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15 17:45李行兵李立兵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教学内容

◆李行兵 李立兵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行兵 李立兵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导学案作为高校课堂改革的载体,在营造教学氛围、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种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生正处于感知世界、认识新鲜事物的阶段,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就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效果和作用做进一步的分析。

导学案 小学数学 作用 效果 目标

导学案指的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为动机,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主导作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以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导学案创设的基本内容

1.采用通俗的语言,紧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学习目标的确立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采取通俗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此过程采取适当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个性化学习。

2.依据教学情况,打好基础,创设导学提纲

对于导学提纲的创设,需要教师对教学课标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化、问题化、图表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提纲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并突出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采取梯度的解决策略,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设置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使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创造条件。

3.抓住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实践效果

教师通过了解教学内容设定的课堂问题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作为导学案例,通过师生的协助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导学案例的形成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地思考之后,提出难疑,并将其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一同探讨,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创设导学案的重点问题

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以使教学课堂更为生动和有趣。教学方法要灵活,寓教于乐,以打破常规教学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学习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讲授分数乘法运算过程中,出示5×8/3,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着运算,并让学生出示运算结果,根据显示的结果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运算过程进行讲解,之后教师抽取学生板书,提出问题所在,进行班级讨论。最后,教师给出分数乘法运算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即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数。

导学案教学的关键在于“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位置,从而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导学案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是教学的关键内容。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看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导学案的重点在“案”,注重问题的导向性作用,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注重教学检测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在导学案教学中,“自我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本环节主要检测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寻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改进依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检验习题,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对教学内容实行系统构建,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判断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并根据检验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步调和教学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多是教师来完成教学总结,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概念,以此加深学生的课堂教学印象。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我展示空间,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作用,最好不要越俎代庖,以降低教学的针对性。当然,导学案教学在实际应用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仔细地体会,并认真地检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问题的产生,从而为小学数学基础教学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1]杨怀英.“问题—活动—问题”导学模式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2]苏岱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倍的认识》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2,(08).

[3]刘晓梅.情境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3,(01).

[4]蓝晓燕.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及其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3,(05).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教学内容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