有良好的拮抗功效,可降低多巴胺结合位点,同时缓解阳性症状,并降低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利培酮可与 5-HT2及多巴胺D2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但其易导致运动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有效率、PAN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综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1] 陈钰,苏邹.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30-31.

[2] 刘林晶,刘家洪,唐伟,等.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4):249-252.

[3] 沈渔邨. 精神病学[M].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46-251.

[4] 周海,吕丽娜.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临床探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99-100.

[5] 宋桂清,孙长友,李云峰.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61-62.

[6] 黄素培,张瑞岭,王来海,等. 氨磺必利的药理学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679-683.

[7] 陈志强,周峰,陈惠萍.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药师,2015,18(2):280-283.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CONG FengyunSix Ward,Mudanjiang Nerve and Mental Hospital,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00,China

R749.3

A

1674-9316(2016)14-012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80

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六病区,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

猜你喜欢
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