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2016-02-15 17:45付晓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想象

◆付晓霞

(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付晓霞

(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

一年级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拼音、识生字、阅读教学和看图说话中把观察、思维、想象和语言结合起来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话训练 一年级学生 阅读教学 看图说话

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即口头和书面两方面,而口头能力是书面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一年级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时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高峰期,他们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感情,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但是,一年级进行的只是作文的基础训练,所以要先从说一句话、几句话到一段话,特别要注意由说好完整的一句话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拼音、识生字和看图说话中把观察、思维、想象和语言结合起来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在拼音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进行说话练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听清问题,大声回答。教学声母“ch”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引导发问,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老师要帮助他们把话说完整、说清楚。问题可归纳为:小朋友们,认真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旁边有什么?它在干什么?要求学生先一问一问地回答,然后把几个问题连起来说说。可归纳为: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弟弟,他坐在椅子上吃东西。旁边有一只小刺猬,它也在吃东西。老师小节:小刺猬和椅子合起来的样子像声母“ch”吗?“吃东西”的“吃”读的轻短些,就是“ch”这个声母的读音。

这样,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了“ch”的形状,从说话中掌握了“ch”的正确发音,反过来,从认识“ch”中得到了语言训练,这也是对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组词、造句的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响亮的说出完整的句子。在教学生字时,每教一个字,学生在掌握了它的音、形、义后都要求用该字口头组词,并用所组词语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并比比谁说得具体、生动。

如在教学“常”字时,老师问“常”可组什么词?学生回答“常常、经常、非常”……这时,我便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于是,有的说:“我常常帮妈妈干家务。”有的说:“我经常给小树浇水。”还有的说:“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这样,不但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说话并不难,并敢于大胆的当众说话。经常运用生字所组的的书面词语让学生练习说话,不但训练了学生用普通话说出完整、清楚的句子,同时也使学生的口头表达更规范。这期间,老师要注意矫正或改变学生的不良口语习惯(如一些方言等),为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打好基础。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等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自己的意思。这是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和方法,也是说话训练的好时机。老师对学生的话要认真听,正确的要予以肯定、鼓励,不正确的要及时指导、纠正他们的语病。这种严格的训练不但要长期坚持,还要面向全体,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规范语言的训练。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往往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这时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朗读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朗读可以促进他们语言的规范性,朗读更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经常要求学生在早自习时间大声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复述是促进学生把不规范语言转换为规范语言的有效手段。复述训练不但训练了学生规范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时常选择一些典型的课文或段落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人称或加上想象进行复述,在复述中采用“优生引路、中生紧跟、差生跟上”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人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思想。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但他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会各不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施以合理的教育,把思维、语言结合起来,运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说话训练,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司马光》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除了司马光的办法外,同学们自己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大家讨论热烈,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虽然没想出比司马光的办法更妙的办法,但大家乐说、敢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基本能按顺序说清自己的意思。这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语言也培养了学生说话有序的好习惯,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充分利用“看图说话”进行说话训练

这是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这也是教材所安排的训练学生说话的最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根据图画内容,系统的培养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可适当的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有层次有步骤地回答问题,逐渐由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在教学《小白兔运南瓜》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小白兔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它对什么事情感到为难了?正在为难的时候,它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决定怎么做?结果怎样?我们应该向小白兔学习什么?”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小动物本来就很感兴趣,再加上问题的启发,他们的思维更开阔,想象更丰富,纷纷举手发言,准确地说出了图意,并能把三幅图连起来说出一段完整有序的话,说话气氛甚是热烈,教学效果也颇佳。

“万丈高楼平地起”,但一定要有坚实的基础。因此,作文训练一定要从一年级的说话抓起。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能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如何写口头通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