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考察
——以《人民日报》和『NHK新聞』为例

2016-02-14 06:56刘琛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聞助词人民日报

薛 晨 刘琛琛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中日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考察
——以《人民日报》和『NHK新聞』为例

薛 晨 刘琛琛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以《人民日报》和『NHK新闻』为例,对中日两国的新闻标题的时体标记的缺省进行了考察并得到以下结果:中文新闻标题很少使用动态助词“了”、“着”、“过”这样的语法标记。但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出现了“了”:1. 单音节动词后的“了”。2. 单音节形容词后的“了”。3. 直接引用文中双音节动词后的“了”。同时,在表示“持续”体意义时,新闻标题也不使用“着”,而使用“正”、“在”这样的时间副词。在日语新闻标题中,几乎不使用「た」、「ている」、「ていた」的形式,而均用动词的「る形」来表示。另外,在日语新闻标题中经常省略汉语动词后的「する」,或是以一些和语动词名词化后的形式结尾。在表示将来时,用「へ」这一助词来表示。

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缺省;时体意义 1

标题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语言,从用词和句法等方面来看,与自然语言的表达存在着一定差异。本文研究的是新闻报道的标题,即新闻报道的题目。新闻标题就如同新闻的眼睛,它是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浓缩、概括和凸显,既要突出内容又要简洁明了。因此,新闻标题经常出现一些省略现象。本文以中日两国新闻标题的时体标记的省略现象为中心进行分析。下面就先来看看日语新闻标题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日米首脳会談始ま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①

(2) 日本の援助隊も現地入り 懸命の救助活動続く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3)救急隊 出動先間違え出動約4分遅れ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7日

从以上日语新闻标题可以看出,在动词谓语部分均使用的是动词的未完了形「る形」,在作者读完正文之后发现(1)中的「始まる」表示的是「始まった」,即过去的事件;(2)中的「続く」是表示「続いている」,即正在发生的事件;而(3)中的「遅れる」是表示「遅れていた」,即过去的持续这一时体意义。由此而知,日语语法中表示时体意义的「た」、「ている」、「ていた」在日语新闻标题中都是被省略的。

本文收集了近一年来的《人民日报》和『NHK新聞』的标题,对中日两国的新闻标题的时体标记的缺省进行了详细考察。

一、中日关于新闻标题的先行研究

1980年以来,在中国各领域关于新闻标题的研究屡见不鲜。主要有彭朝承《新闻标题学》(1999)、尹世超《标题语法》(2001)、刘路《新闻标题论》(2002)、资庆元《中国新闻标题研究》(2003)等著作。但是关于新闻标题语法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尤其是关于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研究更尤为少见。

关于日本新闻标题的主要研究有:稻垣吉彦『入門マスコミ言語論』(1987)、菅野谦『マスコミ言語の省略表現』(1993)、野口崇子『見出しの文法』(2002)、森山卓郎『新聞見出しの文法・序論』(2009)等。森山卓郎在『新聞見出しの文法・序論』(2009)一文中指出,在表示未来事件时,日语新闻标题多使用「へ」这一助词结尾,来表示将来的事件或者是事态的进展。

二、中文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的省略

笔者根据尹世超《标题语法》(2001)的相关内容对中文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的省略做了如下归纳,结果如下表1:

表1 中文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的省略情况

本文将在此基础之上更加细致地考察汉语时体标记“了”、“着”、“过”在中文新闻标题中的省略情况。

由于汉语的动词没有严格的形式变化,一般都是通过“了、着、过”这样的动态助词来体现句子的时体意义。下面梳理一下汉语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情况。

(一)“了”的省略情况

(4)习近平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4日②

(5)张德江主持召开第四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4日

(6)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7日

(7)西藏森林资源十余年实现“四增长”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1日

(8)张高丽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24日

(9)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12日

(10) 中央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人民日报》2015年02月04日

正如尹世超《标题语法》(2001)中提到的一样,在句中表示完成意义的动态助词“了”在新闻标题中都是被省略的。经调查发现,在以下动词后都省略表示完成体标记的“了”。这些动词有:“会见”、“举行”、“发布”、“召开”、“实现”、“签订/签署”、“出席”、“参观”、“访问”、“印发”、“抵达”等。

