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斜”字在古诗中的读音

2016-02-13 01:08尹喜清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音中古韵脚

尹喜清

( 邵阳学院 中文系,湖南 邵阳 422000 )

也谈“斜”字在古诗中的读音

尹喜清

( 邵阳学院 中文系,湖南 邵阳 422000 )

对于古诗中的“斜”字读音,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根据音韵学有关知识,读古诗是不可能且不必要用古音的,因此古诗中的“斜”字应读xié这一现代标准读音。读古诗时要摆脱叶音说的影响。

“斜”字;古音;今音;叶音说

先看两首古诗,一是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是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两首古诗中“斜”字分别和“家”、“花”、“麻”押韵。那么,诗中的“斜”到底怎么读?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斜”应读xié,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斜”字读“xiá”,而且强调这个“xiá”是“古音”(《读Xia,还是读Xie》,刊于《学周刊》2012年第7期,作者殷军璨,故下文简称“殷文”)。本文试结合殷文谈谈“斜”字在古诗中的读音及相关问题,不足之处请殷先生和学界同仁批评斧正。

一、“斜”字的古音和今音

(一)“斜”字的古音

殷文认为“斜”字古音是xiá。理由是:只有发“xiá”的音,才能符合诗歌押韵的原则,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很显然,“斜”字读“xiá”是古音,是为了押韵而形成的一个古时的“多音字”[1]。

笔者承认,音乐性是诗歌语言的重要原则,如果“斜”字读xiá,读起来确实“朗朗上口”,但是,“xiá”是古音吗?

由于研究古代汉语语音没有古人的有声材料可以利用,所以我们只能依赖古代的文字材料。这些文字材料主要有古代的韵文、谐声字、韵书(其中有专为汉字注音的反切)、等韵图等。迄今所见最能反映中古时期语音系统的是《广韵》(准确地说是《切韵》,但《切韵》只有残卷)这部韵书。查检《广韵》,“斜”字的反切注音有二:以遮切和似嗟切。其中读“似嗟切”字音的释义为:“不正也。”结合古诗中“斜”字的意义,其古音注只能是“似嗟切”,因此“斜”字的中古语音情况是:假摄开口三等平声麻韵,邪母。对于中古音的实际读法,我们只能根据汉语方言、汉语的亲属语言和古代的对音等材料做出合理的推测。音韵学界将推测古代的实际读音叫做“拟测”或者“构拟”。但由于研究者运用的方法、所采取的角度、所占用的材料的不同,有时对同一语言对象也往往会作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同为中古音研究,学界就存在不同的看法。据东方语言学网提供的“中古音查询”检索,对“斜”字古音构拟影响较大的几家如下:高本汉,王力zĭa,董同龢zia,李荣zia,邵荣芬zia,郑张尚芳zia,潘悟云zja。此外,以上音韵学家都认为“斜”字的声调为中古平声。

我们知道,一个汉字的读音包括声韵调三个部分。声母方面,“斜”字的声母是邪母,邪母是浊擦音[z],而不是清擦音x[ɕ];声调方面,“斜”字的声调是古平声,而不是阳平。中古音只有平声,至于平分阴阳那是中古以后的分化。声调方面还有调值的问题,中古平声的具体调值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韵母方面,以上各家一致认为“斜”字中古读音的韵腹为a,且多数认为“斜”字的中古韵母就是ia,但并不能因此证明“斜”字的韵母一定是ia。因为即使最优秀的音韵学家,他对古音的构拟,也只是一种学术假说。也就是说,古人的真实发音怎样,我们今天是无法知道的。根据诗歌的押韵原则,我们只能比较有把握地说,“斜”字和“家”、“花”等字既然押韵,那么它们中古时期的韵一定相同,即韵腹、韵尾和声调是相同的。至于这个韵腹、韵尾和声调具体怎么读,现在恐怕还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片面地强调押韵的和谐,而一定要牵强地生造出一个所谓的古音来,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二)“斜”字的今音

查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以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均只有一个读音 xié。那么,这些工具书的读音确立的根据是什么呢?前面指出,“斜”字在《广韵》中读“似嗟切”。其切语下字“嗟”属开口三等麻韵,开口三等麻韵在现代汉语只有两读:[ie]或[ɣ],其中精组(包括精清从心邪五个声母)和见系声母(包括见溪群疑晓匣六个声母)读[ie],如“姐且写斜野夜”等字。知章组声母和日母读[ɣ],如“遮者车蛇奢社惹”等字。按照普通话的古今语音演变规律,似嗟切应该读xié(其中“似”属邪母)。以上分析说明,“斜”字的今音应该读 xié,而绝无xiá一读。

除了普通话中的读音外,现代方言里“斜”字有多种读法。“斜”字在长沙话和成都话中白读均为[ɕia];南昌话白读[tɕhia];梅县话白读[tshia];厦门话文读[sia],白读[tshia];潮州话读[sia],福州话读[sia],建瓯话读[tsia][2]。如果用这些方言去读“斜”字,自然在上述唐诗中是押韵的。

那么“斜”字为何在中古时期可以跟“家”、“花”等字相押呢?这是因为中古时期“斜”与“家”、“花”同属麻韵,它们的韵腹(如果有韵尾,韵尾也相同)相同,声调也相同,就可以相押。麻韵字演变到现代分化为五种读音:[a、ia、ie、ɣ、ua],因此“斜”与“家”、“花”现代读音不同。中古的韵腹相同,现代汉语的韵腹不同,这说明古今语音是演变的。

