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刍议——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2016-02-06 04:59高天方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校

高天方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湖南 长沙 410010



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刍议
——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高天方*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湖南长沙410010

摘要:作为高校来说,班级管理往往以小见大反映高校整个管理的良性秩序。基于此,全文通过相关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长沙师范学院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本文提出的创新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校;创新建议

高校班级相当于企业的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更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但高校与企业不同,团队成员都是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特别是当前这些学生都是具有个性十足的95后学生,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与学生对于班级诉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一、长沙师范学院学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沙师范学院系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由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县立师范学校,2013年4月学校由专科院校正式升级为本科学校,定名长沙师范学院。2014年12月5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南(星沙)、北(安沙)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100余亩;本、专科专业41个,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900余万元,纸质图书50余万册。在职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60余人,博士40余人。近些年来,长沙师范学院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各项制度的同时,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各方面的素质。看似和谐的班级氛围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来说:

(一)集体意识淡漠

长沙师范学院与其他高等学府类似,每个班级学生上课都无固定的教室,而且很多学科上课都集中安排在一个教室,且有不同班级的学生一起听课。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教室,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流动性很强。另外,学院进行的是学分制考核,里面同时还包含有公修课、双学位双专业的课程,这样,学生上课会接触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这样导致学生对固定班集体的意识并不强,加上学院专门安排的宿舍区也是分散形式的,学校发布的信息会由开班会改变电话联系。

(二)管理职能作用不突出

班级管理很大程度倚赖的就是学生干部,起着在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桥梁。而班风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平。但学院各班级管理中,学生干部虽然经过精挑细选,但是大学校园的管理和初高中并不一样,所以在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时,有些会按照高中时期的做法,当辅导员的传声筒,被动的接受任务完成任务;有些则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导致工作中马马虎虎,顾此失彼的现象很多。

(三)缺乏具体目标导向

学院里每个班级中的一些学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没有奋斗目标。而班级组织建设的目标是由个体小目标组成。所以缺乏学习热情与目标的学生会影响其他学生,最终班级学风建设大打折扣。

(四)班级管理模式未能与时俱进

长沙师范学院当前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多都是延续了以前的管理特色,不能很好凸显当下学生的个性与风采。导致学生没有班级管理概念,只有个人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长沙师范学院学生班级管理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原因

一胎制影响下的独生子女在学院中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其自我意识较强,在家里是受宠的小皇帝、小公主,思想上较特立独行,特别缺少困难问题进行团队协作的观念。加之学生进校后,对于大学生生活充满想象,可是理想与大学班级组织现实的差距,导致学生极易产生反感情绪,进而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恋爱与网游等活动中。

(二)班级管理方面原因

在班级管理方面,虽然有严格的班纪班规制度,但没有良性沟通的机制。师生之间也欠缺沟通的手段,导致班级同学间会产生误会。大学生也一样是长不大的孩子,如果采用的是一些严厉的手段,会导致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效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长时间积累下的矛盾问题会影响班级的和谐和凝聚力。

(三)老师方面原因

作为老师来说,并没有引导学生做一个具体的学习规划设计,导致学生入学后易变成“无目标、无计划、无理想”三无人员。这或许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但作为老师来说,应该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做好职业与人生规划,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向上的学习气氛。

三、长沙师范学院学生班级管理创新建设

(一)创新班委选举

如何将学生的自我意识放在班级管理方面,本人建议可以通过轮流学生干部管理机制来进行。现有的学院都是精挑细选中挑的,这种方式只能让少数几个学生培养到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所以可以通过班干轮换制,让班干惠及每位学生,不仅能挖掘所有学生的领导潜质,也能增进个人集体主义观念。以大一新生为例,可以让班级里每几人组成一个班干团队,定期组织户外班会,在班会中组

织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整个班级的团队意识。

(二)创新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现代管理制度,不仅要用传统的班级班规,还要开发班歌、班报、班徽、班服等活动来进一步强化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如此,班级管理中要将现有的班级内部职能管理进行分解与整合。其必须保证自我管理的同时,又能相互约束,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构建班级管理文化长效机制。以长沙师范学院某班30人为例,采取轮流执勤对班级上课考勤、请销假等日常事物兼管,还要针对每个学生兴趣特点安排具体的职责。爱好体育的组成体育班干团队,学习好的组成学科兴趣小组,爱好文艺的组成文艺骨干份子等等,以团队带班级,进一步强化班级班风建设。

(三)创新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这里,将班主任和辅导员列入班级花名册,作为班级成员带头参与班里活动,并有意识的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利用其人格魅力,强化班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开发,引导学生如何在班级中找存在感和归属感。

四、结语

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异曲同工,但却有所不同。因为学生不是员工,老师不是老板,所以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打破定势思维,大胆探索,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和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志伟.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考试周刊,2013(17).

[2]申花.我国高校学生质量下降原因之另解[J].宿州学院学报,2015(2).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158-02

*作者简介:高天方(1985-),男,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长沙师范学院讲师,摄影专任教师。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