但是,在中文新闻标题中,有少数标题出现“了”,这些标题大都是因受词类特点或是成句因素的制约。

1. 单音节动词+动态助词“了”

(11)第三次转身,他笑了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21日

(12)牧区来了义诊队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07日

(13)候车室为啥成了“夕阳乐”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24日

(14)北顺村变了

《人民日报》2015年02月15日

(15)认证咋成了认钱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08日

(16)老饭桌乐了老乡亲

《人民日报》2014年05月19日

(17)春运来了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16日

(18)湖南资兴技工成了“香饽饽”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3日

(19)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有了创新联盟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2日

(20)摊贩有了“新身份”

《人民日报》2014年09月15日

(21)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有了规范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08日

(22)绍兴村里有了环境监督员

《人民日报》2014年07月13日

(23)小升初有了特长生“减招令”

《人民日报》2014年01月27日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单音节动词后不加“了”的话,句子就无法成立。即受成句的影响,单音节动词后是必须带上“了”的。例如:“有了”之后的“了”既表完成,也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而位于句尾的“笑了”、“变了”、“来了”中的“了”既表示完成,也表示事态已有改变的意义(吕叔湘,1980)。

2. 单音节形容词+“了”

(24)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更高了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16日

(25)欧中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4日

(26)门槛低了 创业热了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01日

(27)干部下访多了 群众上访少了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22日

(28)嘉兴:老人过得好了

《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7日

与上面的单音节动词一样,受音节和成句的影响,单音节形容词后的“了”也是必不可少的。形容词后的“了”可以表示一种变化已经完成,出现新的情况(吕叔湘,1980)。并且“了”前的这个形容词就是对这个新情况的描述说明。

3. 直接引用文中的双音节动词+“了”

(29)“做现代农业,我找回了尊严”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6日

(30)“我的‘阿里巴巴’挂牌了”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1日

(31)“今晚能躺倒睡觉了”

《人民日报》2014年4月11日

在收集的新闻标题中,还有少部分的“了”出现在直接引用句中。例如:(29)中的“了”出现的形式是:动词+补语+了+宾语,此时“了”的完成义与补语及其后宾语结合时表示事件的发生并结束。而(30)中位于句尾的“了”表示完成的同时也表示事态已有改变。(31)中位于句尾的“了”和前面的时间名词“今晚”一起出现表示将来完成体。从语义来讲,是表示事件到了某种状态转变的时刻,或者是事态在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着、过”的省略情况

经过收集近一年《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没有出现一个使用“着”和“过”的新闻标题。原因在于:新闻具有时效性,因此很少表达“经验”这样的事件。另外发现:在表示“持续”这一意义时,新闻标题通过“正”、“在”这样的时间副词来表现。例如:

(32)小小报亭 悄悄在变

《人民日报》2015年02月27日

(33)年俗在复兴 年味在回归

《人民日报》2015年02月23日

(34)京津冀 正拔节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6日

(35)她的“生命”仍在前行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6日

(36)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

《人民日报》2014年09月09日

(37)改革在突破

《人民日报》2014年09月08日

基于以上汉语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情况,总结如下表2:

表2 中文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的省略情况

三、日语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的省略

在日语新闻标题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省略现象,造成句子的时体意义不明确。本文将日语新闻标题分为完整句和非完整句来对其所表示的时体意义进行分析。

(一)完整句

如同在引言中说明的那样,日语语法中表示时体意义的「た」、「ている」、「ていた」在日语新闻标题中都是被省略的,而均使用动词的未完了形「る形」。例子如下:

1. 表示过去事件

(38)日米首脳会談始ま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39) 福知山線事故10年 追悼慰霊式で犠牲者悼む

『NHK新聞』2015年4月25日

(40)秋田で住宅火災 7人遺体見つかる

『NHK新聞』2015年5月2日

(41)上半期の経常収支 黒字に転じる

『NHK新聞』2015年8月16日

2. 表示持续事件

(42) 日本の援助隊も現地入り 懸命の救助活動続く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43) ネパール 「72時間」近づき懸命の救助続く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44) キノコ工場火事 死亡4人の身元確認進め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7日

