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及IL-6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02-09 10:25郭冰琪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障碍性骨髓贫血

郭冰琪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及IL-6表达及临床意义

郭冰琪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指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并由此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髓组织增生异常低下以及全血细胞的减少[1]。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尚无明确定论,有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细胞因子的失调可能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由Th17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有研究证实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感染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作为由骨髓基质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急性期反应、免疫应答以及造血调节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IL-17和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探讨两种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骨髓细胞学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5];(2)近期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治疗;(3)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孕产妇、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者;(3)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者;(4)近期有发生感染、发热等症状;(5)合并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等。

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79例,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4~58岁,平均(43.6±5.8)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3~61岁,平均(41.7± 6.9)岁。同期随机选取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其中男49名,女31名;年龄33~64岁,平均(45.2±5.5)岁。三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3mL,然后以2000rpm的转速离心,将分离得到的血清置于-80℃下保存,留待后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对象的血清IL-17和IL-6水平。ELISA试剂盒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说明进行相关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多组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血清IL-17和IL-6水平比较 三组血清IL-17、IL-6水平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8,10.175,P<0.05)。两两比较,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pg/mL±s)

表1 三组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pg/mL±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健康对照组例数37 42 80 F P IL-17 213.72±21.62△202.58±23.05△86.36±22.89 12.068 0.023 IL-6 21.04±2.97△20.68±3.11△11.70±3.32 10.175 0.039

2.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IL-17与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 0.672,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作为临床常见、骨髓组织造血生理功能严重衰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的异常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机制[6]。

Th17细胞是一群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IL-17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证实它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IL-17是由155个氨基酸所构成的同型二聚体,主要通过活化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以及核因子途径,促进各种趋化细胞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合成和释放,以使嗜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并发挥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影响炎症感染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的病理发生及发展过程[8]。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清IL-17可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作用而抑制骨髓造血,从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9]。此外,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IL-17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效应与病情急缓关系不大。

血清IL-6是由单核-吞噬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它参与了免疫系统功能调节、骨髓组织造血功能调控等方面[10]。有研究证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以及外周血中的IL-17水平较正常人高的同时,也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分泌IL-6及IL-8等因子而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发展过程[11]。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IL-17、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血清IL-6确实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似[12]。可能是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造血功能低下,以致于机体代偿性分泌IL-6促进造血,但IL-6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引起造血干细胞长期处于一种细胞增殖异常的过程,而缺乏必需的休整和修复的时间,以致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功能减退,出现造血干及幼稚细胞的增殖活跃而外周细胞并没有增多[13]。也有研究者认为病毒感染或者其他因素激活了单核巨噬细胞及T细胞而增加IL-6的分泌,并使正常的造血调控失衡而诱导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14]。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IL-17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72。提示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外,同时也为Th17细胞的分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从而间接诱导IL-17的合成和分泌,以导致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当然也能用升高的IL-17能够诱导巨噬细胞分泌IL-6解释这一现象。

综上所述,血清IL-17和IL-6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深入研究两种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中的机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1]Wang H,Guo L,Shao Z.Hemoperitoneum from corpus luteum rupture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J].Clin Lab,2015,61(3-4):427-430.

[2]Yu Z,Zhou F,Ge LF,et al.Mechanism of immunosuppressants combined with cord blood for severe aplastic anemia [J].Int J Clin Exp Med,2015,8(2):2484-2494.

[3]Fujimura T,Kakizaki A,Kambayashi Y,et al.Bullous pemphigoid accompanied by aplastic anemia:the induction of IL-17-producing cells in the affected areas of the skin[J]. Case Rep Dermatol,2012,4(3):211-214.

[4]El Mahgoub IR,Afify RA,Botros SK,et al.Immunoregulatory cytokines gene polymorphisms in Egyptian patients affected with acquiredaplastic anemia[J].Ann Hematol,2014,93 (6):923-929.

[5]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11(3):790-792.

[6]谢锋,李学刚,侯丽君.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 (11):1404-1405,1409.

[7]杨友卫,郑智茵,姚红章.Th17/Treg细胞失衡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20(1):214-218.

[8]Du HZ,Wang Q,Ji J,et al.Expression of IL-27,Th1 and Th17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J].J Clin Immunol,2013,33(2):436-445.

[9]陈莹,陈柯材,刘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Th17细胞失衡及脐带MSCs对其的调节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4):1515-1519.

[10]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等.白介素6对人Th1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2):496-498.

[11]De Latour RP,Visconte V,Takaku T,et al.Th17 immune responses contribute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plastic anemia[J].Blood,2010,116(20):4175-4184.

[12]Gu Y,Hu X,Liu C,et al.Interleukin(IL)-17 promotes macrophages to produce IL-8,IL-6 and tumour necrosisfactor-alpha inaplastic anaemia[J].Br J Haematol,2008,142(1):109-114.

[13]蒋超超,陈永峰,黄爱萍.IL-6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的影响[J].台州学院学报,2012,34(6):48-52.

[14]俞罡,陈静桂.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5,36(4):574-576.

(收稿:2015-09-11 修回:2015-11-30)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检验科(北京 101300)

猜你喜欢
障碍性骨髓贫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