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策略探析

2016-02-17 01:45陶红玉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错题美的笔者

陶红玉

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策略探析

陶红玉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通常仅有3到5分钟的时间,但对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起到较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新课导入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开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了导入情境创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回归生活导入策略:激活经验、联接新知

回归生活导入策略的提出,一方面,是语文学科特性使然。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生活化教学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是现代学习理论呼唤。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回归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回归到学生的原有经验上去,目的是为新知识的学习激活固有经验。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导入策略:一是回归到学生当下的生活体验。根据高中生已经具备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教师首先说出自己在高中阶段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吗?并由此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梦想说出来,自己为实现这些梦想做了哪些准备等,鼓励学生自由抒发,这样一来课堂的氛围很快会变得活跃起来。二是回归到作者写作时的生活体验。采取回归生活的导入策略,就是回归到作品形成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丰富学生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比如,《〈宽容〉序言》一文,房龙创造的“无知山谷”,是没有确定性的年代、地点的,具有了一种超然的象征性和普遍性意义。在新课导入时,我们回归到作者的生活,以其生平简介为导入,以帮助学生了解房龙的知识背景,并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形成较为清晰的轮廓,从而对文本进行科学理性的解读。

二、错题引路导入策略:形成冲突、激活思维

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错误认识,特别是一些典型错题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从有效教学论来看,教学起点是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学生在学习中一些“错误”认识,其实就代表了其当下的认知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可以利用错题甄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找准教学起点;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错题也是学生思维结果的表现形式,我们在帮助学生对诱发错误的原因进行剖析时,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并充分调动其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同时,对错题的分析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从教学资源论看,错误是一种更为鲜活的课程资源,在试错中形成的体悟,同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由于关注了学生错题的教学意义,研究学生的这些“错误”,并通过这些错误创设“典型错题”情境,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比如: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重要的句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学生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家”和“国”就不作翻译,其实这里没有考虑它的具体语境。正确的翻译应是“我听说过,无论诸侯还是大夫,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新课导入时,我先要求学生尝试翻译,在学生对“家”和“国”不作翻译时,特别指出这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中来。

三、以美优教导入策略:实现情意驱动

教育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学习活动时发现,个体学习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结构,一是情境状态,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以美优教导入策略,目的在于“引人眼球、扣住人心”,也即通过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导入情境,在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意境,奠定学生想像美与表达美的起点。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以美优教导入策略,不断放大学习的情意驱动力?笔者认为:

一是营造美的心理氛围。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就要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积极创设和谐自由的课堂文化。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在提升课堂活跃度的同时,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是呈现美的文本意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导入阶段,我们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在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时,笔者在导入阶段播放与文本意蕴相近的音乐、视频素材,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这种体验,并鼓励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验。

三是实现美的情感交融。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藏着作者特有的人生感悟、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因而,在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的应当是与伟人之间的对话交流,这是一种美的情感交融。比如,在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时,在此之前学生就非常熟悉鲁迅先生了,因而新课导入笔者没有花费时间介绍作者,笔者给学生布置的预学案上有诸如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文章的标题中有‘忘却’‘纪念’两个关键词,表面上看两者意思是相反的,两者意义有矛盾,但实际上作者在这个标题上寄予着深刻的含义,谈谈这个标题有怎样的含义?”在导入环节,让学生交流预学阶段的感受,其实就引导学生完成了与文本作者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上,我们只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使我们能够在短暂的几分钟内凝聚人心、揭示目标、预设高潮,为全面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打开局面。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小海中学。

猜你喜欢
错题美的笔者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老师,别走……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