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剂在放射性肠炎中的应用进展

2016-02-11 02:03燕,刘梅,邢
天津药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肠炎灌肠放射性

陈 燕,刘 梅,邢 丽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100)

中药灌肠剂在放射性肠炎中的应用进展

陈 燕,刘 梅,邢 丽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100)

放射性肠炎是腹腔、 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保留灌肠及高压氧疗等,目前尚无药物预防及治疗的标准策略。中药保留灌肠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诸多优点,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单纯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渗湿、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灌肠剂,或者中药灌肠剂与内服中药汤剂、西药、针灸等联合治疗放射性肠炎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见,中药灌肠剂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地位,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形式多样,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但目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且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很少。

放射性肠炎,中药灌肠剂,应用进展

放射性肠炎( radiation enteritis,RE) 是腹腔、腹膜后、盆腔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所引起的,累及到小肠、结肠、直肠等肠道的并发症状,约 60%~70%的患者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1,2]。RE是一种不断进展且难以预测的疾病[3],根据放射后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性一般发生在照射期,慢性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2 年。RE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便,重者排脓血便。目前RE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缓解病人疼痛。治疗手段包括内服药物、肠道内给药、高压氧治疗、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等,但仍然无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案[4]。临床上多辅以中医药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那些相对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及化疗的患者,则采用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药溶液灌肠可通过肠黏膜直接吸收而达到快速治疗目的,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诸多优点,故中药溶液灌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将近年来中药灌肠剂在RE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1 中药治疗RE的辨证论治

RE属中医“泄泻” “痢疾” “肠风” “脏毒” 等范畴,主要的病因是感受外邪——火热毒邪(放射线),病机为热毒湿浊,气血积滞。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主要通过辨证分型对证治疗,因其辨证分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医师多据自身经验体会辨证分型。任今今等[5]认为放射性肠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湿热下注、肠失固涩,脾肾阳虚、气血失和,脾胃虚弱、毒邪留恋,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故以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为原则,兼以清热祛湿、涩肠止泻、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养血祛邪等为其治疗方法。郑伟达等[6]将本病辨证分为脾胃亏虚、气血不足,湿热蕴肠、瘀毒内结,气阴亏虚、热毒壅盛3 个证型,辨证论治,配以效方,取得较好疗效。王营等[7]认为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初起证见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黏液,舌苔黄腻,脉弦滑而实者,多为实证、热证。泄下日久,则多为虚证,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荅薄白,脉沉细而弱,为脾阳虚衰之证,并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寒湿内停、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四型。

2 中药灌肠剂特点

2.1 灌肠剂药物吸收的特点 一方面,直肠肠壁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灌肠剂直接注入直肠,可直达直肠病变部位,在肠黏膜处直接吸收,药物局部浓度高,起效快,对直肠黏膜产生抗炎、消肿止血、生肌,促进愈合等治疗与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另一方面药物混合于直肠液中,经过直肠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与口服药物相比,可提高血药浓度水平;此外,灌肠剂在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全身治疗作用。

2.2 中药灌肠剂制剂特点 中药灌肠液是中药材经过煎煮或煎煮后的浓缩液的液体制剂,与栓剂相比,载药量较大,局部治疗作用较强。近十几年来研制的微型灌肠剂,减少了灌肠药用量(通常在5 ml以下),且其辅料为可溶性凝胶,能产生润滑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尤其适用于小儿灌肠给药,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利于储存。沈梅贞等[8]制成羚龙清热微型灌肠剂用于小儿高热患者,即可免受注射的痛苦,又可避免服药的困难。刘华钢等[9]测得所制银黄微型灌肠剂可稳定贮存2年,为工业生产提供可能。

3 中药灌肠剂在RE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RE的治疗以扶正祛邪立法。扶正施以益气固本、补益脾肾、涩肠止泻;祛邪施以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行气活血。其中以解毒、利湿、活血为要,占文献报道中各类治法的60%以上。

