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探讨

2016-02-06 04:59章荣辉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设计

章荣辉

芜湖市龙潭园景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探讨

章荣辉*

芜湖市龙潭园景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可持续经济的政策号召,各大城市在园林绿地设计方面都开始朝着节约型的方向发展。而使用雨洪管理技术,能够使城市的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继而为园林绿地实现节水管理提供新的途径。因此,本文对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洪管理;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

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很多城市都陷入到了洪涝灾害中。但与此同时,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又没能得到解决。考虑到这一问题,人们开始从雨水管理角度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从而以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对城市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雨洪管理与节约型园林绿地

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的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紧缺现象并存的发展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城市设计和建设了雨洪管理基础设施,从而试图通过雨洪管理将城市内的雨水在最短时间排走。但是,使用这样的雨洪管理技术依然无法解决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取可持续的雨洪管理方式,从而通过完成雨水的储存、传输和净化实现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所谓的节约型园林绿地,则是各大城市采取的一种用水最少、用地最少和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的城市绿化模式。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承担起储存和净化雨水资源的工作。所以,城市园林绿地可以算是实现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载体[1]。与此同时,利用雨水进行城市园林绿地的灌溉,也能够减少该种绿化模式的用水,从而为该模式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可以雨洪管理技术完成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从而更好的发挥该种绿化模式的作用。

二、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

(一)设计原则

想要利用雨洪管理技术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还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一方面,为了实现绿地设计的整体目标,还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使雨洪管理设计与其他环节的设计相互协调。比如,休闲设施和娱乐设施的造型设计就应该向着有利于排水的方式发展,园林中的植物也应该选择更具有雨水控制效果的种类。另一方面,需要遵循专项设计原则进行控制雨水径流的专项设计,从而在确保雨洪管理效果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比如在管线布设方面,就可以使用一些具有环境美化功能的地面排水设施,从而使绿地的美感得到增加[2]。此外,需要遵循利用原有自然排水条件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对园林绿地原本的排水功能进行充分利用,从而降低绿地的设计成本。

(二)设计方法

1.雨水蓄留地的设计

在园林绿地中设计雨水蓄留地,不仅能够起到排涝的作用,还能够在旱季将蓄积的雨水用于灌溉,从而达成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在园林绿地中构筑如人工湖一类的大型景观水体,从而使其成为园林绿地的雨水蓄留池,并且美化园林绿地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在居住区绿地和街头绿地等位置设计多功能的雨水蓄留地,从而将雨水径流的调蓄功能与其他社会功能结合起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设施设置在排洪压力较大和地势较低区域,并且进行场地渗透性和排水网布局等内容综合考量。

2.植物群落规划设计

在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时,还应该使绿地中的植物的储水和净水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还需要科学完成植物群落的配置,并且合理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一方面,应该多使用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从而使绿地的绿量得到增加。而根据植物群落生态特性,可以采取1:6:20:29的种植模式。另一方面,相较于外来植物,乡土植物具有更好的雨水滞留效果,并且长势较强,能够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3]。因此,还要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使用,从而更好的实现绿地的节水设计。

3.人工湿地规划设计

所谓的人工湿地,其实就是人为建造的湿地和沼泽等地表水体。在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时进行人工湿地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够对绿地的洪水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进行雨水中的污染物的清除,从而使园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在进行该部分内容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园林水流方式进行地表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的合理布局。其中,前者的设计更加注重土壤材料和湿地填料等内容,需要以固定水生植物的根系为基本设计目的,所以需要进行防水材料的铺设,从而避免地下环境受到污染。此外,为了顺利排水,还需要使湿地底部具有0.1%到0.5%的坡度。

4.园林绿地路面设计

在设计节约型园林绿地时,为了满足人们的游玩需求,还需要进行路面的设计。而从雨洪管理角度来看,可以使用透水路面进行路面积水问题的缓解,并且使园林绿地的地下水得到补充。同时,进行透水路面的铺设,也能够集中体现园林绿地设计的生态效应,并且使园林绿地的景观得到美化。比如,可以使用彩色混凝土透水路面的铺设,并配以景观喷雾系统,从而利用路面蓄留的雨水创造更好的景观效果。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设计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从而使园林绿地的节水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而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雨水蓄留地、绿地植物群落、人工湿地和绿地路面等各个环节的规划设计,从而使雨洪管理与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得到较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金云峰,杜伊.绿色基础设施雨洪管理的景观学途径——以绿道规划与设计为例[J].住宅科技,2015,08:4-8.

[2]马雪明,鲍金艳.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138.

[3]周禧琳,庞宏东,邓敬忠.节约型园林的生态设计原理及实施策略[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02:108-113.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166-02

*作者简介:章荣辉(1963-),男,汉族,芜湖市龙潭园景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与技术。

猜你喜欢
设计
二十四节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摇摇棒设计
基于ICL8038的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从平面设计到“设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