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综合课中“主动表达”的缺失成因与影响

2016-02-14 10:24吉林丛媛媛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课初级阶段被动

吉林 丛媛媛



初级汉语综合课中“主动表达”的缺失成因与影响

吉林丛媛媛

【摘要】初级汉语综合课有口语话的倾向,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综合课欠缺“主动表达”的训练,综合课和口语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型,应该有各自明确的分工,即:综合课应该侧重于“主动表达”,口语课应该侧重于“被动表达”。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主动表达

一、引言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走过了60年的漫长历程。和其他学科相比,对外汉语教学却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从早期的“精读课”发展到“综合课+分技能课”相配合的课型设置格局,不断走向科学、高效,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思考。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老师把综合课上成了口语课,口语课也上得很像综合课;市面上的综合课教材和口语教材在内容上十分相像,区分度差;此外,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也都十分相近。

初级综合课和口语课是两种不同的课型,那这两种课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留学生主动表达能力和被动表达能力发展极度不平衡,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结果呢?

二、主动表达和被动表达

1.主动表达。主动表达是指主体在言语表达过程中没有第三者话语参与或部分参与的情况下就某个主题或话题进行的完全自主的表达。主动表达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上的,如讲故事、讲演,也可以是书面上的,如写一个小短文、一篇文章等,还可以是二者的组合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在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意愿。

2.被动表达。与主动表达不同,被动表达是有两方或者多方参与的表达方式,换言之,就是对话或会话。会话双方在交谈时要严格遵循会话合作原则,随时调整话题和谈话方式。由此可见,会话是被动的,不自由的,说话的一方要根据对话的内容、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话语,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的许多内容被限定了。

三、初级阶段综合课主动表达的缺失与影响

1.综合课应该重视主动表达能力的培养。综合课是课程设置中的主干课,李晓琪说,“综合课处于主干、基础地位,是各专项技能课的纽带与核心”。而主动表达需要说也需要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达,因此应该将其放在综合课上对学生进行培养最为适合。

2.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主动表达缺失的表现。综合课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以听说读写为重点,包括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但是现在的初级汉语综合课对“说”的理解过于片面,如课本中只有对话体,也就是被动的“说”,教材中缺少主动表达的内容,如短文等。同时也缺少对主动表达方法的介绍和操练。

3.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主动表达缺失的原因

(1)教材中主动表达内容的缺失。现行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和口语教材在课程结构、编排方式、指导纲要等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市面上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课文部分大多为对话形式,缺失了主动表达的内容,如短文。然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如果教材中缺失了某部分内容,那么教师的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技能也将缺失。

(2)课堂教学中主动表达训练的缺失。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初级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缺少主动表达技能的训练。当然,也有一些综合课课堂存在一些主动表达的训练内容,如在导入环节的“听说”或是学完一课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但是这仅仅是导入、操练课文的一种方式,不是作为一种技能来讲授、训练的,因而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此外,这种“听说”导入的话题固定,内容受限,并且依然是被动表达的对话形式。

(3)教师认知中主动表达的缺失。前面提到,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和口语教学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还是在教材的编写方式上都有很高的相似度,再加上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仍以教材为本位进行汉语教学,教材中缺失的主动表达内容和技能的训练也在教师的认知中缺失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的缺失也就不足为奇。

四、初级阶段主动表达缺失的影响

1.学生主动表达能力明显低于被动表达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过一阶段的汉语以后,对话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自我主动表达的能力却很低,如果对话发生在自己不熟悉的场合时,即便能听懂,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2.学生的主动表达漏洞百出。由于这种不平衡性,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有的是用词错误、有的是语法错误,还有的是逻辑错误,甚至是句法结构上的错误。然而,汉语老师在给学生纠错时,仅对句子的语法正误进行考量,而非整体内容。可见,目前初级阶段的综合课注重的还是单句的语法教学,完全忽视了语段表达上的“好”和逻辑上的“通”。

五、总结

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性的工作,目前普遍的教学方法、教材编排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仍需要更深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崔希亮.2001.语言理解与认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李晓琪.2006.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3]吕必松.1990.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丛媛媛(199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磐石市,学历:硕士,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综合课初级阶段被动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国际汉语综合课的应用探析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下)
常态教学背景下音乐综合课的探索与实践(上)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大作业综合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