3.1 单纯中药剂灌肠治疗

3.1.1 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要方法 童克家[10]自拟二七汤(朱砂七、蜈蚣七、秦皮、黄柏、大黄,药物总量为85 g)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 36 例,100 ml/次,1 次/d,15 d为1 疗程,1~2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88.89%。付烊等[11]选取盆腹腔恶性肿瘤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63例,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槐绛方(槐花炭、黑绛丹)氯化钠溶液保留灌肠,200 ml/次,1次/d。一个疗程(30 d)后,治疗组有效率(93.9%)明显优于对照组(66.6%)(P<0.05);治疗组腹痛、腹泻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51.00±6.75 mg/dl)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7.20 mg/dl)(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何新颖等[12]选取RE患者62例,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给予安肠方(生地榆、仙鹤草30 g,白头翁、白术、茯苓各15 g,黄连5 g,木香9 g,炒白芍12 g,甘草6 g)和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5 mg+蒙脱石散2袋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100 ml/次,2次/d,疗程14 d,治疗组有效率(85.7%)优于对照组(63.0%)(P<0.05)。赵松梅等[13]选择RE患者31例, 给予结肠灵加味(珍珠母、乌贼骨、黄芪各30 g,青黛、白及各15 g,花蕊石、半枝莲各20 g,煅硼砂25 g,黄连6 g)保留灌肠, 100 ml/次,每晚 1次,10 d 为1个疗程,1~2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 90.32%。邓文阔[14]将RE患者 8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 例)给予三草汤(仙鹤草、败酱草、鱼腥草、白及、苦参、马齿苋、赤石脂各30 g,地榆炭20 g,青黛3 g,枯矾6 g)100 ml灌肠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西药(甲硝唑100 ml+地塞米松10 mg)灌肠治疗,两组均为每晚1次,15 d后治疗组有效率(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67.85%) (P<0.05)。任东峰等[15]将68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芍药汤(白芍15g,当归、大黄、黄芩各9 g,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各5 g,肉桂2 g)每日睡前保留灌肠1次,对照组(32例)常规对症处理,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 (65.6%)(P<0.05)。陈勇[16]将56 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 例),分别给予鱼腥草蒸馏液(2 kg/L)和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5 mg+蒙脱石散6 g保留灌肠治疗,2次/d,治疗14 d 后,治疗组有效率(85.7%)优于对照组(46.4%)(P<0. 05)。杨建刚等[17]选取RE患者60 例,将蛋珍油10 ml溶于37~38 ℃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充分混匀,保留灌肠2 次/d,治疗1 个月后,有效率97%。罗淑红等[18]选取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茜草根、栀子、 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15 g)保留灌肠,200 ml,1次/d,灌肠至患者泄泻停止后48 h,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及思密达保留灌肠,1次/d,治疗组有效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 (56%)(P<0.05)。刘珍等[19]将90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党参、白术、茯苓、白芍各15 g,黄芪30 g,当归、广木香、黄连、地榆炭、白及、三七各10 g,败酱草20 g,艾叶30 g,甘草5 g)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10~20 ml+复方维生素B12溶液10~20 ml灌肠治疗。两组均每天睡前保留灌肠1 次,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 80.00%)(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CRP含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 05)。喻小静等[20]将71 例RE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自拟复方(当归、木香各9 g、生地12 g、生地榆、蒲公英、败酱草、白头翁、生牡蛎、薏苡仁各15 g、仙鹤草30 g、三七粉6 g)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采用氯化钠注射液 30 ml+地塞米松 5 mg+复合维生素B 2 g +庆大霉素8万U灌肠。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治疗2~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0.00%)(P<0.05)。何宁一[21]将60 例放疗后所致RE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康复新液联合中药(黄芪、败酱草各30 g,党参、丹参、白及、公英、白芍、白头翁、地榆、五倍子、煅牡蛎各15 g,苦参12 g,黄连、大黄各6 g,黄柏12 g,甘草10 g)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地塞米松10 m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灌肠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 90%)优于对照组(66.67%)(P<0.05)。张俊姐等[22]报道,31 例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1~2 次/d,治疗14~21 d)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一般在2 周左右得到明显缓解,提高了患者放疗的依从性,提高放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王娟毅等[23]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RE的效果,将152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黄芩、马齿苋各15 g,黄连、葛根、地榆、甘草各10 g,败酱草、白茅根各20 g),对照组(70例)给予氯化钠注射液50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两组均为每晚保留灌肠1次,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3.9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

3.1.2 以益气健脾渗湿为主要治法 李春耕等[24]用扶正解毒汤[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苦参、黄连、丹参、五味子、地榆、西洋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各10 g,槐花20 g,八味锡类散( 后下) 1 g]灌肠治疗RE患者90例,1次/d,治疗2~4周后,有效率为 98.9%。彭书涛[25]将68例RE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味(黄芪、党参、茯苓、山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各30 g,白术12 g,陈皮6 g,黄连3 g,广藿香15 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黄连素片治疗,1次/d,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64.71%)(P<0.05)。

