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圆券——国民党败亡的催化剂

2016-02-06 04:59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民党催化剂

王 蓓

空军预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9



金圆券
——国民党败亡的催化剂

王蓓

空军预警学院,湖北武汉430019

摘要:金圆券是国民党政府继法币之后发行的一种纸币,1948年8月20日发行,止于1949年7月3日,历时仅10个多月,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货币之一。并且金圆券贬值速度空前,短短10月余,贬值超过2万倍,最后形同废纸。被国民党政府视为“救命稻草”的金圆券是如何成为国民党最终败亡的催化剂的?这与一位共产党人是有着一定联系,他就是潜伏进国民党经济高层冀朝鼎。

关键词:金圆券;国民党;败亡;催化剂

一、红色经济学家的潜伏

伴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与美国进行贸易的东南亚通道被中断,冀朝鼎经党组织批准,毅然回国。党组织考虑到他长期旅居国外。党员身份从未公开,同时他在国民党上层人士中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因而决定让他在国民党政府中从事地下工作。回国后的冀朝鼎任职于平准基金委员会,是当时的秘书长,陈光甫则是主任。平准基金会是用美国提供的外汇来稳定国民政府货币组织。在共事期间,冀朝鼎向陈光甫获得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和指点,他详细了解了一个国家外贸体制的运作机制和特点。同时,他开始接近国民政府的实力派人物——财政部长孔祥熙。

由于冀朝鼎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斗争艺术和有利的社会关系,使得孔祥熙对其十分的赏识和信赖。因此在1944年,冀朝鼎被孔祥熙任命为中央银行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并带他参加了,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立世界银行的会议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于外汇与法币之间的关联密不可分,冀朝鼎当时又任职于领导外汇的核心部门,所以他对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当的发言权,他也渐渐被认为是国民政府最重要、最信任的经济学家。”在得到了美国方面和孔祥熙的认可和推动下,冀朝鼎在平准基金会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拥有一亿美元基金的基金会,所有的日常业务都由冀朝鼎具体操作执行。

二、金圆券的出台

1948年,国民党政府的财政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的内战形式,使得军费开支巨大,庞大的财政漏洞需要填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党政府却通过滥发纸币的形式来缓解该局面,却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不良影响。加上当时四大家族与贪官污吏以及各种奸商互相勾结,强取豪夺。营私舞弊,囤积居奇,使得国民统治区出现了经济破产百业凋敝的残像。

通货膨胀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948年夏,法币发行额达到了660万亿元的数目,是抗战前夕发行额的47万倍,而物价则较抗战前上涨了600余万倍。法币膨胀连带物价飞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苦不堪言,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衣食住行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此时,国统区涌来了反饥饿反内战的运动浪潮。

到国民政府统治末期,由于在国民党政府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加上孔祥熙和宋子文对他的信任,冀朝鼎参与了号称世界最大币改的金圆券改革。他替国民党设计出用金圆券强制收兑法币的法案,建议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此时,在政治、军事上皆陷入困境的蒋介石也把这次币制改革看作是挽救危机的唯一出路。他表示,“金圆券方案设法拯救财政,收集金银外币,管制物价都是必要的措施。”并声称:“共产党最怕两件事,一个是世界大战,而明年大战就可爆发;再一个是改革币制,稳定经济。”蒋介石的态度表明,币制非改不可,金圆券必须发行。

1948年夏,国民党政府经过仔细揣摩,决定实行经济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发行金圆券、限制物价、收兑人民所持金银和外币等内容。企图通过这次所谓的经济改革来改善当前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窘态,尽力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国民党统治。

三、金圆券的崩溃

金圆券发行以后,政府用1元钱换取老百姓的200元伪币,于是国民党暴富,百姓暴穷,因此经济崩溃,爆发了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也加速了国民党通知的灭亡。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布的《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面额为20亿元。金圆券一元折法币300万元,强制收兑民间金银外币,黄金1两兑金圆券200元、白银1两兑金圆券3元、银币1元兑金圆券2元、1美元兑金圆券4元,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违者没收。金圆券由于没有严守发行限额,造成恶性通胀令民间经济陷入混乱。自1948年8月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金圆券只使用了十个月左右,贬值却超过二万倍。可以说,金圆券发行10个月的贬值速度比法币发行14年的贬值速度快得多。

金圆券的发行和流通使“与民争利”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其中,城市内的小中产阶级受金圆券风暴影响最大,由于资金和资源有限,他们没法像大资本家一样去保护自己仅有的财产,保留着对政府的最后一丝信任,也处于金圆券发行初期被迫,将积攒多年的财产全部兑换成了金圆券,在恶性通货膨胀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有的甚至变得一无所有。作为当时社会阶层中最反共的城市上层中产阶级,手中仅剩的少许余财也被束缚在金圆券上。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本来财富就不多,再加上金圆券风暴的冲击,对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点信任和支持,也同金圆券一样化为乌有。

恶性的通货膨胀的肆虐也严重影响了国民党政府的部队,在此期间,很多军队内部的高级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将领导的军饷用在抢购黄金和美钞上,使其手下的士兵们得不到应有的军饷,不但基本的生活保障被剥夺,同时精神上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时国民党的高级将官宋希濂都说:“由于物价飞涨,待遇太低,士兵吃不饱、穿不暖、面黄饥(肌)瘦、精神萎靡,许多下级军官每月所得,不能维持其家属最低限度的生活……这怎能维系军心使之杀敌致果呢?”当时的中下级军官情况尚且如此,而处于最底层的士兵的状况变更加糟糕了。而且在当时军队中很大一部分的士兵是通过强制征兵而来,大家本身就不支持国民党政府反人民的内战形式,更不愿意为此卖命,加上当时的军饷状况,因此,士兵们士气低落,战斗力每况愈下。

国民党政府虽然因金圆券发行,搜得民间的数亿美元金银外汇,却同时也失去了国内人民的信任与支持。1948年中,国民党在军事上已节节失利,广大民众也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金圆券发行的越多,民众就越恐慌。金圆券风暴彻底瓦解了广大民众对国民政府的信赖和支持,士兵的士气也消失殆尽。金圆券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恶性通货膨胀的不归之路,也加速了整个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迅速崩溃。

冀朝鼎通过各种经济策略,将国民党的金圆券变成废纸的同时,使其在内战中丧尽民心,最终一败涂地,这使本就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在经济基础这一环上被重重击垮,可谓手段高明。

[参考文献]

[1]吴翔,周文娟.国民党政权在抗战后走向败亡的经济原因[J].文史博览(理论),2014,08:4-5+8.

[2]王海蛟.1948年金圆券的发行及其最终命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07:104-116.

中图分类号:F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136-02

猜你喜欢
国民党催化剂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快过关了
废Pd/Al2O3催化剂综合回收钯研究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解放战争消灭国民党军的总人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