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 切实保护耕地
——写在第26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

2016-02-16 06:31本刊评论员
资源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集约节约

◎本刊评论员



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写在第26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

◎本刊评论员

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将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坚持耕地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坚持把节约资源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土资源部确定“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宣传主题,正是站高望远、谋划全局,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战略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便宜之举。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土地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坚守耕地红线,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所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障各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门不可推卸之责。全国土地利用数据预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5亿公顷。2015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50.67万公顷,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0万公顷,但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3.4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6.6万公顷。国土资源部门在有效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耕地。

既要保护好耕地,又要保障发展用地,在两难困境中,节约集约用地无疑是我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破解两难困境、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只有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才能在保障项目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耕地占用,保护好关系国计民生的粮田。

首先,必须持续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意识,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规划计划、审批供应、开发利用、执法监管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根本衡量标准,依照标准严格核定项目用地,从源头上把好节约集约用地关,全面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其次,节约集约用地要形成完善的制度、政策、技术、标准体系。要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完善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空间统筹,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规划、财政、金融、税收等调控政策,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要及时总结提炼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新政策、新标准,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科技含量。

再次,深入推进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近年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科学规划,向地上地下要空间;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向用地结构调整要空间;走内涵挖潜之路,向城镇低效用地要空间;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向工矿废弃土地要空间,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以节约用地合理布局腾出空间,以集约用地提升效率释放空间。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让我们携手同心,凝神聚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永续利用;减少耕地占用,切实保护耕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部集约节约
节约
节约
节约
浙江省国土资源部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研究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芝加哥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启示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SEM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