3.1.3 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 刘莹等[26]将48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活血通络中药煎剂(丹参、当归、仙鹤草、姜黄各20 g,桃仁、黄连、黄柏、白及各15 g)灌肠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西药(0.25%普鲁卡因200 ml+庆大霉素8万U+强的松10 mg+0.1%肾上腺素1~2 ml)灌肠治疗,两组均为早、晚各1次。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5.0%)与对照组(79.2%)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出现腹泻、腹部绞痛、便血等不适症状患者的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治疗组(89.69±8.4)高于对照组(82.56±6.5)(P<0.05)。

3.1.4 其他 徐伟等[27]认为放射性肠炎总体病机为外源性燥毒之邪侵犯肠道,治以养阴生津润燥,效果显著。给予治疗组(30例)自拟养阴润燥败毒合剂(生地、白芍、仙鹤草、乌梅各15 g,丹皮、赤芍、黄芩各10 g,生地榆、芙蓉叶各30 g,黄连3 g,紫草根、天花粉各20 g,生甘草5 g)合养阴生肌散(青黛、雄黄、煅石膏、薄荷脑等)保留灌肠,100 ml/次,2次/d,对照组(28例)给予西药(庆大霉素16 万U+地塞米松5 mg+肾上腺素1~2 mg+生理盐水100 ml)灌肠。治疗15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7.9%)(P<0.05),治疗组KPS 评分(84.00±6.747)高于对照组(80.00±7.201)(P<0.05)。

3.2 中药灌肠剂联合其他治疗

3.2.1 中药灌肠剂加中药内服治疗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确切。佟玲等[28]将89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7例和西药组42例,中药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葛根芩连汤和白头翁汤保留灌肠30 min,1次/d,同时辨证给予中药口服;西药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氯化钠注射液+思密达+地塞米松保留灌肠30 min,1次/d,自腹泻出现时口服思密达、左氧氟沙星。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显示中药组急性放射性肠炎Ⅱ级以上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西药组(P<0.05);放疗后中药组KPS评分80分以上者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可见,中药内服加灌肠可明显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王飞雪等[29]将 50 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6 例) 和对照组( 24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黄芪、生薏苡仁、仙鹤草各30 g,党参、茯苓、山药、葛根、白头翁各15 g, 炒白术、陈皮、黄芩、黄连、藿香、佩兰、赤芍、白芍、炙甘草各10 g)内服结合中药灌肠(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各30 g,白及、地榆各20 g,黄柏、黄芩各10 g,马齿苋30 g,蒲公英15 g)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3 g及 2% 普鲁卡因溶液40 ml+庆大霉素8 万U+地塞米松5 mg保留灌肠治疗。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 (88.50%)优于对照组(58.30%) (P<0.05)。

3.2.2 中西药结合治疗 张东伟等[30]将60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十灰散(大蓟炭、小蓟炭、荷叶炭、侧柏叶炭、白茅根炭、茜草根炭、栀子炭、大黄炭、牡丹皮炭、棕榈皮炭各15 g)保留灌肠(50~100 ml,2次/d)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0%)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3.3%)(P<0.05)。庞自云[31]观察以锡类散等配制的小剂量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将40例腹腔及盆腔肿瘤放疗并发急性RE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头孢美唑2 g+地塞米松5 mg)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灌肠液(氯化钠注射液20 ml+庆大霉素8×104U+云南白药1粒+蒙脱石散3 g+锡类散1支+地塞米松5 mg)保留灌肠,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 (P<0.05)。