(45) ギリシャ支援結論先送り 資金繰り懸念強ま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5日

(46) 世界遺産の富岡製糸場 大型連休でにぎわう

『NHK新聞』2015年5月2日

(47)英王女の名前はどうなる 注目集まる

『NHK新聞』2015年5月3日

(48)日本人登山者2人死亡 当時の状況調べる

『NHK新聞』2015年8月16日

3. 表示过去持续事件

(49) 逮捕の男 ドローンで川内原発撮影も試み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6日

(50)12月の計画でも放射性物質の砂を載せる

『NHK新聞』2015年4月26日

(51)旅行会社が連休前に事業廃止 相談相次ぐ

『NHK新聞』2015年5月2日

由此说明,日语新闻标题的时体意义都是不明确的。读者如果不阅读新闻正文的话就很难明确事件是发生还是未发生。关于这一现象,野口在『見出しの文法』(2002)中解释道:这是为了缩小事件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读者的临场感,让读者更真切地感知事件。

(二)非完整句

在日语新闻标题中有很多标题是以不完整句的形式出现的。本文分为以名词结句的标题和以助词结句的标题。

1. 动词名词化结句

在日语新闻标题中有一部分标题是以名词结句的形式出现,其实它们都是将动词名词化,并直接结句形成标题。本文将这些动词名词化结句的标题再分为「サ変」汉语动词名词化结句和和语动词名词化结句的标题来进行具体分析。

(a)「サ変」汉语动词名词化结句

(52)エネルギーミックス 経産省が素案を提示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53)「クロ-ズアップ現代」調査報告書を公表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54)新憲法目指す大会 東京都内で開催

『NHK新聞』2015年5月1日

(55)首相 米最先端医療研究所を訪問

『NHK新聞』2015年5月1日

(56)JR貨物汚職 幹部社員らを起訴

『NHK新聞』2015年5月1日

(57)「知床横断道路」約半年ぶりに開通

『NHK新聞』2015年5月1日

(58)5日ぶりに救出された少年 父親と再会

『NHK新聞』2015年5月1日

(59)渋滞の名神高速で7台絡む事故 女性が死亡

『NHK新聞』2015年5月5日

(60)Uターンラッシュ続く 各地で混雑

『NHK新聞』2015年8月16日

以上的新闻标题均是表示过去意义,像「死亡」、「再会」这样的「サ変」汉语动词,我们也许可以推测出是表示过去的事件,但「訪問」、「提示」、「公表」这样的词,读者是很难明确它们所表示的时体意义的。另外,在(60)中,「混雑」所表示的其实是「混雑している」,即持续体意义。由此说明,动词名词化结句的日语新闻标题的时体意义是不明确的。

(b)和语动词名词化结句

在日语新闻标题中也出现了将和语动词名词化结句的形式,如下所示:

(61)箱根山で地震回数が増加 注意呼びかけ

『NHK新聞』2015年5月3日

(62)真珠湾で平和願って新潟の花火を打ち上げ

『NHK新聞』2015年8月16日

在阅读正文之后发现,(61)所对应的正文是“危険な地域には立ち入らないよう注意を呼びかけています。”,就是说「呼びかけ」是表示「呼びかけしている」,即持续意义。而(62)中的「打ち上げ」是表示「打ち上げた」,即过去意义。由此说明,这样以和语动词名词化结句的新闻标题的时体意义是被忽略的。

2. 助词结句

在日语新闻标题中,通常表示未来事件时都使用助词「へ」结句。例如:

(63)首相 米議会上下両院の合同会議で演説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9日

(64)核拡散防止条約の再検討会議 開幕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7日

(65)安倍首相 ワシントンに到着 首脳会談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8日

(66)春の叙勲 4087人が受章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9日

(67)財務相 アジアへのインフラ投資拡充へ

『NHK新聞』2015年5月3日

以上新闻标题中「へ」前项部分均是未来事件。森山『新聞見出しの文法·序論』(2009)认为,「へ」之所以可以用来表示未来时制,是由空间到时间比喻而来。「へ」原本是用于表示目的地的空间,在新闻标题中被赋予表示未来事件的功能。另外:

