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的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

2016-02-06 01:11张瑜珂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演讲者毕业典礼语篇

张瑜珂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2016年中国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的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

张瑜珂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演讲语篇一直是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研究对象多为政治类演讲语篇,对教育类演讲语篇的话语分析则很少见。在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当应届毕业大学生作为受众时,演讲者们往往采取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观点,以期为这群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上好最后一课。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研究框架,以2016年中国9所名校校长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为研究对象,进行教育类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所有9篇毕业演讲都传递了对于中国未来一代的美好希冀与鼓舞。本文研究将为积极话语分析和教育类演讲语篇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积极的态度和能量。

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理论;毕业典礼演讲

教育类的演讲作为一种话语语篇种类,对于大部分受众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大学里的教育演讲往往会鼓励大学生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采取行动改变当前状况,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现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未真正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很有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所吸引,甚至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因此在大学校园里教授或者校长的演讲或者寄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大学生涯最后一站中的毕业演讲,既是离别赠言,也饱含了母校对毕业生美好的期望和最后的督促。本文将采取积极话语分析的方式分析2016年6月《人民日报》发布的9所知名高等院校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试图找寻这些语篇的构成模式,以及深层的积极的话语意义,以鼓励各地大学生们拥有积极美好的生活态度。

一、文献综述

积极话语分析(PDA)是马丁在1999年参加国际会议时提出的一种话语分析方式,它的提出对批评话语分析(CDA)是一种补充与反拨。马丁认为积极话语分析是对言语社区的一种架构,而批评话语分析则是对语篇解构的过程。批评话语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而积极话语分析则是强调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分析语篇,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国内专家朱永生教授认为积极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补充和反拔;批评话语分析语篇的选择范围很广,但最多的是能够反映语言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新闻语篇;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评价理论是其常用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政治性、经济性话语分析多局限于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本文将创新性的采用积极话语对教育类演讲语篇进行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也称作评价体系,是由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包括三大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评价理论是对人际功能所进行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主要用来分析作者和说话人的立场和态度。评价理论主要包括三个评价体系、态度、介入和级差。国内外利用评价系统中对政治性演讲或者新闻语篇的研究居多,但很少一部分运用评价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分析教育方面的演讲。因此本文将以评价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大学校长的毕业演讲,以期扩宽评价理论的研究领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具体集中于从评价系统的核心、态度系统及其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来探讨毕业演讲中的积极话语含义,从而促进教育类语篇分析的发展,扩大其积极的公众影响力。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9个著名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所涉及态度资源的词汇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对特别语句进行个案分析,以期发现此类教育公共演讲语篇中态度资源的各个子系统的分布情况以及此类语篇如何表达或传递出高校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向上的教育立场和态度。本文所采取的语料是2016年6月份这个在各个高校相继迎来毕业季之时,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共9所国内著名大学校长最新的毕业演讲。这几所大学校长的毕业演讲不仅可以广泛代表国内高校对毕业生的临别赠言与美好期盼,同时也对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所选取的语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针对两个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1)大学毕业演讲中评价系统下的态度资源的分布状况;(2)大学毕业演讲中如何用言语来表达积极的态度和立场。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

文章中文献综述部分已经提到过,评价体系中的核心体系为态度体系,其又被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级差。本部分主要分析讨论大学毕业演讲中与态度资源下的三个子系统相关的词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具体应用情况。

1.词汇层面的积极话语分析

态度资源的三个子系统中,情感系统是核心,它关系到人们自然拥有的表达感觉的资源。情感也可以分为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正面情感包括快乐、幸福、自信、激动等感情,相反的,负面情感包括悲伤、失望、无聊等感情。而子系统中的判断系统指的是一系列有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的意义。鉴赏指的是评价某种社会符号或者自然现象在特定领域内是否有价值。和情感系统一样,涉及判断和鉴赏系统的词汇也可分为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根据数据统计分析,9篇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中态度系统中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6年9所高校毕业典礼演讲中评价词汇的统计

