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九思的曲学观念和散曲创作实践

2016-02-13 06:02郑雅宁
关键词:创作实践散曲

郑雅宁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



【文学】

论王九思的曲学观念和散曲创作实践

郑雅宁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明代七子之一王九思的曲学观念表现在重视曲体的抒情功能、娱乐功能和努力提高曲的地位三个方面。王九思的散曲创作是对自己曲学观念的实践,既书写了失意士大夫的苦闷,也反映了宴集赠寄之作的游戏心态;在散曲艺术方面,能熔炼词藻意境,努力提高散曲的境界和格调,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王九思;曲学;散曲;创作实践

有明一代,散曲和杂剧创作成就总体上均不及元代,但曲学之盛却超过元代而更为丰富成熟。明初,曲学领域被馆阁重臣、皇亲藩王为代表的贵族格调所垄断。虽然这些贵族曲家,在曲论、曲谱、曲韵等方面颇有建树,然而由于明初的政治环境和自己的贵族身份所限,他们的曲论涂染着浓厚的封建贵族气息。元曲中最为光辉的自由奔放精神和审美特质在这一时期遭到了冷遇,而骚雅平和的升平之曲为他们所津津乐道。

从弘治正德开始,随着七子复古运动的高涨,文人志趣逐渐取代贵族情调,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曲学研究的主力也由藩王世子变为文人学士。此时七子之一的王九思由于长期从事散曲和杂剧的创作,于曲学自有心得。但和很多填词作曲者一样,他留下了丰富的散曲作品,而曲论文章却屈指可数,仅有为李开先作的《宝剑记后序》和《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序》以及《碧山新稿自叙》三篇。另外在一些散曲作品中时有只言片语。这些零散的观念主张,概括起来,可以看出王九思的曲学思想。

一、顺情寄意的曲学观

王九思的曲学思想,概而言之,就是“顺情寄意”,即以自然之语发一己自然之情,反对矫揉造作,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曲体的抒情功能

王九思认为,曲体应该用来“托物以寄意”。这可视作王九思的文学创作宗旨,无论诗歌、杂剧、散曲,无不如此,这也是“诗言志”和比兴传统在曲学创作中的渗透和表现。尤其是音节急促、曲调奔放、言辞泼辣的散曲体裁,更适合于抒发强烈丰富的个人情感,故更为王九思所重视。他在《答王德征书》中写道:“拟为传奇,所以纾情畅志,终老而自乐之术也。”[1]65而那些“情寡而词工”的无病呻吟之作为其所不取。他又曾在《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序》中说:“或兴激而语谑,或托之以寄意,大抵顺乎情性而已。”[2]996-997他认为曲体须以自抒胸臆为创作动机,以顺应情性、抒写真情实感为要务。在晚年的一首曲作中他依然写道:“引睡书过眼抛,写怀诗信口胡嘲。”虽是自嘲之句,但“信口胡嘲”四个字却体现了他“顺乎情性”的曲学观念。王九思的好友康海在《题紫阁山人〈子美游春传奇〉序》中曾经写道:“夫抉精抽思,尽理极情者,激之所使也;从容徐舒,不迫不露者,安之所应也。故杞妻善哀,阮生善啸,非异物也。情有所激,则声随而迁;事有所感,则性随而决,其分然也。”文中赞赏王九思此剧为有感而发、抒写性情之作,也可视为对王九思曲学观念所作的注解。

(二)重视曲体的娱乐功能

王九思的《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序》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予为碧山乐府,沜东先生既序而刻诸木矣。四三年来,乃复有作,兴之所至,或以片纸书之,已即弃去。一日,客有过予者,善为秦声,乃取而歌焉。酒酣,予亦从而和之,其乐洋洋然,手舞足蹈,忘其身之贫而老且朽矣。于是复加诠次,缮写成帙,用佐樽俎。

从上述可以看出,王九思以曲作为即兴佐樽的娱乐工具,极为重视娱乐功能。而要发挥娱乐功能,曲体就必须背离传统诗歌庄重温婉、含而不露的审美情态,而代之以激越、活泼、风趣的情致韵味,这样,语言的泼辣诙谐便造就了曲体的独特魅力。王九思很懂得这一点,所以他说“兴激而语谑”,又曾引《诗经》中之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为自己张目。

