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2016-02-06 04:59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思想

高 鹏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浅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高鹏*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型的时期,互联网文化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家庭、社会应采取多重措施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文化;思想;对策

自从1994年互联网技术正式开始在我国进行广泛的应用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据2015年7月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而2014年12-24岁的网民占我国总网民数的39.5%,其互联网普及率为73.6%,青少年是互联网用户的一大主力军,其受互联网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一、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发展和传播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2]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网络文化产生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其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优越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文化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会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影响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方式。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积极影响

1.拓宽了青少年的眼界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青少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无论是获取信息数量还是速度,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网络文化增加了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了原有的信息获取方式。网络文化中包含网络新闻、网络百科、网络问答等多种信息获取方式。其中网络新闻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且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其他新闻媒体形式所不及的特点,这对于拓宽青少年的眼界,促进青少年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百科和网络问答是尽心年兴起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类似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百科类网站可以让网民检索需要的内容,而且可以将自己专业知识编辑成词条供网民查阅,这一点上也加大了网民之间的信息交换,使知识传播更加便捷。网络问答是网民通过将问题发布到网站平台,并附加虚拟金币等作为奖励,悬赏出自己满意的答案的一种方式。这方面的网站有百度知道、搜狗问问、知乎等。青少年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文化,可以了解到多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拓宽青少年的眼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2.网络文化增加了青少年的沟通交流的机会

青少年时期正是需要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期。但是由于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限制和学习压力使得他们缺少时间和机会来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提高社交能力,满足自己的交往发展需要。而网络中的博客,微博,论坛,即时通讯,网络空间等提供给网民丰富的交流方式。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广泛的和他人进行无地区限制的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促进自身思想的成熟,思维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3.网络文化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网络文化中不乏优秀的影视、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这些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不但可以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身心愉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放松,而且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奋发向上,为青少年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动力。比如青少年在观看了网络上的革命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后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放松的同时会受到其包含的革命精神的激励,促使青少年努力奋斗,克服学习,成长中的困难。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消极影响

1.对青少年政治意识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其中不乏与我国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的思想观念。比如西方国家经常在人权问题上对我国进行抨击,诋毁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其通过博客、论坛、邮件等多重手段进行传播,而且内容通常隐藏在爱国主义思想之下,使人们很难分辨出来,从而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而且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心智也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很容易被西方的自由民主化思想所蒙蔽,甚至被西方国家所利用,成为其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2.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由于其心智尚未成熟,思想意志薄弱,在面对网络文化中的诱惑的时候缺乏自控力,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疾病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成瘾,简称网瘾。青少年网瘾大致分为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超载成瘾和计算机程序成瘾等5种情况。[3]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排在5种情况中的首位,近一半的网瘾青少年属于网络游戏成瘾。由于过分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瘾青少年往往通宵玩游戏。这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甚至严重时会造成猝死,酿成悲剧。2007年6月8日新密市一名中学生通宵上网后在回去的路上猝死。网络游戏成瘾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智,造成青少年思想混乱,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最终造成惨剧。2015年9月11日两青少年因为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现实生活中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情节,将2名老人残忍杀害。

3.对青少年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的影响

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犯罪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会降低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削弱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网络暴力文化是指坚持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为规范的亚文化[4]。在暴力文化中,人们崇尚暴力,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由于其思想并不成熟,很容易被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所影响,将其代入现实生活中,导致道德行为失范,甚至触犯法律。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巨大。目前互联网上色情信息时常隐藏在某些网页中,青少年在弹出的色情画面和提示语言面前,很容易被其诱惑,导致沉迷网络色情,精神萎靡,道德滑坡,将其引入歧途。近些年被网络色情所影响造成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时有报道。

三、趋利避害,应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和青少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我们应该积极的应对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这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青少年的成长和家庭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其中各种网络问题与青少年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因素是分不开的。所以家庭应该积极承担起解决青少年网络问题的重大责任。

1.加强生活中与青少年的沟通交流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花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谈心,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空虚,心情压抑。青少年这种空虚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于是渐渐开始用网络来填补这种内心的空虚,最总发展成网瘾。因此,青少年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不仅要对子女进行物资上的付出,更要关注子女的精神需要,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弥补青少年的精神空虚感。

同时,家长在同子女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态度,为其营造一个和谐的沟通交流的氛围,不要将一些负面情绪带到交流中。否则会使子女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内心的真是情况,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激化,使沟通失败。

2.正确认识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家长不了解互联网,在互联网这一问题上与子女有着较大的观念差异。青少年的父母在自己的意识中对互联网往往采取否定的态度,严重影响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就需要父母多对互联网进行了解,主动接受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学习计算机网络技能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使用水平。在了解互联网的基础上引导青少年子女正确使用互联网,树立良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同时要了解子女在互联网上访问了什么网站,进行了什么活动,并关注子女的变化,在发现子女被不良信息影响、出现网瘾等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子女的上网行为,防止问题愈发严重。

3.树立榜样形象,提高道德修养

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其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高低更是直接影响到了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程度。因此,在充斥着各种不道德和违法现象的网络环境中,青少年更需要家长作为自己的榜样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树立法律意识。这就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以此来教育子女。并且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家长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健康上网,避免被青少年盲目模仿。

总而言之,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子女进行关心,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并在子女上网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社会的责任

现实社会中政府监管部门、网络运营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等多种主体在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的影响这一问题上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对于他们都负有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消除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问题的社会责任。

1.政府加强监管,创建和谐网络环境

政府是网络环境的最根本的管理者,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力度对互联网文化进行监管。执法部门应该切实加强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查处,对不良网络文化的传播进行严厉的打击。同时,立法部门应当对现实状况进行不断的研究,对于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空白及时进行立法或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和谐的网络空间。

2.运营商规范接入制度,提供安全上网环境

网络运营商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企业,在我国主要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铁通等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这些运营商在负责维护网络畅通运行的同时有义务对互联网接入用户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对于发现的任何提供非法网络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应当切断其互联网接入服务,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3.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加强自律意识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是指在互联网上提供大量丰富且实用信息的服务提供商,比如腾讯、百度、网易、搜狐等都属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他们作为参与互联网市场中的主体,通过在互联网上提供搜索服务、新闻服务、电子邮箱服务以及音视频等服务取得商业利益的同时,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追求其经济效益,更要对社会负责,注重其社会效益,做到不发布,不传播互联网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互联网有害信息,促进绿色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青少

年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在看到网络带给青少年方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负面影响。在面对青少年思想的负面影响时,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明确各自的责任,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打造绿色网络文化空间,为青少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07.

[2]百度百科:网络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41061.htm#2_2.

[3]罗爱国.互联网与青少年个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

[4]林迎春.浅论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王凡.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动力结构分析[D].中南大学,2013.

[6]郑嘉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5:221-222.

[7]李翠婷.网络流行语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3.

[8]王可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环境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D432.6;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093-03

*作者简介:高鹏(1993-),男,辽宁沈阳人,汉族,渤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本科生。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青少年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