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保留篇目的教学探析

2016-02-17 01:45廖苑妃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篇目人教版教授

廖苑妃

语文教学中保留篇目的教学探析

廖苑妃

语文教育及其教材编写是随着历史不断演进的,我国的语文教育历史悠久,可划分为古代语文教育(1904年国文独立设课之前)、近代语文教育 (1904年至1949年)、现代语文教育(1949年至“文革”结束)、当代语文教育(“文革”结束至今)。语文教材是在古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大体上可分为:蒙学教材、经学教材、诗文选本。我国语文教材历史悠久,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演进。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以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颁布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准,语文教材又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在语文教材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材重要载体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也不断变化。而选文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新增与删除。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保留篇目(课文)在教材中的角色问题。而这一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又往往被忽视。笔者就新课改前后即近20年来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从1997版本到2003和2007版本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42篇选文是保留下来的,占了近1/5。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往往习惯于“教在当下”,只在意于当前版本教材的教授。但实际上,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是一个前后联系的,处于系统中的个体。要做好语文教学,必须对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应对这部分保留的选文引起重视,给予特殊的研究和教授。

一、保留篇目概况

(一)保留篇目界定

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保留篇目,是新课改以前的1997年人教版版本教材和课改初期以2001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础编撰的人教版教材(即2003版),以及课改相对稳定期的以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础编撰的人教版教材(即2013版)的这三个版本中都保留的选文。

(二)保留篇目概说

通过对这三个版本教材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保留篇目有 《羚羊木雕》《背影》《最后一课》《春》《济南的冬天》等42篇。

我们发现,这些保留篇目,基本以名家名篇、大家之作为主,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在古文的选择上,基本是经典传诵之作,如《陋室铭》《爱莲说》《马说》和《岳阳楼记》等;在现代文的选择上,则是坚持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另外,还有些是影响大的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的作品。

(三)保留篇目变化情况

我们对这42篇保留篇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其与前面版本相比,主要表现为课题的变换,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更动,文字书写上的规范,标点符号的变化导读、注释及课后练习的改变等。

二、保留篇目与教学

语文教材在改革中,有增有删,也有保留下来的选文。而这保留下来的42篇选文,必然有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在。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些保留篇目时,应给予特殊与具体的对待。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这些选文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系统意识与全局意识,求同存异,充分利用与挖掘教材

在教授这些选文时,应持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来讲授。在具体教授选文时,要往前看,也要往后看,反思总结。教学中,联系前面版本的相关内容。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是三个版本中都有的保留篇目,但同一篇选文,在不同的版本中,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从助读系统、选文、插图、知识系统、练习都是有所区别的。教师在教授这样的选文时,这几个版本的差异与统一性,正是天然的教学材料。

(二)树立起研究意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保留篇目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授这样的选文时,应树立研究意识。通过对助读系统、选文、插图、练习的比较研究,具体表现为,如导读的变化、关键词的变化、插图的比较、课文的注释、练习变化等,确定教学方法。从而引导与带领学生在对课文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与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培养。

(三)保留篇目的变化之处,则是教学中需要留意之处

这些保留篇目,在每个版本中从助读系统、选文、插图到练习,有变化又有联系。这些变与不变之处,正是我们教师在教授保留篇目时所要留意之处。很多时候,变化之处,正是教学的关注点之所在。往往一个标题的变更,一个句子的更动,词语的锤炼,文字书写上的规范,标点符号的变化导读、注释及课后练习的改变等,这些,都是值得教师留意的地方,这些可视作是教师带领学生理会句子、品味语言的天然材料。

拿《背影》这一选文的插图来说,在1997、2003版中,其插图用的是作者朱自清的图片;在2007版中,插图变为是父亲跨过栏杆为我买橘子的图片。这一插图的变化,正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留意之处。很多时候,变化之处,正是教学的关注点之所在。比如,教师在教授本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父亲跨过栏杆为我买橘子的情形,或者,可以就父亲跨过栏杆买橘子的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学生在想象或者描述的过程中,则可以更进一步的体会了父亲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情。

(四)推陈出新,给老课文,注入新活力

新版教材的课文,共有214篇,保留篇目有42篇,占了近1/5。这是一个较大的比例,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在教授这些选文的时候,由于先前已经教授或者多次教授这些选文,现在再次教授选文的时候,往往会或多或少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授这类选文时,应推陈出新,给这些保留篇目,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对选文的多元解读,探求新主旨;对教学形式的重构,利用新方法,挖掘新内容;改革创新,设计新角度。

如《我的叔叔于勒》是三个版本的保留篇目,教师在教授这一选文时,传统的解读方式是:本文揭露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人情观,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讽刺了阶级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疏远情形等。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鼓励合理的多元解读。有教师推陈出新,对本文进行了多元解读,大胆的进行创新教学。文本反映的是小人物的生存状况与意识,写出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并对菲利普夫妇的作法进行讨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突出的是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

〔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初中语文教材保留篇目角色研究——以1997、2003和2013年人教版教材为例”(课题编号:YC2015-S38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黄金校区)。

猜你喜欢
篇目人教版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恐怖的教授
军事志篇目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