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6-02-06 04:59冯亚林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冯亚林

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5



浅析高等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

冯亚林

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高等院校学生的个人思想素质将会直接决定其职业素质,在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结合高等院校学生当前思想状况特征,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过去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要求。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属于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高等院校应当努力摆脱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树立起与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思政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出一个新的符合实际的思政教育模式,从而真正提高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

从广义上来说,思想教育即是针对人各方面的思想、观点所展开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说即是培养一定价值观念的教育;而政治教育往往是有目的的形成人民的某种政治观点、信念以及信仰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是我党重视的一项工作,强化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即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结合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对各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之后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活动结构和配套的策略,是具备固定倾向的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学习为中心,以实践为方法,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能力提升为主体,以职业生涯指导为主线的一种新方法、新手段[1]。

二、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一)树立协同创新的新理念

高等院校应当尽量的抛弃和转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大部分高等院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较雄厚,但是实际工作开展起来却起不到效果,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相互之间工作联系沟通不紧密,并未真正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因此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应当坚持开放的理念,具有建设性的思维,树立协同作战意识,防止存在内部各部门之间固步自封、信息保守、甚至相互拆台的问题。高等院校可以从教育者、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平台等各个方面来寻求协同发展,以合作创新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的出发点,从而尽可能的整合校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巩固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开创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

(二)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后盾。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时,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在校内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轻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有了大环境的帮助,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有发挥和发展的平台,才能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营造良好思政教育环境时,不单单应当着重对校园网络、校报、广播以及宣传栏的利用,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互联网这一高效开放的传媒平台,利用新途径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在实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工作中,必须要充分的借助于平等、开放、高效的互联网平台,帮助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尽可能的发挥和提高。

(三)构建系统化管理的新模式

首先应当制定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集中管理制度。应当要将高等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统一领导起来,清晰的制定出思政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详细的任务;其次应当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健全思政教育和科研工作机制。定期举行全校、全院或者全系、跨系、跨院的学科间的思想政治研讨活动,从而真正了解和掌控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思政教育工作和高校内部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协同研究、统一部署、贯彻落实;最后应当完善舆情监督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敏感问题或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的工作水平。

(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导师制

思想政治导师制指的是高等院校的辅导员、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建立联系,借助于各种渠道来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和引导工作,从而让高校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学生到职业者的身份转换。导师制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比较类似,也有助于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方面必须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打造多梯度的工作队伍。一是应当构建由高等院校中理论知识牢固、业务水平较强、思想认识较高且教研水平高的专职专业型思政教育队伍,从而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工作;二是应当构建由高校内外党政领导、专家等构成的专家型思政教育队伍,定期到校内组织讲座教育活动,传授实用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交流[2]。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事业要在当前这样的新形势下获得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必须要进一步的创新。在新时期,高等院校应当坚持从大学生实际思想状况特征出发,紧紧围绕开放、人本以及实效三大要素,探索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从而真正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不断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开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科技展望,2015(27):25.

[2]周子靖.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01):7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100-02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