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电影《亲爱的》的独特叙事艺术探析

2016-02-06 04:59杨艳军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叙事伦理

杨艳军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陈可辛电影《亲爱的》的独特叙事艺术探析

杨艳军*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亲爱的》这部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体现社会热点问题,触及敏感性话题,叙事方法独到:独特的煽情手法多视角的叙事方法、法律与人性的伦理冲突充分展现了文艺电影的艺术魅力,对未来华语电影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煽情;叙事;伦理

在商业片快速占领市场的同时,文艺片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窄,而陈可辛的电影《亲爱的》作为一部文艺电影,为文艺片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亲爱的》似乎是颠覆了陈可辛一贯运用的大腕,华丽镜头,改成了朴实无华的镜头,做出了一部叙述着故事的半纪录式的新闻片。谁是主角呢?每个人都是,每个人也都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丰富的情感,每个人即是故事发展的承载,也是宏达故事背景下的主角。

一、独特的煽情手法

陈可辛说:“哭了而不会觉得你在煽我情是最重要的,不能硬来,得在剧情上、故事上打动人。但那个线其实很难拿捏……。”

黄渤作为这部戏的主演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在他的观点里,他认为他对以前所做过的表演都是非常理性的。然而《亲爱的》这部戏则超脱了这些内容,充分唤醒了黄渤感性的意面。对于黄渤来说,这部戏像一只手一样触摸到了他的心灵,引起了其内心深处的共鸣。当然,对于在这部戏中被感动的绝不仅仅是黄渤,作为演员之一的郝蕾也有着同样的感受。郝蕾曾经透漏,郝蕾在整部戏的演出过程中,哭泣的情绪一直伴随着他们始终,她看到了黄渤和张译的表演后,在现场被动容。

陈可辛只用了三招,就让观众卸下了防备,偷袭了观众的泪腺。其中之一就是适当加入喜剧元素。故事未跌入一个深不见底的绝望中。例如,感谢宴上,主人公对韩德忠说你帮了我们这么大忙,孩子应该叫你“爹”。这句话充斥着浓烈感情,但不免会让气氛变得尴尬。韩德忠巧妙的对孩子叫了一句“爹”让这种尴尬瞬间消散,观众笑了,自然也消除了诸多防备。之后韩德忠一段内心情感的表达,又让观众的眼泪忍不住得流了下来。

二、多视角的叙事方法

影片由两个很分明的段落组成:失而不见——黄渤找孩子;见而不得——赵薇要孩子。

在第一段落里,没有过分的转折和跌宕的故事情节,反而依靠演员的演技直接的表达情感。寻子的艰难,使观众不自觉的站在了黄渤的角度来看待事件。

第二个段落,陈可辛变出其不意,创造了诸多颠覆逻辑的故事情节,出卖肉体只为求得工作证,表面尖酸刻薄内心柔软热情的律师,还有就是影片的最后开放式的结尾。一切一切,相对于第一部分黄渤寻子的坎坷遭遇,赵薇的这一部分相对是弱的。严格来说情节只有一个:跟福利院打官司。

前后故事对于观众情感的冲击,从可怜心疼失子的主人公,憎恶人贩子,到之后看到李红琴所做的一幕幕,一种只可以称作“伟大”的母爱。相信每一位观众的内心都是矛盾的,对于道德法律的认同和人性的本真,本身就是矛盾的。也充分表达了陈可辛想要表达的一切一切。

三、法律与人性的伦理冲突

事实上,《亲爱的》这部戏反映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一起孩子丢失事件,然而,在这后边复杂的人性都显露了出来,每个人的内心都完完全全的显露到了这其中,从这个角度出发,《亲爱的》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个好故事。这也是其尤为令人感动的方面。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部戏的前半部分演义了一个破碎的家庭,这个家庭之所以破碎的原因就是失去了二字。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寻找自己的孩子是唯一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到了这部戏的后半段则是另一个心酸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一个脆弱的农村妇女为了孩子的抚养权抗争体制。

在这部戏里,佟大为饰演了一位律师。在他对李红琴进行法援的时候,具体说到了这些,那就是,法律和个人究竟哪个比较重要。事实上,他的观点是法律是凌驾于人的感情而存在的。在法律面前,无论她是如何深爱着这个拐来的孩子也无法获得法律的同情。人是感情动物,法律是理性戒条,法律与人情之间的矛盾,注定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四、演员的真实表演

演员往往是形象展现影片故事情节、结构、情感的最核心部分,一位好演员往往会拯救一部普通的故事,也会让一个精彩的故事变为经典。

多数情况下,小人物都是主角的一个人物道具,是符号性的、脸谱化的。这个戏的小人物都是活的,特别是韩总,给观众的印象特别深。

尤其是他坐在车里发短信那段,当时他脸上的表情让很多观众都不会忘掉,可以说是绝望,可以说是伤心,可以说是羡慕,也可以说是嫉妒。“我做了那么多,偏偏找到的

是你,我找不动了”。这个设计太人性化了!谁在内心都不能否认,但谁都不会把这一点表现出来,这是真实的人性。

韩总是有人物深度的。包括他对吃猴脑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从韩总的话语,能知道他的人生经历。他不是一个裹在象牙塔里的人,他是曾经千山万水、心中有丘壑的人。所以他才能有这种淡定和组织力,把这些被命运击垮的人组织在一起,相互给予力量,结果最后他自己扛不住了,而扛不住了之后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疲惫和绝望,依然是有深度的绝望。

《亲爱的》之所以不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这只是市井众生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邪恶的,也都会有善良的一面。《亲爱的》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悲情的,都是这个无奈社会生活之下的一只蚂蚁。也正是这种相同的悲情色彩,串联起了每一个身世、家庭、情感、生活状态大相径庭的众人。《亲爱的》的出现,不仅对于今天的电影市场,对我们今天重建中国电影的形象,也是一股新鲜力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143-02

*作者简介:杨艳军(1979-),男,赤峰学院文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教学与摄影摄像,微电影拍摄。

猜你喜欢
叙事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科技伦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