关于中小学教材处理“斜”字的读音问题,殷文提到,人教版教材原来特意把杜牡的《山行》一诗中的“斜”字作为多音字来处理(即在这首诗中读xiá,而在其他地方则读xié)。而现在教材取消了xiá这一读音,既没有标xiá的音,也没有标xié的音。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其实就是默认“斜”读xié这一标准读音。

二、叶音说是错误的

叶音也叫“叶韵”、“协韵”,“叶”就是和谐的意思。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周秦两汉韵文感到不押韵,于是临时改读字音以求谐和,这就是所谓“叶韵”。到了宋代,有人更全面采用叶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例如,朱熹在注《诗经·行露》二章时,朱氏以“家”叶“音谷”,以便跟“角、屋、狱、狱、足”相谐,而在注三章时,又以“家”叶“各空反”以便跟“牙、墉、讼从”相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按照叶音说,只要韵字不符合当时的读音,就可以随意改读,这样同一个字,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竟可以有多种读法,导致“字无定音,音无定位”,汉字的读音变得非常混乱。事实上,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每个入韵的字在当时都有固定的读音,个人是不能随便改变它的读音的。后人用时音读古诗感到不和谐,是因为后代语音和古代语音是不同的。叶音说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没有看到语音发展变化的事实,不知道古今语音并不相同。

朱熹等人的叶音说已经受到了明代古音学家陈第以来很多人的强烈批评,在当今音韵学界再也没有人信奉这个学说,但我们真正理解了叶音说的错误性吗?在殷文中,作者一方面认为“语言在发展,语音在起变化”,古诗中的押韵“今天读起来区别很大,是语音演变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又沿袭叶音说的错误观点,这就不可思议了。

殷文认为,“斜”字读xiá是古音,是为了押韵而形成的一个古时的“多音字”,而当“斜”字不作韵脚时仍然读xié。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笔者想问,汉字的读音会为了押韵而临时形成吗?殷文说“斜”字作为韵脚字时读xiá,而当“斜”字不作韵脚时仍然读xié。这和朱熹注《诗经》时为押韵需要临时改变读音,不是相同的性质吗?如果按照殷文的逻辑,“斜”字作为韵脚字时读xiá,那么在郑谷《长江县经贾岛墓》(韵脚为“斜、嗟、花”)和青童《与赵旭叩柱歌》(韵脚为“斜、车、花”)两首唐诗中,同为韵脚字的“嗟”读jiē,“车”读chē,那么“斜”字有什么理由一定要依照韵脚字“花”而读xia?那是否“嗟”也要改读jia,“车”也要改读cha了呢?换言之,正是在叶音说的影响下,为了追求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效果,殷文才硬生生地给“斜”字造出了xiá这一没有任何根据的读音。

三、怎么读古代诗歌

诚然,音乐性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而押韵则可以使诗歌的语言具有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的效果。但是,古人写作诗歌,是根据当时的语音用韵的。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用韵的地方,今天用现代语音读起来不押韵、不和谐了。距离我们时代越古的,不和谐的地方也越多。这是很自然的。

清初的顾炎武在古音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但他研究古音的目的是为了“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顾炎武《音学五书·叙》),他主张用古音诵读古诗。这是一种复古主义的观点,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可能成为方法的。江永就指出:“愚谓此说亦大难。古人之音虽或存方音之中,然今音通行既久,岂能以一隅者概之天下?”又说:“夫音有流变……魏晋而后,古韵益微。降及唐宋,日习今韵,而又间为古韵。如习汉音者,强效乡音,其似者如叔敖之貌,其劣者若东施之颦,此何足典据?”(江永《古韵标准·例言》)江永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现代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根据自己的学说构拟了一套古音系统,并在他的两部著作——《诗经韵读》和《楚辞韵读》——中用古音对各句韵脚加以详细音标标注。但他在《诗经韵读》中明确指出:“我们并不要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其所以不可能,因为如果按古音来读,那就应该全书的字都按古音,不能只把韵脚读成古音,其他多数的字仍读今音。如果全书的字都读古音,那就太难了。其所以不必要,是因为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不过要心知其意,不要误以为无韵就好了。”王力先生的意思是说,不仅读《诗经》不要用古音,读其他古诗也是不可能且不必要用古音的,因此我们只要根据现代的读音读古诗就可以了。至于为了追求诗歌音韵美的特点,在特定的场合尝试以某些古音学家的拟测来读古诗或以某种方言来读古诗,当然可以。但在教学语言中,不能像殷文那样为达到“朗朗上口”的效果而毫无根据地改变韵脚字的读音,否则就会误入叶音说的歧途。

[1] 殷军璨.读Xia,还是读Xie[J].学周刊,2012,(7).

[2]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A Talk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Xie in Ancient Poems

YIN Xiqing
( Department of Chinese,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Hunan 422000,China )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pronunciation of Xie in ancient poems. However,according to knowledge on phonology,it is unnecessary to use the ancient sound to read ancient poems. Therefore,the character Xie (斜) in ancient poems should be read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as xié. When we read a poem,we should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Yeyin theory.

Xie,ancient sound,current sound,Yeyin theory

H123

A

1673-9639 (2016) 05-0124-03

(责任编辑 白俊骞)(责任校对 郭玲珍)(英文编辑 田兴斌)

2016-03-14

邵阳学院 2011 年度教研课题“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融入传统文化的探索”(2011JG17)。

尹喜清(1976-),男,湖南洞口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音韵学,方言学。

猜你喜欢
古音中古韵脚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Atelier Ting亭”中古家居体验空间改造设计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韵脚怎么押?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落霞(外一首)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