如果单就词汇层面而言,各种不同词性的词,例如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词类可以明显表示评价,比较容易区别于那些非评价词汇。如果按照这种分类进一步统计的话,态度资源下的评价性词汇的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2016年9所高校毕业典礼演讲中态度资源的具体分布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在态度系统下的评价词汇中,积极性词汇占总词汇数的77.76%, 而消极性词汇占总词数的22.24%。因此,在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积极的词汇要远远高于消极词汇,也就是说此类演讲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要远远大于消极态度,这和教育公众类演讲的性质是一致的,教育类演讲本身就用来传播正能量,尤其是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给学生们以激励和鼓舞,使他们勇于直面挫折,敢于挑战未知,怀揣理想,不断奋进。表达情感、判断、鉴赏的词汇分别占总评价词汇的18.21%,49.22%和32.57%。其中表达判断的词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表达鉴赏的词汇,而表达情感的词汇所占的比例最小。就表2来看,在1 665个评价词汇中,不论是积极词汇,还是消极词汇,形容词占总数的比重最大。在1 294个积极词汇中,形容词占73.42%;在370个消极词汇中,形容词占69.46%。其它类词所占比重均低于形容词类词汇。

分析发现,虽然情感系统所占的词汇数量最少,但是情感系统对整个演讲中态度系统的实现还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研究发现在毕业典礼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达到各种目的, 需要在情感上引起听众的共鸣,调动情绪。因此,演讲者通过在运用情感方面的词汇,如多个演讲中所提到的“希望”“美好”“包容的”“感恩的”“欣赏”“喜悦”“幸福”等等词汇,以期站在听众的角度上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来达到自身的演讲目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判断词汇在演讲中所占比例最大。如“成功”“挫折”“楷模”“深造”“勤于思考”“勇敢”“孜孜以求”“有能力”“实干兴邦”“安逸”“和谐”等等。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积极判断都是用来判断社会条件、大学的好坏和学生的行为的。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判断资源是用来说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继续发扬学校的良好作风,坚守信念,保持韧性。另外,积极的判断的主要对象是应届毕业生们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行为。同时演讲者也运用判断资源让听众信服他们的演讲,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评价词汇中表现鉴赏资源的词汇占总词汇的32.57%,虽然小于判断资源,但仍占有一定比重。语篇中所出现的鉴赏类积极词汇,如“相信”“值得的”“动人”“深邃”“克服”“精彩”“不负”等等。分析发现,高校校长在运用表现鉴赏系统的积极的评价词汇时,主要是用来对学校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以及毕业生们对学校所做的贡献给予肯定,以引起听众共鸣。通过这些积极的鉴赏性词汇,演讲者可以获得听众们在态度上的信任和支持,并让他们坚信自己会拥有一个光明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母校满怀感激,最终使毕业典礼演讲达到最好的演讲效果。

在毕业典礼演讲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词汇都怀揣着美好的期盼,铿锵有力,鼓舞人心,其中不仅包含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热忱,也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毕业生们以及母校光明未来的最高祝愿。下面将以几个校长在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句子为例,具体分析在一些表达态度的词汇所表达的深层的积极含义。北航校长在谈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学校时说:“北航作为一所负责任,有理想的大学,从来都把办学精神与服务国家使命融为一体,瞄准世界一流彰显大学对社会的价值和责任。”其中“责任”、“有理想的”、“服务国家”“价值”等词汇都属于判断性词汇,“世界一流”属于鉴赏性词汇。这些词汇的出现,表现了北航作为国家一流大学的精神所在和责任所在,在毕业生们的心目中树立了北航积极向上的光荣形象,同时也让他们为能从这样一所有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大学毕业而产生自豪之情,并能从侧面鼓励他们秉承办学精神,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和学校的责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了大学生们真正意义的社会价值,他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华中大人,希望你们能发挥创新潜力,抓住创新机遇,实现自我超越。”其中表达情感的词“美好”“希望”,表达判断的词“奉献”“自我超越”,表达鉴赏的词“中国梦”“伟大的”“创新”,都表现出了演讲人对毕业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超越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表达了演讲人希望通过这些词汇向新时代的大学生们传递出积极的能量,伟大的梦想,增加信心与社会认同感。