(三)尊崇曲体,努力提高曲体地位

在明代乃至清代,曲体从未获得与诗歌、散文同等的文学地位。王九思则不仅以创作实践来提高曲的品位,而且在理论上也大胆为曲体的合理地位辩护。他说:“风情逸调,虽大雅君子有所不取,然谪仙、少陵之诗往往有艳曲焉。”晚年还煞费苦心地在《〈碧山新稿〉自叙》中写道:“奉教以来,每有述作,辄加警惕,语虽未工,情则反诸正矣。”在这里,作者之所以一再表明自己的作品是符合传统伦理和审美标准的“雅正”之作,与其说是为了表明士大夫的立场,不如说是为了给曲体争得一席“正统”地位。因为从创作实况来看,在他后期的散曲集《碧山新稿》中,“反正”的痕迹并不明显,相反并不“雅正”的闺情艳曲更多了。

二、散曲创作对曲学主张的实践

据康海所作《碧山乐府序》所记:“山人旧不为此体,自罢寿州后始为之。”可见王九思从事曲作,当为正德六年(1511)四十四岁以后,一直持续到八十岁左右,历时亦有四十年。王九思与他的朋友康海“每相聚沜东鄠杜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俳优,以寄其拂郁。”创作散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不满、牢骚和愤激,从而挥洒才情,聊解忧闷,也有“自比俳优”,隐然与高居庙堂的“正人君子”对抗之意。因为在散曲创作之中,作者不必摆出作诗文时的庄严面孔,也不必刻意回避个人原生态的弱点,写来随兴所至,可以较为真切、无所拘束地展现个人生活的多个侧面,更多地反映出作者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

王九思的散曲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其理论主张的实践,首先是散曲中颇多抒写怀抱之作,做到了“托物以寄意”,展现了自己的真实心态,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抒情寄意,表达仕途失意的苦闷

王九思本是一个正直磊落的志士,却落得“上无益于朝廷,下无功于百姓”的境遇,对现实的不满,对命运不公的怨愤,在散曲中都得到直接酣畅的展现。【北中吕·红绣鞋】《解嘲四首》就是对自己的处境和心态的真切描述:

《解贫》

休笑我仓无谷麦,休笑我囊少金帛,吾家父祖本清白。遗下些诗书册,种下些子孙材,近日个贫则贫春四海。

《解微》

谁不愿身游五凤,谁不愿禄享千钟,生时八字有穷通。八座三公位,一品五花封,好则好咱生来是无分种。

《解懦》

恶狠狠人强马壮,雄赳赳口剑唇枪,抹见影藏了又还藏。头则愁树叶儿打,手则怕草枝儿汤(烫),懦则懦情怀偏较广。

《解狂》

苏子瞻出群洒落,李翰林冠世才学,有花有酒逞风骚。谁想千年调,何处五陵豪,因此上做狂夫狂到老。

这四首曲子道出作者罢官归田处境下的真实心态。一方面不甘平庸,为自己不能“身游五凤”、“禄享千钟”而遗憾;另一方面又厌恶官场的如履薄冰、“口剑唇枪”,为自己的清白家世、诗书传家深感欣慰。

作为一个少年仕途顺利、一朝遭受打击的知识分子,王九思对世事的感受更为深刻,人生的荣辱沉浮变幻无常,使他感到生活的严酷和缺憾:“一品长秩忧无嗣,百年翁又苦擔饥,才学冠世有人嫉。早发的还先萎,四足的不能飞,因此上守清贫闲坐地。”(【北中吕·红绣鞋】《阅世》)祸福相依,世事难料,所以固守清贫、无所作为也许是保持宁静平安生活的最好办法。这里,历来是士大夫避风港的道家思想给作者带来了一份精神上的安慰。

但失意的痛苦有时并不容易清除,在内心深处,作者并没有摆脱士子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桑榆易晚,龙虎难成。恋阙心,登山兴,醉倚东风阑干凭,笑英雄白发星星。”(【北中吕·普天乐】《对酒》)时光不再,壮志难酬,只得于“花间锦筝”、“柳外春莺”中流连,消遣岁月。这是无奈的接受,而非作者主动的选择,故而总有股不平之气。有时他自怜自叹:“看那鲁大夫,楚大夫,无人回顾。”(【北正宫·端正好】《秋兴次春游韵》)【北双调·沉醉东风】《雨夜感怀》中“空安排调鼎心,却本是扶犁命,感离怀夜雨茅亭。庙廊江湖万里情,孤负了当年梦景”等句也是这种复杂酸楚心情的表现。

