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好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

2016-02-15 17:45付国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标品德教学活动

◆付国娟

(吉林省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如何开展好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

◆付国娟

(吉林省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一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性学科,是学生立事修身的至关重要的学科,开展好本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课标意识 教材解读 活动设计 教学实施

品德与生活(社会)将德育学、人类学、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在课程上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主导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让学生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自己主动进行道德建构,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这门学科不仅是一门综合课程,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

一、要加强课程目标意识

品生品社课程目标的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品德学科的三维目标的顺序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也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内涵:一德育为先;二育人为本,三能力为主,四知识为基础,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品生品社的一个显性的教学功能是品德教育,我们培养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能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有爱心,有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所以说课程目标既是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课程的归宿。

结合教学,我想针对课标意识提出以下五点:(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二、要提高解读教材能力

第一,教材是范例,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教材,不能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学生的生活中。

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也就是教材中的留白部分)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

第三,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学生和教室中的学生一起要面对的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学生在分享教材中的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

三、要掌握活动设计方法

读懂了教材,应该怎样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呢。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紧扣教学目标;第二,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三,要注意还原于学生生活。

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就活动而言,我想能否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和采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有效使用这些教学活动并不是在一节课中用的越多越好,而是将这些活动方式运用到位,必须考虑他们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契合度。(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是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我们要多开展教育目的到位的活动,少一些形式花哨但目标不明的活动。(3)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我们不一定照搬,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易于操作。

四、要明确教学实施手段

教学的实施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践我们的教学活动设计。从目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大家注意。

首先,是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不仅要进行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一定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者。我们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上人教版三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时,学生给没有颜色的鲜花涂上了颜色以后,都贴在了黑板上,老师叫学生说说这些鲜花,一位学生说“五颜六色”,一位说“各式各样”,……最后一位学生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老师立刻便表扬她:“说得真好,把掌声给她。”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语文课的词语比赛,是要通过给花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而学生回答老师的答案也不一样,恰恰说明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由于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目标意识不明确,所以他的表扬使活动的目标没能很好地达成。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着生命,纵观品德课程,它应该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动另一个灵魂”。人的品德虽不能像语数那样用百分准确地衡量出来,但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反映出内心活动。美好的环境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相反,污蚀的环境只能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只有抓住青少年成长的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来深入引导学生,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和灿烂时,学生的德行才会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才会流光溢彩。

猜你喜欢
课标品德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选择题探析
品德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