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几点思考

2016-02-15 17:45王艳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作业游戏数学

◆王艳丽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王务庄小学)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几点思考

◆王艳丽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王务庄小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业更多的会被人们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以及反馈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必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作业设计不能突出重点难点、作业完成率低下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 作业优化 思考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能够突出重点以及难点

众所周知,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随堂练习都是如此。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作业的布置常常会进入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的误区,这使得学生的作业负担不断加重,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学生不能定时定期完成作业等问题。为此,教师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布置作业的质量,不能只突出作业的数量,教室重视作业布置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甚至让学生厌恶数学学习。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环节就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等进行分析,进而有选择性的圈画课后习题以及设计相关的作业。教师设计的作业不能设计得过多,通常情况下控制在五六道左右为宜,过多的题量会让学生觉得繁杂,题量过少又打不到课后作业训练的效果。为更好的激发部分尖子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适时的设计一两道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当然,难的程度不能超过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等出发,不断的设计那些具有童趣性、亲近性的数学作业,针对作业中的相关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尽量的将其编成童话、游戏以及谜语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不断的拓宽知识面,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下重复、呆板、机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数学作业。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数的组成”、“乘法口诀”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对口型”游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都能够进行游戏,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简单的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同家长、伙伴之间进行扑克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计算他人手中的牌。这种趣味性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去学习。

三、小学数学作业要注重批改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教学中重要的工作有很多,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作业的批改,它在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业批改又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作业批改中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就课后作业而言,学生作业完成量代表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刻苦性,还包括了教师教学成果的反应,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则可以获取教学信息反馈,进而制定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业批改的方式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首先,课堂上批改。对于一些纯计算或者相对简单的计算题,教师可以先抽查相关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而在课堂上公布最终的答案,这有利于及时指出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错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计算的方法;其次,当面批改。针对一些作业中存在明显或重大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面对面的批改,这种边评边改的作业批改形式在证明题中应用得最为广泛;最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让相邻的同学之间相互批改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去思考问题。

四、为学生设计探索性作业

更多的时候,我们称数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上共同讨论总结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探索求知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断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设计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性数学作业,顾名思义,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思考,通过思考给出问题的不同答案,最终学生发现,针对同一道题,也许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这时教师就可以对题目进行讲解,告诉同学们答案最终相同的原因,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变幻无穷的同时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几何图形》章节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然后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以及面积,也许学生设计出来的图形是不同大小的,但最终学生发现,周长以及面积的计算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让学生找出这些规律,教师教学也就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1]徐洪连.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07):61.

[2]张志宗.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5,(06):73-75.

[3]王欣.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09):80.

[4]葛庆敏,赵彦梅,蒋玲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166-167.

[5]孟庆凯.传统教具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97-98.

猜你喜欢
作业游戏数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作业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