官场的黑暗、倾轧,作者有过亲身经历,在散曲中,表现得入木三分:

眼睁睁,口谈仁义行如伶。宦途交结为良友,敬爱似亲兄。争名暗使贼心害,狡诈还将笑面迎。龙蛇窟,虎豹营,怎交那里去求生。(《南曲次韵》第九十三首)

世事的贤愚不分、黑白颠倒,更是令人可恨可笑:

严子陵惯趋拳(权)势,柳盗跖不夺金宝,贪图富贵是夷齐。扶纲常曹孟德,灭仁义鲁宣尼,附拳(权)臣王太史。(【北中吕·朱履曲】《发笑》)

官场的虚伪风气也影响到了“准官僚阶层”的文人士子,他们的交往也充满了虚伪和丑恶。众口难调,实在令人疲于周旋,“才说你文章妙,又说你胸襟傲”(【南中吕·驻云飞】《偶书》),想起这种现状,作者有时又决心甘居林下,以避红尘是非。“路滑滑,四十五岁已还家”,庆幸自己的退步抽身。

(二)花间宴集的游戏笔墨

文人宴饮,常邀歌伎助兴,所以难免应景之作。王九思本以曲为佐欢助兴的游戏笔墨,故也有多首戏谑的作品,或者干脆在题目中就加上“戏”字。先看【北中吕·朱履曲】《戏作秋千两首》:

画板轻金莲双压,彩绳长玉手牢拿。垂杨院落语喧哗,汗溶溶湿了杏脸,颤巍巍倚定桃花,困腾腾还要打。

轻巧似空中飞燕,精神似海上青鸾。分明平地起神仙,吃紧的松了宝髻,百忙里窎了花钿,步苍苔归去懒。

这两首诗写女子打秋千,固然曼妙摇曳,但并无寄托,也无深意,只是就事论事,生动描摹女子的娇态和风姿而已,是名副其实的戏作。

又如【北中吕·朱履曲】《赠妓》,写妓女美貌,士子多情,本是人云亦云的滥调,无甚新奇之处,但作者毫不掩饰的漫不经心和应酬语气,倒也更坦率地反映了士子与歌伎关系的真实状态。【北双调·折桂令】《嘲妓》写妓女思念情郎,嘲笑她的多情,纯为戏谑之作。再如【北越调·寨儿令】《嘲妓》,更是一首俳谐之作。描写妓女嫁给老翁,吵闹不休的可笑场景。这种事件本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老夫的尴尬,娼家出身的少妻的凶悍,作家描摹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但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造成的妇女悲剧,作者完全以嘲讽语气来写,而没有表现出同情,用语虽然更为雅致了,但鄙视却更加明显了。他的好友李开先也曾作有一曲【北双调·沉醉东风】嘲讽王九思,题目即为《王渼陂养一外户后乃谢绝,外户寄情不一,予因作词戏之》,曲云:“设盟誓千生万死,但别离万想千思。曾交戊子年,顿改平生志。海神庙见放着言辞:只为王魁短道儿,这的是旁州样子。”[3]1263可见,王九思的确有“始乱终弃”之行,未能免俗。在“殿前曾进讲”的王九思看来,妓女自然只是玩赏的对象,嘲戏之作虽为娱乐之作,反映了王九思对散曲娱乐性质的认识,但同时也真实客观反映了士大夫女性观中庸俗和保守的一面。

重视曲的娱乐功能虽有创作态度轻慢致使艺术上粗疏的可能,但同时也能使作者在创作时较少思想束缚,反而容易坦率地表现出最真实的心态和世俗化的一面。这类曲中展现的作者,反映了另一个层面上的真实人性,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故而不能一味低估其文学价值。

(三)熔炼词藻意境,努力提高散曲的境界和格调

王九思的散曲,虽继承了元散曲的明快酣畅风格,但又不同于元散曲中常有的浪子气和市井气,而是俗中有雅,追求文辞意境之美。

豆角儿香,麦索儿长,响嘶啷繭车儿风外扬。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泥金团扇影,香玉紫纱囊。将,佳节过端阳。(【北越调·寨儿令】《夏日即事》)

