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新动能

2016-02-13 01:51本刊评论员
浙江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经济动能浙江

本刊评论员

“新经济”,新动能

本刊评论员

2015年浙江GDP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新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新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这是“新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由“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一路走来的“新经济”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所谓“新经济”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包括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方面的经济形态。2015年浙江GDP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这其中“新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2015年,全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比全省GDP同口径增幅高7.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为7.7%。“新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发展“新经济”有利于加速释放创新动能。“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的经济新形态,从当前来看,也是创新的主战场、“双创”的主要方向。从产品创新看,2015年浙江信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353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6.4%,已经成为全省工业新产品的高产区;从技术创新看,创新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第四次工业革命领域;从产业创新看,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从事“新经济”产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等;从商业模式创新看,互联网经济使得商业模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传统经销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发展“新经济”有利于加快释放新需求潜能。2015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5亿元,增长10.9%,这其中“新经济”功不可没。从消费看,一方面网络消费规模越来越大。2015年浙江网络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9.9%。据BCG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网络购物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42%的私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于网络消费。另一方面,随着新消费族群的崛起,消费逐步向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转变,而网络平台将是满足这一消费需求的主要渠道。从出口看,2015年浙江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长34.7%,培育外贸新业态、开拓新兴市场需依赖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从投资看,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已是小微金融的重要部分,而在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等自然垄断行业没有全面放开之前,“新经济”将是民间资本的主要投资标的,也是有效投资的主要渠道。

发展“新经济”有利于加快释放结构优化动能。从制造业转型升级看,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浙江制造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从产业结构升级看,随着浙江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而“新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如出行、金融、文化、养老、医疗等领域,将带动第三产业加速扩张。从绿色经济发展看,李克强总理早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就指出“新经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绿色能源环保,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生态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浙江加快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建设。

发展“新经济”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化行政管理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供新的途径,如2014年上线的浙江政务服务网,集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互联网门户、行政权力(行政审批)事项库、行政审批运行系统、集约建设的政务云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四大功能于一体,极大提升了行政效率,倒逼行政流程再造。政府也可以凭借新的“云、网、端”技术加快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新经济”的快速涌现,暴露了政府诸多领域监管空白、制度盲区等问题,同样倒逼政府加快自身改革,加快标准的制定、流程的监管和事后的处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加速制度红利的释放。

猜你喜欢
新经济动能浙江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