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挑战精神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2016-02-12 08:16朱智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挑战体育评价

朱智宏



激发学生挑战精神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朱智宏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是从不成熟的少年期向较成熟的青年期发展的转折时期,由于生理方面的青春发育,面对任务轻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调节方式.在体育课中,他们渴望了解与被了解,但往往易被种种现象所迷惑,面对挑战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为了使他们能真正成人成才我们就必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使他们在竞争中胜不骄,败不馁。

挑战精神心理障碍;合作与交流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的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潜力。一个对体育课信心不足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有心无力。又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如对机会一样把握,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积极入世,勇于挑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更是为了以后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1. 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一个任务要面对的时候,很多学生心理都有少少的紧张,甚至有畏难的心理。为了消除学生畏难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敢于面对,勇于竞争。“爱、信任、勇气、公正、动力”这五种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五种力量这也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有难度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对不同的学生应区别对待,特别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个体,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动力来完成这些任务。例如:在一次三人两足的比赛中,有一组学生能力很强,性格也开朗,他们在比赛中,多次获胜,这时,老师故意将他们的路线上,加设一两个障碍,其目的有二:一是让他们受点挫折,给其他同学机会;二是让他们有更大的挑战,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另一组活动能力差的同学,老师则降低一点他们活动难度,适当缩短了他们距离,增加他们的信心,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并鼓励其他小组战胜他们。结果,全班同学你争我赶,活动效果非常好。

学生在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往往容易产生望而生畏的心态,这时,老师不能训斥学生,而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克服畏难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完成这个任务,使之对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用语言和问题来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的内部动机,让他们从内心里感觉到能完成该项任务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面子,很有成就的事。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对此任务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此付出努力的代价。这不仅与情感的倾向、真挚和深刻程度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教师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方法。

2. 要给予一定的启发性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实践,要求学生既要进行身体练习又要开动脑筋去思考,这个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既需要在学生相互信任和相互负责,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也需要在学生相互启发、协作中完成,更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在旁边悉心地点拨、指导。教师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供学生参考,再根椐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做出评价,引出动作要领显得非常自然,而且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2.1 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练习,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但提供建议时,切忌包办代替,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思路、介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2 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在完成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互相交流,共同合作,要把“导”与“演”进行分离与分工,将足够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和同学进行切磋,与老师进行协商,老师则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改进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达到完成有难度,有挑战性任务的目的。例如:在排球教学比赛中,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同学们进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鼓励。在比赛中,为了赢得小组的成功,每个人要积极配合、主动探究,激发自己和队友的挑战精神。再如篮球的四角传球,简单的进攻和防守配合。分工与合作,既增强了自主性,又促进了责任心的生成。

3. 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当学生完成对自身有一定挑战的任务时,学生偏离了原来老师的预想与要求,致使游戏出现中断。但是,学生表现出了自己对情境故事的独特理解,如果老师批评他,会让他认为课堂上不能自由想象,从而失去想象空间,创造能力被扼杀。但如果任其偏离下去,又会使原教学计划无法完成。因此,教师选择了在肯定其想法的基础上,再对其完成的任务做出正确的评价,指引学生不断完善,既没有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又不影响其他同学完成集体任务。

3.1 评价要客观全面,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在学生完成某一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评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因为评价可以使优等生有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所以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时,不论结果完成得怎么样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这评价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能让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3.2 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自信心差的学生更应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之处。

4. 结语

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渴望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那么我们就应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条件。在强身体,健体魄的同时,更健全,人格更完善,素质更全面,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需要,成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 刘清黎: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杨与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9.

[5]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朱智宏(1980.4-),男,汉族,广东湛江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学生体质健康,中学体育一级教师,中山市黄圃镇中学。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2.045

猜你喜欢
挑战体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第52Q 迈向新挑战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