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置空肠重建手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2016-02-08 12:0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4期
关键词:空肠胃肠功能消化道

间置空肠重建手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蒋 羽 郑茂松 吴雪雷 林阳峰

目的探讨间置空肠重建手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全胃切除术后对照组予以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采用间置空肠重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代谢指标、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营养指标较高,代胃肠管最大直径较大,代胃肠管内钡剂滞留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使用间置空肠法进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能改善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的发生,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间置空肠法;全胃切除术;重建手术;营养代谢;胃肠功能

胃癌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方法,其中全胃切除术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临床证实[2],但对患者消化道的完整性损害较大,如胃分泌消化液、储存食物、消化食物等功能均会受到较大影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进行消化道重建,且消化道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3]。本研究旨在探讨间置空肠重建手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73±5.49)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6.25±2.34)个月;其中17例胃体癌,15例胃底部癌,16例贲门癌;TNM分期:31例Ⅱ期,17例Ⅲ期。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0.76±5.86)岁;病程1~20个月,平均病程(6.34±4.23)个月;其中21例胃体癌,11例胃底部癌,16例贲门癌;TNM分期:26例Ⅱ期,21例Ⅲ期,1例Ⅳ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病理确诊;经过术前CT MRI等检查,临床癌症TNM分期Ⅱ~Ⅲ 期者;精神状态无异常,可进行正常沟通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无手术指征;伴发其他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造血功能异常;不愿进行手术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胃切除术,术后对照组予以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手术,患者十二指肠残端闭合后,于Treitz韧带下15 cm处将空肠切断。远端空肠结肠前上提与食道行端侧吻合,并在空肠时光吻合口下方40 cm将空肠输入端与空肠远端行端侧吻合。全胃切除术后观察组采用间置空肠重建手术,于离屈氏韧带下的远端空肠约20 cm处切断空肠,游离20 cm带血管蒂空肠,由横结肠的无血管区系膜处穿过,于横结肠上方的近端行侧端吻合食管操作,远端端侧吻合十二指肠,对游离口段空肠的段口端行端端吻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代谢指标、胃肠功能及并发症。(1)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分别于手术前、术后半年取患者5 ml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用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等营养代谢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代胃肠管最大直径、代胃肠管内钡剂滞留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3)并发症:滞留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消瘦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

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体重等指标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胃肠功能

随访半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代胃肠管最大直径较大,代胃肠管内钡剂滞留时间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临床外科技术的成熟,全胃切除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已成为临床治疗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全胃切除后患者因永久性丧失胃功能及食物正常的生理性通道被改建,易出现一系列近、远期并发症,临床将之称为无胃综合征[4]。全胃切除后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降低其生活质量,只有通过重新建立消化道,使患者具备部分胃功能,消化功能得到代偿,才能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但目前临床上存在70多种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因重建方式的不同,术后取得的成果也有所差别,如何选择消化道重建术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5]。

虽然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呈现多样化,临床也无统一的选择意见,但从患者术后并发症、消化功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1)可储存一定量的食物,确保营养消化与吸收;(2)符合食物经过十二指肠的生理通道,使食物排空与胰液、胆汁中的消化酶分泌同步,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可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有一定抗胆汁反流;(4)术式不宜过于繁杂,以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为终极目标[6-7]。纵观目前临床多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未发现何种术式可满足上述全部要求,术后均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加之患者丧失胃消化酶后,会出现胆胰分泌不同步化、原发性胰腺外分泌不足等,易引发消化、吸收不良等情况,因此寻求一种尽量适应人体生理状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意义重大。临床主要的重建术式大致可归于以下三类:(1)最简单的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操作极为便捷,但缺点太多,已逐渐被临床淘汰;(2)Roux-en-Y及袢式空肠代胃术,手术方法简单、实用,比较适用于年龄较大、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3)各式间置术,具有代胃、符合正常生理通道的优势,手术操作时间稍长于其他术式。目临床中最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当属Roux-en-Y及间置空肠法两种,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种消化道重建术进行对比发现,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体重水平均较高,观察组代胃肠管最大直径较大,代胃肠管内钡剂滞留时间较长,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使用间置空肠法进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对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状态具有积极作用。究其原因可能与Roux-en-Y法仅为单一的空肠袢,不具代胃作用有关,抗胆汁反流与储物功能较差,进食后食物排空速度快[8]。而间置空肠法将胃窦部切除,恢复胃肠道原始连续性,保留肠壁生理性运动功能,减少肠内容物反流现象,可避免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且间置空肠法形成的空肠管扩张作用更为显著,代胃肠管经代偿部分“容受性”储物代胃效果,可明显减少术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赵胜[9]等在其研究中表明,采用间置空肠法进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可形成较好的代胃肠管储物功能,避免倾倒现象与胆汁反流等情况的发生,恢复胃肠道原始连续性,确保食物能够顺利通过患者的十二指肠,有利于生理消化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另外关于Roux-en-Y及间置空肠法在手术操作难度方面相比,间置空肠法更具优势,其选择的肠管距重建部位近,术中可省去游离肠管与系膜的操作,且肠管不需要进行折叠和循环袢,减少吻合口的数目,临床操作更为简单、快捷。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代胃肠管最大直径(cm) 代胃肠管内钡剂滞留时间(min)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P 3.54±0.75 5.34±1.23 8.656<0.05 16.87±8.36 53.42±21.98 10.768<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使用间置空肠法进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能改善患者消化吸收功能,有助于促进营养代谢,减少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的发生,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为一种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

[1]龚志涛,黄亚妮. 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3):446-448.

[2]倪道勇,周蒙滔. 不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及重建术式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4):565-569.

[3]沙维斯,方成,刘志敏,等. 行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胃上部癌患者生存分析[J]. 广东医学,2015,36(13):2014-2016.

[4]曾长青,黄良祥,陈林昊,等.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及远期疗效的比较[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5):444-448.

[5]苏纪亭.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2):3461-3463.

[6]王袁,张琳娟,梅娜,等.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二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比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0):1634-1636.

[7]杨爱丽.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11-12.

[8]丁学伟,鄢芳,梁寒,等. 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比格犬小肠动力影响的机制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2):173-178.

[9]赵胜,翟刚. 全胃切除连续性间置空肠代胃术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z1):61-63.

Effect of Jejunal Interpositio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n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otal Gastrectomy

JIANG Yu ZHENG Maosong WU Xuelei LIN Yangfeng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The First Hospital of Putian C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jejunal interpositio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n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otal gastrectomy.Methods96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8 cases in each. After total gastrectomy,control group took Roux-en-Y reconstruction of digestive tract,observation group took jejunal interposition reconstruction. The nutrition metabolism index,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fter surgery,nutritive index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max diameter of gastric tube was larger,barium retention time in gastric tube was longer,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P< 0.05).ConclusionJejunal interpositio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digestion-absorption function,reduc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have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Jejunal interposition,Total gastrectomy,Reconstructive surgery,Nutrition metabolism,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735.2

A

1674-9316(2016)24-003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4.019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福建 莆田 351100

猜你喜欢
空肠胃肠功能消化道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