另外,据统计,演讲中消极性词汇占总体评价性词汇的22.24%。如“精疲力竭”、“放弃”“艰难”“危机”等都是具有消极含义的词,但是在毕业典礼演讲这个环境中,演讲者这样表达更能使听众感同身受,同时用反问的语气,从侧面表达了演讲者不希望此类事情发生,希望听众能理解在未来的道路上纵使面临艰难险阻,也要有勇气和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因此,这种消极性词汇事实上表达的是更深层次的积极含义。

2.句子层面的积极话语分析

在进行评价意义的分析时,不仅要从单个的词汇方面入手,还要从句法层面,把其放在整个语篇当中,考虑上下语境因素,才能更好的分析演讲者所要表达的积极话语含义及其深层次的意图。下面将以两段话为例,并考虑现实语境或者社会语境的因素,对毕业演讲类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毕业典礼演讲中做最后的总结陈述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以上就是我要和你们分享的人生分水岭:正确的价值观、立即做、坚持做,以及充分利用八小时之外。再次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生的分水岭并非一处,也绝非一‘分’定终身,一‘岭’定乾坤。诸位既不要因过去的错失而垂头丧气,也不宜因现在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管过去如何,把握当下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朽的传奇,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即将从校园的庇护中走向社会和新阶段人生的大学毕业生们正面临着人生的分水岭,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也需要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即将面对的困难,戒骄戒躁。因此,演讲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与听众分享自身的切身体会,告诉大学生们如何做才能迎来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人生。并且感同身受他们可能会产生的“垂头丧气”与“沾沾自喜”的情绪,帮助他们看清世界的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勇敢的面对挫折,积极的面对人生。这样一段表达既向学生们传递了美好的期待,同时也有无限鼓舞。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在其以“寻梦,逐梦,圆梦”为主题的演讲中,也提到了“中国梦”这个大梦,也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带着逐梦的伟大理想开启新的人生,为和谐,美好的中国做贡献。樊丽明校长说:“百年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展现了几代人为民族复兴顽强奋斗的艰辛历程。作为将参与和见证百年中国梦最终实现的年轻建设者,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你们的个人梦想天然地、历史地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段话振奋人心,给出了应届毕业生们正确的价值标准。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断创新与拼搏。这样的话语不仅展示了中国不断向上的正确价值观念,也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鼓舞精神,催人奋进。使听众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时代责任与历史责任,与国家共呼吸,内心充满积极的正能量与无限的希望。

四、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毕业典礼演讲这样的教育类演讲中,表达积极态度的词汇和语句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消极性词汇和语句,因此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使用积极的词语和表达能够帮助演讲者实现演讲的目标,引起听者的注意和共鸣,从而向应届毕业生们传递正能量,增加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前的情况。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发表的9篇毕业典礼演讲作为语料,在数量上具有些许局限性。但同时本文创新性地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毕业典礼演讲语篇,对积极话语分析和教育类演讲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Hewings,2004.

[2] Hood, Susan. Appraising Research: Taking a Stance in Academic Writing [D]. Sydne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

[3] Martin J. R.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Solidarity and Change [D]. 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04.

[4]王振华.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 外国语,2001 ,(6):13~20.

[5]魏兴顺,姚小英. 语言的艺术 态度的载体——评价系统下奥巴马竞选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 ,(3):32~34.

[6]杨汝福. 从态度系统看喜剧小品的评价意义[J]. 外语教学,2006, (11):31~34.

2016-08-25

2095-4654(2016)11-0047-04

H03

A

猜你喜欢
演讲者毕业典礼语篇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学校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会计时的话筒
阅读自然的艺术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