3.2.3 中药灌肠剂联合艾灸治疗 林洪等[32]将123例 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 例)给予中药(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各30 g,白及、白头翁各 20 g,炒白术、白芍药各15 g)保留灌肠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60 例)给予西药(蒙脱石散3 g+谷氨酰胺胶囊0.5 g)治疗。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 (92.1%)高于对照组76.7%(P<0.05);治疗组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对照组治疗后腹泻、腹痛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或P<0.05)。表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艾灸治疗RE,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3.2.4 其他 潘海燕等[33]从宫颈癌放疗患者中选择RE患者84例,治疗组(42例)在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黄连、黄芪、地榆碳、白及粉、甘草各15 g,白芍、木香各10 g)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42例)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T 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66.67%)高于对照组(28.57%)(P<0.05)。对于宫颈癌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免疫状况;灌肠治疗的同时应用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效果。冯敬霞等[34]选取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并发RE患者 100 例,治疗组(50例)采用自拟自组方(白术、三七各15 g、金银花20 g、黄芪、生地榆、仙鹤草、苦参、败酱草、槐花各30 g、蒲黄10 g)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颠茄合剂,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 )(P<0.05),表明自组方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放射性肠炎,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剂以其局部吸收作用良好、不良反应少、用药方法简单、起效迅速等特点,在RE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地位,对于RE的局部黏膜及全身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已有的研究从多方面对中药灌肠剂治疗RE的作用进行了观察,釆用的方药和具体方法有很多,是临床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发辉了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高超技术。但现有的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仅以有效率为疗效指标,缺少以肠黏膜病理变化等为疗效指标的研究,以及辨证分型尚无统一的标准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完善上述不足,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根据对不同分期的证候分析,总结该病的分期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治疗规范。此外,现在对于中药灌肠剂对RE的治疗作用研究大多还停留在临床阶段,对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很少,今后应加强实验研究,为临床治疗RE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最后,在中医学“治未病”思路的指导下,中药灌肠剂对RE的预防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1 Zhang L,Gong J,Ni L,etal.Operative and long term results after diseased bowel resection for chronic radiation enteritis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J].Zhonghua Waike Zazhi,2014,52(2):94-98

2 Wang N,Li WW,Li J P,etal.Comparison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radical surgery and high-dose-rate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40 patients with FIGO stage IIB cervical carcino[J].Oncotargets Therapy,2014,69 (7):91-100

3 Kountouras J, Zaves C.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col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4(48):7289-7301

4 吴鑫宝,张树友,卢先洲,等.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研究进展[J].蛇志,2015,27(1):62-64

5 任今今, 马晓丽. 放射性肠炎的辨治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9X): 49-50

6 郑伟达,郑东海,郑伟鸿,等.放射性肠炎中医辨证治疗[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8):844-845

7 王营.平溃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1-73

8 沈梅贞,吴国伟,奚林明.羚龙清热液的解热作用机理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2):33

9 刘华钢,吴文华,石琳.银黄微型灌肠剂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6):351

10 童克家.二七汤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36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11):9

11 付烊,田桢,乔占兵.槐绛方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778-3780

12 何新颖,孙云川,袁香坤,等.安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1):31-32

13 赵松梅,李自康.结肠灵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3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42

14 邓文阔.三草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58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406-2407

15 任东峰,万晓燕,李小峰,等.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36例[J] 陕西中医2013,34(3):307-308

16 陈勇.鱼腥草蒸馏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5, 27(5):202-203

17 杨建刚,史恒军,任秦有,等.蛋珍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60例[J].现代肿瘤医学 2013,21(7):1621-1623

18 罗淑红,袁征,陈晓婷.十灰散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28例[J].河南中医,2014,34(6):1182-1183

19 刘珍,邓天好,唐建清.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 45 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67-68

20 喻小静,柳仲秋,贺启华,等.自拟复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 (29):123-124

21 何宁一. 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3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6):49-50

22 张俊姐,王今.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5(2):222-224

23 王娟毅,马武,景文江,等.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 37 (3):34-35

24 李春耕,李淑娟,丛坤,等.扶正解毒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90例[J].河南中医,2013,33(6):918-919

25 彭书涛.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102-103

26 刘莹,李炯辉.活血通络法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9):1178-1179

27 徐伟,金晶.“养阴润燥败毒合剂” 合养阴生肌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30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0,42(10):26

28 佟玲,李超,许昌韶.中药内服加灌肠防治放射性肠炎47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21):1838-1840

29 王飞雪,唐晓军.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0):42-43

30 张东伟,祝永福,王曙光,等.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诊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4,29(7):1410-1412

31 庞自云.小剂量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23):2159-2160

32 林洪,范中农,岳双冰,等.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艾灸治疗放射性肠炎63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3,35(6):815-816

33 潘海燕,须玉红,王沛靓.心理干预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中医药导报,2014,20(9):41-44

34 冯敬霞,刘春梅.自组方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6):739

2016-06-26

R979.6

A

1006-5687(2016)05-0071-05

猜你喜欢
肠炎灌肠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肠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