这首散曲自然一派田园诗境,白描眼前之景,不假雕饰,夏日气息扑面而来,在如话家常的明快俗语中,又带有诗词的典雅蕴藉。

【南中吕·驻云飞】《春游》就是如此:

问柳寻花,流水孤村有几家。马系垂杨下,坐倚荼蘼架。嗏,乘兴饮流霞,低摘琵琶。嫩绿深红,一带山如画,回首东风点暮鸦。

写景抒情自然融入前人诗词意境,又浑化无迹。

【南商调·山坡羊】《闺情二首》新巧自然,描摹少女情态,尤为传神:“愁烦,愁较深来黄河较浅;苍天,天较近来才郎较远。”痴语之中见出深情款款,把纯情少女对爱情的期待和真诚表现得极为真切生动。

王九思的咏物之曲描摹物态,也有诸多佳作。【北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分别咏“垂眉”、“小斗”、“金菊”、“仙桃”,尤以“垂眉”一首咏柳,最为传神:

春蛾窗下翠痕低,烟柳风前绿叶齐,晓山云外青峰细,想瑶台初睡起。紫霜毫蘸在端溪,描不尽西施俏,端详的张敞痴,兴绕香闺。

句句以比喻或借代写眉,且全用与眉有关的诗词典故,但句与句之间又联络有序,一气呵成,毫无断裂做作之感。

再看这首【北双调·水仙子】《席上对雪次韵》:

泠泠象板粉儿敲,小小金杯绿蚁飘,重重画阁红尘落,喜丰年恰遇着。几般儿景致蹊跷,凤团小茶烹银罐,驴背稳诗吟野桥,莺巢湿春隐花梢。

这首曲子描写对雪吟诗的风雅惬意,意境幽美恬淡,语言精致典雅,但细细读来,儿化音的运用,使语句更显活泼亲切,富有情韵。“凤团小茶烹银罐,驴背稳诗吟野桥,莺巢湿春隐花梢”以动静交织的画面营造出隆冬初春的诗意景致,以新巧优雅的措辞在绘景的同时,又洋溢着喜悦之情。曲调徐缓轻捷,不愧曲家本色。何良俊激赏此曲末句“莺巢湿春隐花梢”,以为“金元人无此一句”[4]9。诚然如此,无论词藻意境,这首曲足称兼善双美。

综上所述,王九思对提高曲的审美品格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以知识分子的生活际遇和思想感情为内容,广泛学习元曲的艺术手法,努力学习民间俗语,炼俗为雅,提升了散曲作为“市井艳曲”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格调。不仅同时代的朋友赞赏有加,后世也评价颇高,《四库全书总目·碧山乐府五卷提要》中说:“其于填曲之四声,杂以带字,不失尺寸,可谓声音文字兼擅其胜。”[5]1836《四库全书总目》仅收录了历代曲家两种存目散曲集,即王九思的《碧山乐府》和元代后期张可久的散曲集《小山乐府》,这也是对王九思散曲艺术造诣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王九思.渼陂集[G]//续修四库全书(13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王九思.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序[G]//谢伯阳.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4.

[3]李开先.词谑[G]//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4]何良俊.曲论[G]//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词曲类存目[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张琴】

On Wang Jiusi’s Literary Ideas about Qu and His Sanqu Songs

ZHENG Ya-ning

(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Baoji721013,China)

Abstract:Wang Jiusi is one of “the former seven talented Scholars”. This paper makes an elementary sorting of his literary ideas about Qu, that is, Qu should reflect one’s natural feelings. And he then put his ideas in his Sanqu songs, which conveyed the bitter feelings those officials who failed in their political career and also expressed their attitude of entertainment in their works. Wang had strived to improve the artistic state of Sanqu songs, thus scoring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

Key words:Wang Jiusi; Sanqu songs ideas; Sanqu songs; creative practice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2-0066-04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古代文学与当代影视传播关系研究》(ZK16093)

[作者简介]郑雅宁(1972-),女,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收稿日期]2015-11-27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散曲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传承和发展散曲风格与体式
新时代呼唤新散曲
散曲创作刍议
王骥德的曲学思想与创作实践——从《南词正韵》谈起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