(68)首相“国際的課題にも米と協調”表明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7日

(79)日米2+2で新ガイドライン取りまとめ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7日

(70) 外相 キューバ訪問で投資環境整備 働きかけへ

『NHK新聞』2015年4月25日

对应(68)新闻标题的正文后发现有这样一句:

「アメリカと協調し、積極的に取り組む考えを表明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也就是说「へ」表示的是「ことにしている」的语法意义。即决定某件事并打算将此决定继续下去。基于以上关于日语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情况,可以总结如下表3:

表3 日语新闻标题中时体标记的缺省情况

四、结语

本文以近一年来的《人民日报》和『NHK新闻』为例,对中日两国的新闻标题的时体标记的缺省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发现,在新闻标题这种特殊语境下,无论是汉语标题还是日语标题,在时体标记方面都出现了缺省情况,并得到以下结果:中文新闻标题与普通陈述句不同,在描述一个事件时很少使用动态助词“了”、“着”、“过”这样的时体标记。汉语里位于句中表示完成意义的“了”一般在新闻标题中被省略。但在以下三种情况中“了”是出现的:1.单音节动词后的“了”。2.单音节形容词后的“了”。3.直接引用文中出现的双音节动词后的“了”。另外,在本次收集的新闻标题中,没有一例出现动态助词“过”的标题。原因在于:新闻具有时效性,因此很少表达“经验”这样的事件。因此,表示经验的动态助词“过”这一时体标记是很少出现在新闻标题里的。最后,在表示“继续”这一意义时,新闻标题也几乎不使用“着”,而是通过“正”、“在”这样的时间副词来表现。

日语新闻标题关于时体标记的使用也有类似的特点。在日语新闻标题中,几乎不使用表示「した」、「している」、「していた」这样表示时体意义的形式,而均用动词的未完整体——「る形」来表示。这样一来,新闻标题所表示的时体意义就不明确了。另外,在日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词尾省略现象。如:通常省略汉语动词后的「する」,此外,还有一些标题以一些和语动词名词化后的形式结尾,均导致时体意义不明确。同时,在表示将来事件时,多用「へ」这一助词来表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中日新闻标题中都存在时体标记的省略。但是省略的方式和规则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对中日新闻标题中的时体标记的省略现象进行了考察,希望为中日两国新闻标题语言的交流提供参考。关于中日新闻标题为何出现时体标记省略这一现象的问题,今后将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进行分析。

注释:

① 本文中所引用的日语新闻标题皆是摘自『NHK新聞』官方网站。请参阅网址http∶//www.nhk.or.jp。

② 本文中所引用的中文新闻标题皆是摘自《人民日报》电子版官方网站。请参阅网址http∶//paper.people.com.cn。

[1] 稻垣吉彦.1987.入門マスコミ言語論[M].東京:大修館書店.

[2] 菅野谦.1993.マスコミ言語の省略表現.[J].日本語学,(12)∶34-40.

[3] 野口崇子.2002.見出しの文法[J].講座日本語教育,(38)∶94-124.

[4] 森山卓郎.2009.新聞見出しの文法·序論[J].日中言語研究と日本語教育,(2)∶13-20.

[5] 刘路.2002.新闻标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呂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7]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8] 彭朝承.1999.新闻标题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9] 王同伦.2008.标题语境中动词语法变异及动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10] 尹世超.2001.标题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1] 资庆元.2003.中国新闻标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A Study on the Ellipses of Tense-aspect Marking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News Titles——Taking People’s Daily and NHK News as Example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ellipses of tense-aspect marking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News Titles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news titles of the online edition of People’s Daily and NHK News in 2016.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ense and aspe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a special context--- news titles. It discusses the usages of three dynamic auxiliaries “zhao”, “liao” and “guo”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using the tense-aspect marking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titles by comparing the examples in news titles, with a view to helping Japanese learner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Japanese news titles.

news titles; tense-aspect marking; ellipsis; tense and aspect meaning

H364

A

2095-4948(2016)04-0057-06

本文为杭州市外文学会项目“日语新闻标题的语用分析”(HWKT2015008)的阶段性成果。

薛晨,女,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日对比语言学与日语语言学;刘琛琛,女,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日对比语言学与日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新聞助词人民日报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Short News新闻播报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资讯
新闻眼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新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