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6-02-15 17:45史玉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通管理人员图书

◆史玉珍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

◆史玉珍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一些列变革。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图书馆不断崛起,给读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图书馆流通服务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趋利避害,创新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形式方法,是每一位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网络环境 图书馆流通 问题 改进策略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新特点

1.图书资源更多样

衡量一个图书馆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准就是藏书量,这也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图书资源越多,越有利于读者借阅查找,也越能满足读者的兴趣需要。在网络信息技术普及之前,传统的图书馆图书主要是印刷式的纸质资料。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除了纸质资料外,还包括影像、磁盘、光盘以及许多电子出版物,这些新型的图书资源偏于携带且易于保存,大大方便了读者阅读。

2.操作系统更便捷

在网络信息技术作用下,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改变了以往的人工管理借阅,工作方法大大改进,不再是以前的效率低、技术低的工作。管理人员只要借助于计算机扫描仪就可以将图书借阅归还等工作完成,不仅耗时少还为读者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读者而言,图书借阅方式也不同于往昔。在网络时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登录电子图书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账号,利用这个账号读者不仅可以查阅图书简介、了解最新的图书资源、图书放置的详细位置,还可以轻松查询自己的借阅数量、借阅次数以及归还时间。

3.借阅方式更个性

网络社会大大便利了人们查找自身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人们的个性得以发挥,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在查询图书资源时,人们也希望能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得到最符合需要的信息。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也更加契合读者兴趣,为读者的借阅方式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选择。网络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的非纸质性图书资源,电子文献,音频影像、数字信息等文献资料可以轻松获得,读者可以省去借阅纸质资源的繁琐,在网络上轻轻一点,就可以下载需要的文献资料,这种借阅方式更加快捷灵活,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

1.图书资源与读者需求不符

网络化背景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读者需求不断脱节,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尽管当今图书馆的藏书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读者依旧查阅不到想要的资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首先是因为读者日益追求个性化,每个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品位都不相同,尽管图书馆不断引进新的资源,还是不能做到包罗万象,所以无法满足部分读者需求。

2.管理人员与读者缺乏良性交流

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主要是通过图书借阅、整理等内容满足读者的图书需求,在服务过程中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宗旨,规范自身言行,为读者构建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与读者积极沟通,及时了解读者的思想和需求,但是现阶段国内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人员与读者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制约了图书文化的传播。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的改进策略

1.进行数据库建设,满足读者需求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图书馆流通服务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过去传统的文献管理,建立图书馆藏数据库,实现图书资源数据化、科学化,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与地方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首先,图书馆馆要转变过去的单一收录纸质印刷资源习惯,增加光盘、数字图书等资源,积极发展数字图书馆,将馆藏文献资料转变为网络型;其次,还要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建立健全职工工作管理制度,严格奖惩规则,对上班期间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行为进行降薪处分,提升员工的工作意识和服务理念。

2.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价值

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流通服务人员要树立个性化的服务理念,结合读者的不同特点,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名为读者创造个性的阅读环境,满足读者在信息时代的阅读需求。另外,流通人员还需要树立信息化的服务理念,学习扩充信息知识,熟悉电脑办公软件和图书馆现电子仪器设备。在与读者的交流中,要养成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3.流通服务实现良性沟通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是一切活动主体,也是图书馆流通服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整个图书馆运作的结果。在两者相互沟通时,要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帮助读者解决借阅、归还过程中的疑问。读者在流通服务中,不能有意贬低工作人员,遵守图书馆的基本规章制度,不大声喧哗,保证图书完好无损,按时归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在给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带来新的变化和优势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与读者进行良性沟通,才能更好的彰显其服务价值,切实满足读者需求。

[1]耿玉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5,25(04):175-176.

[2]陈敏芳.网络环境下馆员流通服务工作驱动力缺失的防治[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01):58-61.

[3]李利敏.浅谈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及应对措施[J].科技资讯,2012,(07):256.

猜你喜欢
流通管理人员图书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图书推荐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