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看温州中小企业升级

2016-02-13 08:50马永伟
浙江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温州价值链企业家

马永伟

全球价值链视角看温州中小企业升级

马永伟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当代贸易发生和组织的主要形式。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不断编织,原本被企业在内部整合的价值链各环节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垂直分离,日益嵌入全球生产的价值链体系,参与紧密协作的全球生产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选取的样本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摸底,管窥温州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外部特征,查找这些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中小企业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和市场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企业升级现状

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升级类型包括: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为客观描述温州中小企业升级状态,课题组于2013年底到2014年5月对温州地区160家样本企业进行问卷及走访调查。在所有调查对象企业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为21.3%;其次为机电制造业,占比13.8%;塑料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共占比21.9%;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食品及饮料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占比9.4%;其它制造业占比33.6%。

中小企业通过对产品生产流程或工艺进行改进,重组生产体系,提高劳动产出效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开发、研制新产品或者产品的新功能和新款式,提高产品质量或竞争力;通过整合自身比较优势,摆脱价值体系中利润低的生产环节,向营销、品牌、设计等利润丰厚的环节攀升;通过从一个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企业生产实现质的跨跃,生产更为高端的产品。

显然,被调查的温州样本企业的发展过程,并未遵循企业升级一般遵循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路径,呈现出在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方面表现欠佳的状况。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史晋川对温州产业演变做出的研究结论:即温州产业发展出现了“代际锁定”和产业格局固化;同时也印证了张曙光的判断:温州产业发展走进了“第二个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即在传统产业内部,从低技术向高技术、从低附加值向高低附加值攀升。

“低端锁定”的诱因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根据样本企业调查结果,温州中小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企业资源和经营能力上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从产业演进的角度来看,产业升级偏离了国际经验,出现“代际锁定”,产业格局固化,温州中小企业在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方面表现较好,但难以在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方面取得快速突破。

比较优势演化缓慢。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条件下价值生产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各国在垂直分离的分工体系中,通过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攀升到价值链高端,改变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比较优势演化不一定在企业传统升级类型中依次推进,也可能是分岔或跳跃。但根据本次统计结果看,整体上温州样本企业并未出现逻辑性的线性升级,更未表现出分岔或跳跃式的非线性升级,而是“锁定”于低端制造环节,并陷入“贫困性”增长和“逐底式”发展的困境当中。主要原因在于,温州中小企业没有从拥有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向拥有技术、品牌、营销等比较优势攀升。比较优势的静态固化难以萌生企业实现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的内在驱动力,使温州中小企业被牢牢地挡在了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的大门之外,只能在传统行业内部实现低技术向高技术、低附加值向高附值的产业结构演进。

路径依赖导致“低端锁定”。一是地方政府的不理性诉求导致“路径依赖”。地方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低端制造企业对原有生产模式的“路径依赖”,导致区域性产业陷入“低端锁定”。不少地方政府仅停留于规划和文件上,缺乏配套机制和监督机制,致使真正得到落实的并不多。在对温州样本企业关于“政策支持体系”认可度的调查中,“政府对本行业支持力度大”和“支持政策能落到实处”两选项的统计数据均值较低,表明多数企业对于政府支持和政策落实的认可度相对偏低。二是人格化交易方式催生“路径依赖”。史晋川认为,人格化交易方式是温州产业固化的重要原因。它能让温州人快速地以低成本进入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也限制了温州人进入新的行业,因为进入新的分工体系和市场网络,将可能承担更大的机会成本及经营风险。

高端生产环节的控制和封锁。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并以此整合全球生产和贸易的离散性片段区域,协调各环节价值生产。温州样本企业基本上处于半科层型和网络型这两种主要治理结构之下。网络治理模式中有利于企业向高价值环节攀升,但不利于缺乏区域创新系统的初创型企业。半科层治理模式中能为生产商提供快速产品升级和流程升级渠道,但阻碍了功能升级。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工业化进程,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下,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企业家精神缺乏和实体经济利润微薄。企业家是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需求的创新者,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创新者。温州中小企业发展至今,大多数并未按逻辑地沿着全球价值链顺次升级,实现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跨越,根本原因是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弱化。大量的温州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仍然缺乏创新行为,甚至有些知名本土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为国外购买商提供代工服务,赚取制造环节利润,而不是将企业资源专注于品牌运营和渠道开拓。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国外需求萎缩,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税收重担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压榨着企业的利润空间,温州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普遍不适,无暇创新。

企业升级路径选择

培育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更是企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培育企业家精神,就要建立适合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自由经济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功能,建立优秀企业家的遴选和评价机制;运用市场手段鼓励企业家专注于企业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完善企业家薪酬的激励机制。同时,应着力提升企业家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对政策的敏感与领悟力、对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能力等综合素质,并加强组织引导,发挥工商联合会和民间商会等企业组织在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的辅助功能。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应对“互联网+”时代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融合的理念,变革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潜心于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品牌运营和市场网络渠道的拓展,而不是任由资本逻辑自由演进,追求短平快的营利模式,沉溺于虚拟经济资产的疯狂炒作,进一步提升温州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发展和升级诉求。

培育高端生产要素,推进比较优势演进。要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获取较高的利润回报,就必须占据区域化的外生比较优势,拥有高端环节的生产要素。要改变温州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摆脱“低端锁定”,促进企业升级,就应重视知识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提升效应,增加高素质劳动者比率,除可以扩大企业和劳动者国际代工的经济收益份额外,还能为其它高端生产要素培育提供物质基础。而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型人才,正是温州中小企业较为缺乏的生产要素。应另辟蹊径,通过与拥有相关人才的部门合作和聘请相关人才为本公司做业务的方式,来弥补本企业人才匮乏的短板,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强化知识要素投入,加大高素质劳动者引进和本地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创新人才培育和使用方式,充分发挥知识要素在高端生产要素培育上的推动效应。

参与国内价值链重构,冲破“低端锁定”困境。温州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升级阶段,依托本企业的要素资源禀赋,参与国内价值链重构。利用国内市场提供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拓展销售渠道方面的优势,整合和协调国内市场,拓展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新空间,寻求自身高端生产要素的成长机会,强化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网络开拓等外生比较优势,再向全球价值链延伸和拓展,摆脱“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境,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发挥政府配置资源优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既要推动“腾笼换鸟”,又要落实“凤凰涅盤”。政府部门应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实际和企业发展阶段,转移出高耗能、高污染及竞争优势弱化的的传统企业,引进来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产业”,充分利用本区域外的企业、技术、资金等优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助力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

作者单位:温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温州价值链企业家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难忘九二温州行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