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报告*

2016-02-06 04:59林珠凰陈莹巧谭春春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大学生

吴 云 林珠凰 陈莹巧 谭春春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0



关于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报告*

吴云林珠凰陈莹巧谭春春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本调查是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整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弱程度及实际操作能力,便于我们能及时分析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促使其更加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教育

由于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薄弱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大学生遇害事件频频发生。2014年10月9日中午,广西师范学院一宿舍起火千余学生疏散;2014年4月17日,5名哈医大学生在京实习期间,因煤气中毒死亡;2014年8月,两名女大学生搭黑车遭抢劫,“黑色开学季”全国女大学生遇险事件频发……

作此调查是想借此机会剖析这些大学生意外事故发生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直面剖析失事原因,给广大学生以及相关部门自省与防范之用,降低同类事件的发生率。

一、在调查对象自我保护意识认知,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抽样调查的500名学生群体中,4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安全意识一般,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非常强的安全意识,1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安全意识较强,1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安全意识不怎么强,需要在今后生活中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由此可见,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九成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实际情况中是否能够及时采取相关的自我保护的相关技能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在调查对象中,有50%的大学生表示看到相关的安全方面的知识会留意,31%的大学生觉关注安全方面的知识,而仅有5%的大学生不关心安全知识。由此可见,被调查的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情况,在信息交流异常便捷的时代,手机无疑成为媒介交流中的主力军。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学生能够注意到电子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95%的大学生在手机的充电过程中使用手机,而仅有5%的大学生在手机充电过程中从不使用手机。

寝室的财产安全问题,是校方和学生个人集中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里,曾发生数起寝室电脑被盗事件,由此校方加强管理学生寝室安全问题。在调查中,近九成的大学生在每次出门前都会仔细检查房门上锁的情况,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十分重视寝室财产安全问题。

放置在橱柜的消防器材,是大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务,调查显示,29%的学生会关注放在橱柜里消防器材的使用说明,71%的学生并不会关注消防器材的使用说明。由此不难得出,大多数大学生对消防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关注不够,如若发生火灾,不利于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大学生财产安全知识情况,在盗窃案件多发的今天,财产安全值得每个人的关注。在此次调查中,64%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外出或在拥挤的场所选择将现金和贵重物品放置在提报或背包里;近25%的大学生将现金放在衣袋里;5%的大学生将现金和贵重物品拿在手里。同时发现近61%的大学生有将信用卡,汇款单和重要证件放在一起的习惯,这反映如果发生盗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失主的财产损失程度。

四、大学生人身安全知识情况,近年来,大学生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群体,住宿的安全问题成为大学生外出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大学生优先考虑旅店周围的治安,同时调查发现,在出行时,30%的大学生在乘坐出租车时,从不关注车主信息和车牌号,40%的大学生在乘坐出租车时,偶尔关注车主信息和车牌号,28%的大学生在乘坐出租车时会主动关注车主信息和车牌号。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多种叫车日益方便的今天,社会上仍然存在不少违法的黑车,而主动关注车主信息和车牌号有利于保护自己。

根据部分大学生受害原因的分析,有86%的大学生在和陌生人交流时,不会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仅有5%的大学生会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9%的大学生会无意识透露给他人。并且23%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可能遭到侵害的自身原因是无警戒心理,安全意识薄弱,24%的大学生认为是遭遇困境时,欠缺自我保护能力;16%的大学生认为是轻易相信陌生人,缺乏法律教育;15%的大学生认为贪图小便宜,面对搭讪、邀请不拒绝;14%的大学生认为不善周旋,触怒犯罪嫌疑人。造成大学生受到侵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者认为主要是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社会上部分大学生的遇害,因此现阶段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的欠缺,也成为大学遭到侵害的原因之一。

五、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五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就人身安全问题展开相应的应急培训、讲座是有必要的;仅4%的大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由此不难得出,开设相应的应急讲座、培训迎合了大学生想要增强安全知识的需要。同时46%的大学生希望以面授加网络的形式参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理论课程,通过

现场指导、实操技能的机会、讲授防身技能的视频和推送课程资源等方式学习法律维权基础知识、防身技能、防范技巧、谈判技巧等一些实用性知识,这为以后开设安全课设提供了方向。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认为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安全培训课程比较合适,25%的大学生认为长期开设安全培训课程比较合适,11%的大学生认为在实习、毕业离校前进行安全培训课程较适宜。

综上知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但是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开展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苑长军.学生宿舍突然起火千余学生急忙疏散[N].南国早报,2014-10-10.

[2]刘洋.哈医大4名学生煤气中毒身亡案7名被告均称无责[N].2014-04-1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033-02

基金项目: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关于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编号:DC201504)。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